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展览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开幕,引起了学术界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康定斯基确实有一种打通音乐与绘画的特异功能,正如他曾经在莫斯科大剧院见到了音乐的色彩,观众站在他的作品前,也需要打通感官,发挥通感,去聆听他的绘画。
克利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欧洲大陆。即便在他于1940年逝世后,至今仍对美国与亚洲同代及后辈的艺术家都影响深远。
通过包豪斯毕业生和教师埃里希·葛斯梅勒的摄影镜头,窥探这所世界知名学府带来的百年影响。
时针拨到一年前,2018年4月-7月,“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
坊间赋予“包豪斯”的标签应有尽有,一个新建筑但凡兼顾了“色白”和“方直”的外观,也往往被冠以“包豪斯”风格的头衔。
起初,摄影在包豪斯并没有一席之地。直到1923年,西班牙构成主义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受校长格罗皮乌斯之邀加入包豪斯。
不管你是否承认,包豪斯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如一股股滚滚的洪流席卷整个世界。
在二十世纪以前,建筑形式在受到结构限制的同时也受到当时的建筑拥有者的思想限制。在西方建筑的各种形式中,繁多的装饰件,庞大的结构体是其统一象征。
随着对达达主义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从咖啡馆、沙龙活动到专业展览,女性都是达达主义的活跃参与者。以下是为该运动作出重要贡献的8位女性艺术家。
与丰富得近乎甜腻的魏玛相比,今天的德绍显得空旷而冷峻,但对当年的包豪斯而言,德绍就是天堂。
苏富比伦敦印象派、现代艺术及超现实主义艺术晚拍总成交额高达8,770万英镑 / 1.1亿美元,成交率:82%,46%作品重未于拍卖场上出现。
德国慕尼黑新展馆-设计博物馆围绕“回顾包豪斯:40件物品、5个对话”这一主题,展示了一系列珍贵的包豪斯纺织物、木质家具等作品,以与当代艺术进行对话的方式亮相。
从包豪斯创立百年、到雷诺阿去世百年、伦勃朗350年、达芬奇500年……2019的欧洲因为这些艺术史上赫赫有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和事而迎来多场艺术盛事。
它所创立的国际主义建筑设计风格塑造了20世纪大多数城市的面貌,它所开创的建筑设计流派的建筑两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师们将国际风格的血液注入以色列特拉维夫,但在闪耀的白城背后仍残存着被掩盖的传统与本土。现代化与历史感如何权衡?以色列又如何承载跨世纪的美学议题?
光滑的、削减式的、工业风……说起包豪斯(Bauhaus),我们都会想到这些词汇。这一现代主义设计风格1919年诞生于德国。但它仅仅只是这场短促而影响深远的运动中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