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空山基在中国的首次大型机构个展,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的创作,包括绘画、雕塑、装置,以及近年来最新的作品。
最开始信号是从Instagram上传播开来的,然后《纽约时报》用他们那根点石成金的魔杖向“更大即更好”的新MoMA示好。
艺术史这门学科很少进入大众意识,最近少有的几次露面机会之一就是奥巴马总统在推广职业培训时用它做了个便利的靶子。
“我的作品既贵又俗”——杰夫·昆斯
胡安·米罗(Joan Miro),这位在现代主义绘画史中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一生只注重一种关系——思想与画布之间的关系。
诚然,一些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看上去并不需要艺术家拥有高超的技术来创作他们。在简单的构图,色彩背后,艺术家留给读者的问题是如何去理解这看似毫无头绪的作品。
基尔希纳积极地探索现代绘画的新形式,并注意把握人物的时代心理,特别是一战期间,创作了很多反映战争残酷、人类心灵创伤的作品。
布尔乔亚将自己喻为“未被串起的木珠”和“支离破碎如一块兽皮,被穿破而无望修复”。她渴望得到治愈、得到心理完整的心情与希望找到问题源头的心情一样迫切。
如今传统画廊的商业模式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奏效,再加上,市场正在发生根深蒂固的转变,宏观环境难以预测,如中小画廊还不改变传统方式,那岌岌可危。
“林肯·科尔斯坦的现代艺术”(Lincoln Kirstein’s Modern)展本周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将展出约200件馆藏艺术品及档案材料。
3月1日,米兰三年展在意大利米兰开幕。
在种族隔离时代(1948年),艺术创作自由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遏制。在这个压抑沉闷的时代结束后,多年来积蓄在这片土地上表达与倾诉的欲求终于得以实现。
阿尔伯斯因其对色彩的研究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抽象画家之一,他对色彩、空间结构和视觉体验的思考不仅处于时代先锋,也对此后的艺术家及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进行收藏与研究,再进行互动与交流的方式,的确是一个值得非营利机构学习的方法。如果没有成体系的收藏结构,那么,向公众展示的或许只是一盘散沙。
毋庸置疑,这些展览承包了我的2019。
在迎接2019年北京的毕加索大型回顾展之前,我们可以先复习一下毕加索的生平。
要理解设计的意义,我们就得认识到这条贯穿于绘画艺术、建筑、工业和平面设计的共同主线。
布鲁斯·瑙曼——这位本世纪最具影响力、最富创造精神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依旧保持其独特鲜明的批判声音。
持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 Google 最近又有新动作,他们主打 VR 技术的 App Arts & Culture 上线了“遇见维米尔”特展。
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能让那些不待见当代艺术的人连翻好几个白眼。
展览「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正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3月31日。
古老的图腾、悠久的传说、辽阔的黑大陆、神奇的想象力与美术院校的精英教学,让自由的精神和正统的绘画技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完全叹为观止的非洲艺术。
2048,我们的城市什么样?这是歌德学院(中国)建院三十周年提出的三十个问题之一。一个没有名字的城市?一个无法命名的城市?一个不值得命名的城市?
如今我们已经走入了网络的时代,在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方面,我们也会设定一个学习的网络,观众可以通过网络选取观展的时间、课程的规划、艺术家及作品的介绍等等。
当然,在纽约的半年里,我也好奇那么多画廊、展览和艺术家,到底有多少人在消费,那些中国城、布鲁克林的小画廊到底如何生存?
从聚合到弥散,5个散落世界的集体记忆何以被艺术家怀念?
9月13日,K11 Art Foundation(简称 KAF)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简称 RA)首次联合推出了“艺术家驻留交换项目”。
7月15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大型回顾展“走近混凝土乌托邦:南斯拉夫建筑,1948-1980”开幕。展览通过400余件展品呈现了被忽视的南斯拉夫建筑。
作于1914至1917年之间的这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画作的一大引人入胜之处,在于画中的每一朵睡莲均完美盛放。
今天4位艺术人士与你分享藏于其中的4件,虽不为太多人所知却极富历史价值的旷世杰作。
值得尊敬的女性是什么样子的?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不,那还不够,她们想和这个世界一起成长,变得更为包容、开放、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