中国人对山有着刻在基因里的喜好,虽然可能平时未必意识到。
唯有这大起大落的人生,才能成就一位画家陆小曼,她用绘画获得了独立的人格与灵魂。
精彩的表现女性的绘画和女性表现的精彩绘画,虽然形式、内容、情感、技法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传递出的都是对世界美好的期盼以及基于人性的真善美的感受。
这幅陈继儒《红梅喜鹊图》(见图),绢本设色,尺寸93.5×46.3厘米。画面清风散淡,构图平中生险,颇具古奥之气。疏淡梅枝清润穿行,点点红梅,吐气寒放。
从民间到宫廷,从乡野到都市;从承载民间信仰功能,到表现民俗生活、满足审美需求,再到成伦理、助教化,由“憎”变“崇”,鼠形象经过图像的形塑真实地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人们的现实...
“四王”与“四僧”所主张的,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立自身的面貌风格。所不同的是,“四王”是守成中创新,“四僧”是创新中守成;而传统是他们的根,本质上并无不同。
有了程式,笔墨才有独立生存的余地,或者说笔墨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才有其存在的空间。反过来,笔墨的发展又促进了程式的进一步概括、梳理、丰富、完善,推动程式不断往前发展变化,这和笔墨的发展...
董其昌作为书画家、收藏家,一生注重鉴藏。他甄别寓目的古代作品,进行风格分类,逐步形成了“南北宗论”等书画理论,并指导了自己的书画创作。
今天,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的审美文化,为读者揭示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文明成果,
文人画理论在董其昌之后基本是缺失的,虽也有零星的发展,但已不成气候。文人画并没有在董其昌终结,但文人画理论却一直是缺失的。
潘先生的画,知行合一,有独特的风格。从欣赏的角度看,清、奇、古、拙、大,用笔用墨及结体,一点一画,几乎无懈可击。不同于前人,不同于西方,让人看了,提升精神,振奋境界,在当时直至现在...
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人画兴起,尤其是文人画家“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也影响了皇家花园,既表现在《宣和画谱》的编写当中,也体现了在画院以诗句命题的考试方式上。苏东...
察考中国书画史可知,书画会通突出体现于文人画之中,涵括书通于画、画通于书两端;既立足于“书画同源”说之上,又筑基于“书离于画”“画异于书”的“书画殊途”之上。
抛开常形的束缚,进行自由的表达,是宋以来文人画家的梦想。苏轼、米芾的大胆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实践将形而下的模仿转换成了“意似便已”的个性创造,“师造化”已不是绘画的全部,“师心源”的...
其实在社会的生活中,艺术的雅与俗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很多共性,因为雅与俗有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艺术作品的接受群体亦是如此,并非截然能分的开。
我一直认为画画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画到什么程度。题材只能作为一个事由,借这个由头提高一下大家的兴趣,如此而已。你去画现代城市也好,画古代农村也好,画青菜也好,画萝卜也好,其实这...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创作心态上,大多以大文化 的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正如元代画家倪瓒所言的“聊写胸中逸气”。
在元代文人的著作中,绘画被看成一种自我表现方式,如同书法那样,绘画再现的一面被贬低了。”[[iv]]魏少哲则认为,恣意率性必须要有“庖丁解牛”做基础,绘画创作如同火山积蓄能量一样,积蓄越...
南宋画家所作《汉宫秋图》17日拍出1.242亿元人民币,为本季春拍古代书画最高价。
6月,故宫文华殿大门口甬道两旁的海棠花早已落尽,此时正绿叶婆娑。我在脑海中努力复原4月的光景,在一片由粉白色花瓣编织成的粉色云雾中,与一生爱花画花的吴昌硕相遇。
明末清初的江南画坛,活跃着一位杭州画家蓝瑛的身影。在文人画时代,开创了职业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与文人画家笔墨情趣相结合的画风,形成了用笔疏放、苍老雄奇的独特风格。
扬州八怪与海上画派在起源上有着相似的社会因素,在风格上二者也有着师承的渊源关系,苏州博物馆自2017年10月17日起遴选馆藏两派之精品合璧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