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

认证艺术家

关于苏克

满族,1963 年出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出版专着有十余部,发表论文 20多篇,为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完成了大量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设计作品。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事,并获奖项。

艺术领域

苏克:一定要在心灵深处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

评论观点 2011-07-23 31792
苏克
认证艺术家

一年一度的毕业展又开始了,2011年,我们以原八大美院为基础波及全国较为活跃的几大主流院校为主要作品采集对象,进行了线上的毕业作品展专题的策划。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线上的延续性展览促成毕业生之间的交流,更希望能促成学生与企业间的交流。

西安美院是很有代表性的院校之一,也很荣幸的采访到了工作在一线的苏克教授,以下是采访实录。

视觉中国:这一届学生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在哪方面让您感到满意或者欣慰,或者还有哪些缺陷?

苏克:今年的毕业生是80后的最后一波,他们总结了以往80后的经验,对自己做了积极调整。在各个方面都变得成熟起来,特别突出地体现在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族命,具有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他们的设计不再停留在为设计而设计及自娱自乐的状态。这是让我们这些做教师感到极其欣慰的。

如《共享》团队,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盲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真切地希望通过设计提高盲人的信心;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他们通过具体、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生活体验,应用盲文点设计出医院各医疗科室的标识、病历、处方、化验单等,改善盲人就诊环境,还有应用应用盲文点设计出图形然后编排成图书,使得盲人与视觉正常人能够通过这样的图书就一个共同的话题进行平等的交流。这些未来年轻的设计师们更看重视觉共享,视觉的平等。科学技术的大环境下,他们的设计不再只停留在概念,而是能够通过四年所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技术的革新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再比如《生命标识》团队,他们看到了交通问题,不再只是拥堵等现象问题,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这是生命问题。由此该团队的同学走揭串巷亲身体验交通标示的作用,对司乘人员进行深入走访,与交通警察进行沟通,对现有交通标识进行细致、全面、深入的研讨,一切从实际出发,为解决问题而设计。同学们的这些转变让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时,看到了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希望。

如果说有什么欠缺,我认为欠缺的不是孩子,而是国家的教育。众所周知,现在的学校官场化极其严重,都已渗透到了学生当中。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教学为政治服务、为官员服务、就是不为学生服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忽略过程,注重结果。教书育人就仅仅停留在口号中了。没能够通过教书育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一粒理想的种子,呵护着它发芽、成长。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失败,是非常可悲且让人痛心的。

从知识层面来讲,学生欠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较深入的专业知识,更欠缺一个好的心态。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心里让这些还未涉世的学生们变得躁动不安,这当下最让人担心的一个方面。好在社会很快会给他们一个再次锤炼的机会,用人单位都有试用期,有人认为那是无情的劳动压榨,但换一个角的看,我倒认为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缩短适应社会规则的时间。早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能够有所贡献的设计师。

视觉中国:作为学院的领头人,您觉得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苏克: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一粒理想的种子

视觉中国:与往年毕业作品展相比,今年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

苏克:与历届相比,从我带的班看,可以毫不羞愧的说,学生们突破了原有的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的状态,他们不再坐在教室里想当然,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地进行所谓的设计,而是深入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研究,由此完成了《美味坊上》、《为农民设计》、《帮助盲人》等有着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设计,设计不再是他们个人的行为,而要考虑客户的利益,考虑消费者物质及情感需要的前提下,是设计师、企业和消费者紧密团结共同创作的成果。从这些未来年轻设计师那务实的选题和积极投入的社会实践,以至作品的成型,都洋溢着他们的青春的热情和浓浓的爱意。

题外话1:

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询问了苏老师,苏老师说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毕业都改了行。问其原因,还是我国目前的商业环境不够理想,**的现象较严重,导致企业不重视设计,不尊重设计。另外,设计院校的扩招,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对艺术与设计专业文化课要求低,及一些为考学而考学等情况,让很多高考生目的不纯,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为了拿个文凭而不是真的热爱设计而学设计,再加之前国内类似广告公司等设计工作的的辛苦。这都为学生就业后的改行埋下了伏笔。

题外话2:

今年毕业展专题联系工作困难重重,院系各自为政,想凑齐专业真是费牛劲。就八大美院之一的西安美院的专业设置有疑问,顺便向苏老师了解了下情况。

苏老师介绍,现在各个大学争相开展实用美术专业,西安美院也不例外,专业设置上比较全面,工艺系、服装系、装潢系等都有,但为什么我们这么长时间只联系到几个部分专业?!苏老师解释说,这在北方的院校是个较普遍的现象,关键在于资源共享、交流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欠缺。北京和上海等南方大城市环境相对好点。

苏克

1963年出生,满族

1988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设计系教授.讲授平面视觉传播设计课程。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事,并获奖项。

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为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完成了大量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设计作品。

专业着述颇丰,目前已正式出版的专着有十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