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ART艺术共赏”可订阅哦!秋湖佳境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不经意间,秋意渐浓。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是一年中色彩最为斑斓的季节。秋色如此绚烂,就让小编带你一起去...
时任《华府报道》电视主持人的李得延曾于1972年在美国加州环荜庵对73岁的张大千进行独家电视专访。在这次访谈中,张大千以最为朴实的语言谈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切体会以及对西方绘画的一些看法。...
将于近日举槌的北京第二轮秋中,东方大观国际拍卖公司引人注目。
董邦达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清代乾隆时期的重臣,官至礼部尚书,又是一位出色的文人画家。
潘天寿指墨之王《无限风光》从2亿元起拍,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随后场内买家与委托席展开轮番竞价,最终以2.875亿元成交,创下潘天寿个人作品拍卖新纪录。
[新浪收藏拍场快讯] 北京诚轩拍卖2018秋拍中国书画一专场正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张大千(1899-1983)《风动芰荷香》,以126.5万成交。张大千《风动芰荷香》126.5万成交张大千(1899-
张大千的荷花,久已驰名海内,而他所用的方法,则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用一种大写意的画法设色布彩,笔情墨趣充盈于五彩映射之间,气概格局超迈前古,自成门户,此其天才最充分之表现也。
如果说张大千的山水画经历了一个由摹古而逐渐脱化的悠长过程,那么他的花鸟画则在其涉笔之初便表现出一种恢弘富丽的大家气象,此幅《荷花鸳鸯图》为张大千1938年所画。
余静芝女士,是少有的既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熏陶,又接受了西方绘画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她的作品,在美国广泛展出。包括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展,以及最近二十年间在纽约、波士顿、芝...
北京保利9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的“Art021当代艺术博览会”上呈现其2018秋季拍卖会的部分精品。此次预展中,潘天寿大尺幅作品《春塘水暖图》尤为引发藏家关注。
华艺国际2018秋季拍卖会巡展正在上海举行,领衔拍品——张大千的《天女散花图》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藏家的关注。
张大千早年生活拮据,如果没有张丽诚的鼎力相助,很难想象其艺术之路是否还如此顺畅。因而在以张大千为中心的研究视野中,张丽诚一直是以大千三兄及商人身份出现的,而鲜有人知道其雅擅绘事。
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将于2018年11月23至28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呈献涵盖不同类别的精彩拍卖。
拍卖公司认为,根据拍卖规则,即便其关于拍品的描述有误,杨先生也应对竞买行为负责。杨先生签署成交确认书意味着双方拍卖合同成立并生效,故杨先生应继续履行合同、给付拍卖款并赔偿损失。
临摹作为一门学问,需要临摹者以学者的态度去读解古代艺术的深刻内涵,研究时代特色,捕捉历史气息,揣摩古人意趣,了解工艺流程,掌握技术技巧。只有这样,临摹者才能把握好临摹作品的质量和品...
去年12月,在北京某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杨先生以830万元拍得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一幅画。可事后杨先生认为画作尺寸有问题,拒领这幅画。拍卖公司遂将杨先生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包括价款在内各...
张大千1979年作《晚山图》1322.5万元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71.3万元每年9月,都是各家拍卖公司四季拍争相开槌的时节。嘉德52期四季拍“名家墨缘”专场,总成交额为975.7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一系列美术作品展览中,接连推出了两场书画家伉俪作品展——“江山如画——金志远、徐孅伉俪艺术展”与“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
中国书画拍卖报捷两大专场总成交额高达3亿7,463万港元中国嘉德香港2018秋季之中国书画拍卖。分列「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及「观想──中国古代书画」两大专场。
1.乡野之美:齐白石2.男人之美:潘天寿3.处女之美:张大千4.淑女之美:谢稚柳5.贵妇之美:吴湖帆
在艺术精神上,张大千认为,敦煌壁画宏大的规模,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表现,在艺术价值上超过山西云冈石刻和河南龙门造像,张大千从十个方面分述了敦煌壁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在当下浓厚的商业氛围中,收藏的投资属性往往被过度放大。
北京艺博会以“推动文化交流、促进艺术市场发展”为宗旨,着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京城重要艺术盛会,秉承让艺术融入生活,美化生活,更让广大市民走进艺术。
通过这十点,快速了解这位中国知名艺术家的精彩人生和创作生涯,包括他的创新视野、多变画风,以及他游历世界的生活方式。
张大千是一位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还是诗词他都无所不通。
吴湖帆先生的荷花和白石先生不是一个路数,不靠线,靠烘托和点染。吴先生善用胭脂和白粉,只使一点点胭脂,笔下的荷花便风神特别卓卓可观。
2018年上半年,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高达40亿美元(近3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创史上最佳半年业绩,大幅引领全球艺术市场。
自从香港艺术品春拍首轮拍卖落幕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终于在沉寂了一个多月之后,迎来了新的生机。
佳士得香港春季“近现代书画”拍卖将推出三个重要私人收藏,当中许多作品均是画家们在重庆时期创作之佳作,来源清晰,给予观者一次回顾艺术家在战时重庆岁月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