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孩子如何“参观”博物馆?听障学生如何“听”懂文物讲解?
每年到了七月,空气里都弥漫着暑假的味道。可是这暑假究竟从何而来呢?
如今,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正向少年儿童敞开,如同故事中可以随心变化出一桌美食的魔毯,随时随地给孩子们奉上精神文化的宴飨。
根据要求去画、按照等级标准考核,美术考级制度更像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画出来的并不是孩子真正的心中所想,而且会使孩子染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不良习气。
“儿童都是艺术家”,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观点,也是一些培训机构在招生时经常用到的宣传语。这一近似于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是否存在偏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孩子们的美术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
将对儿童一般发展趋势的描述与对当代社会中儿童的身心特征结合起来思考,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策略。
此次香港秋拍,佳士得将推出一系列来自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从中追溯他们的童年时光,并一探他们的“原生家庭”与这些作品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谈论纯艺术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因自己不是创造美的天才而感到遗憾和遥远,但谈到设计时,我们每个人应该让自己对生活中的细节敏感起来,因为设计在每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中。
第八届江苏书展主场展览日前在苏州落下帷幕。10万多种图书,17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全省阅读爱好者顶着炎炎烈日赶赴书香盛宴。
荷兰设计工作室we make carpets其实并不制作地毯,至少他们制作的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种地毯。
过去30多年来,许多博物馆积极面向大众开放,接纳不同的观众群体,它们十分关注博物馆在包容性、教育和社区方面所做的贡献。
一份请愿要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巴尔蒂斯作品《做梦的特丽莎》从墙上撤下,因为它充满儿童色情意味,这份请愿已征集到11000个签名。
12月19日,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公共空间里迎来大批小观众,当日,国家大剧院参与校尉胡同小学、自忠小学美育发展工作2017年汇报演出及课程展示活动展开。
圆点、梦、人生:永远挣扎于现实和想象之间,草间弥生的疗愈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