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国(北京)国际演艺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本届演艺博览会以“艺术滋养美好生活”为主题。
“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11日在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开幕。
9月6日,艺术家宋冬又一次大型欧洲个展在比利时比利时皇家科学院举办。
巴黎大皇宫的展览展出了约20个艺术装置,它们全部由计算机软件产生,由机器人来创造,而这些机器人来自13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设计,被收藏在全世界的各种博物馆中。
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亚洲国家中最早引入终身教育理念。20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形成了终生教育的基本概念,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终身教育的政策。
10日,作为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陕西省文化厅等承办的2018年国际现代艺术周在西安开幕。
对未来世界的凝望与探索一直是人类发展中所热切关注的主题,生活方式、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与伦理道德,都成为我们在探讨未来与人类发展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2018年11月泰特美术馆即将展出费尔南德·莱热的五十多件作品,这其中也包括他1924的实验电影作品《机械芭蕾》。
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2018年在伦敦萨默塞特宫举行,大展主题为“情感状态”,“中国南京馆”的《南京长江大桥计划》代表了中国大陆地区参展。
8日,“一带一路·黑龙江艺术家国际艺术交流项目——2018中日韩国际交流美术展”在黑龙江美术馆开展,共展出来自三地代表艺术家的六十余件各类艺术作品。
2016年,LOEWE罗意威基金会设立了LOEWE罗意威工艺奖。这一年度国际大奖希望能够找到重新诠释传统或现有工艺,且反映作者独特创作语言的手工艺品。
卡罗·拉马的艺术在灵感和疯狂之间的无主之地茁壮成长,有着生猛而异常背离的能量。
在迁移和交流持续不断的21世纪,博物馆该如何重组?我们在位于德国北部城市汉堡的艺术与工艺博物馆举办的“移动世界(Mobile Worlds)”展览中找到了最大胆的一个答案。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即将展出弗朗西斯·培根的众多杰出作品,而这场展览也将是自1971年巴黎大皇宫展览之后最大的培根作品回顾展。
9月2日至9月28日,山水将举办第二场汉画展览,此次展览虽然不再是那么庞大的规模,但展览内容的特殊性使得此次汉画展亦具有很好的观看和研究价值。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江山如画——金志远、徐孅伉俪艺术展”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9年1月16日—2月24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举办“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
9月4日,由上海市由普陀区文化局、普陀区文化馆等举办的“并置的时态”在普陀区文化馆城市创意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分为五个章节,涉及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
由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西泠印社集团承办的亚运主题展览“独特韵味,别样精彩——2022杭州欢迎你”,已经在雅加达散发出无限的光和热。
在朵云轩成立118周年之际,上海朵云轩美术馆开始对外展出“延安颂——朵云轩当代现实题材木版水印精品展”,为观众呈现一场珍贵而罕见的“红色木版水印展”。
2018年8月31日,丁辅之“海派甲骨文书法”艺术传承巡展杭州展在孤山印学博物馆和西泠印社遁庵开展。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13日在泉城济南拉开帷幕。据悉,本届博览会除主会场外,还将有8个分会场以及网上博览会与观众见面,力图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
8月27日,河北定州博物馆开馆仪式暨古城旅游发展推介会在定州博物馆举办。
展览着眼于JOJO漫画中的服装的时尚设计,荒木老师曾经的愿望是想要做一名服装设计师,虽然这个愿望没有达成,但在漫画中,他独特的审美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2018年10月在巴黎大皇宫即将举办胡安·米罗纪念展,通过超150件的作品全面回顾米罗创作技巧和风格的演变。
汇集了近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的“大唐风华”将于4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亮相。
3日,“银川对话-2018中国·意大利版画作品联展”暨国际艺术论坛在银川国际版画创研中心开幕
“溯丝路·启新境——陈湘波作品展”和“江山‘有机风景’作品展”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布达佩斯K11艺术文化中心同时开幕,并将成为广东与匈牙利文化交流中的精彩篇章。
第二届中德艺术交流展“异位的振幅”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幕,26位德国艺术家和56位云南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悉数亮相,涵盖绘画、雕塑、摄影、拼贴等多种艺术门类。
《流金税月》福建税票文物展2日在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近200件藏品,是福建百年印花税票中的精品。
国内首个新媒体敦煌乐舞专题展“乐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2018年6月在上海徐汇艺术馆开展,专题展将延展至9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