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新美术运动的推动者、美术教育家、百岁老人刘海粟先生,因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经专家全力抢救无效,于1994年8月7日凌晨零时3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出...
为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刘海粟美术馆特别策划了以写生为主题的系列展览,包括“笔底云烟——刘海粟和他的黄山写生”和“黄山归来再登顶——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纪实文献展”。上一...
20世纪末,朱屺瞻以耄耋之龄,以“野”字当先的重彩写意迅速崛起,令文人金石大写意的画风重开生面,亦使中西合璧的艺术思潮再掀狂飙。
刘 海 粟 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与徐悲鸿、林风眠鼎足而立的启蒙先驱;其创作生涯中重要的“锚点”之作曾多次与西泠拍卖油画专场结缘。“五周年庆典”
叶浅予的人物画中有一组飞天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蔡斯民从中获得了灵感,托人从东方歌舞团请来两位舞蹈演员,让她们打扮成飞天的样子。叶浅予一见,又惊又喜,现场作了几张舞蹈素描,蔡斯民则在...
1923年之后,刘海粟在研究传统绘画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1924年,刘海粟发起了“古美术保存会”。这之后,刘海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和他并未放弃的对西方艺术的研究并行而不悖。
“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3月20日, 展览“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展出,呈现刘海粟黄山主题艺术创作,从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的变化过程。
海派何以成为海派,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海派艺术的说法,其实是后人所定义,大抵取了百川汇流终成海的意思。
近日,开幕的“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第一回1843-1927)——春江明月共潮生”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艺术史,还原了海派绘画萌芽期社会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着1月12日“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大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正式展出,40余位于20世纪初留法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得以进入观者的视野。
1月12日,展览“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是近140年来西方眼中的标志性亚洲艺术场所。
作为散文家、画家、诗人和书法家,蒋彝旅居英美四十余载,以“哑行者”出版了隽永的系列画记,文画互映、诗书交融。他先后任教于伦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堪称“中国文...
近日在成都知美术馆开幕,展出陈福善56件作品,横跨其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生涯。策展人于海宁接受专访时表示,作为人们眼中巨大历史旋涡之“边缘人”和“失踪者”。
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四十周年,展览“浮世物语——日本浮世绘巨匠原版版画”展于9月8日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幕。
即将举行的精诚所至2018夏拍,真、新、廉的精品亦不少,刘海粟的《行草诗》、杨之光的《印度舞人物》、邓白的《红梅》、高剑父的《草书条幅》等,都是价廉物美的好作品。
《红荷翠羽》是用大泼墨将大碟的水墨狂肆地、大胆地泼向纸上,墨色或浓或淡,水乳交融,在生宣纸上产生水墨淋漓,虚虚实实,妙趣横生的效果。而画中的荷叶在水墨浑然的底子里没有清晰的外形,只...
“这幅画面积很大,当时父亲作画时笔够不着,就找了一根竹竿,把笔绑在竹竿上作画。”刘蟾回忆道。《曙光普照神州》中,刘海粟以传统的泼墨泼彩方式和深厚的油画功底,将巍峨峻秀的峰峦、烟雾迷...
《黄山散花坞》作者:刘海粟,创作年代:1954,规格:135×65.6cm,材质:纸本水墨设色
《红荷翠羽》作者:刘海粟,创作年代:1979,规格:143×80.4cm
吴门画人绘事布意立趣皆高闲清旷,以古意为贵,简淡为尚,观者莫不生抽簪移家之心,门派既开,从风者中名手云蒸,数百年绵延不绝。
吴昌硕、程十发、刘海粟、贺天健、李石壶、杨善深等书画名家的作品7月18日至20日将集中亮相上海国拍中国当代艺术家书画精品专场拍卖会。
北京已经进入了寒冬时节,但在位于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门外,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参观热情持续高涨。
近期“形象之源——上海抽象艺术展”,将上海抽象艺术家的作品首次以地域文化艺术现象为主题在上海之外集体亮相,展现上海抽象艺术从起源到本土探索的过程。
由浙江美术馆、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的“双璧华章——马孟容马公愚昆仲书画展”11月9日在浙江美术馆对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