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认证艺术家

关于徐华

2012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教授。现为《陕西国画院院刊》执行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专家库成员,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华山画院副院长,陕西画院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

艺术领域

艺术年表
  • 2020年1月2日,应邀参加“素处以默”刘万鸣写生教学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山东师范大学);
  • 2019年1月3日,《美术网-徐华水墨专栏》《童中焘:中国画画什么?》; 1月10日,《美术网-徐华水墨专栏》《何水法:春暖花开》; 1月12日,应邀参加《水...
  • 2018年1月,作品《华山雪》参加“拯救地球绿色团”展览会"Save the Earth Green Corps” Exhibition; 1月24日-30日,在华山东峰观雪写生,第十五次...
  • 2017年2月1日,创作《月上华山》《天地山川有月华》《清风下棋亭》《流云》《下棋亭》; 2月9日,前往华山写生,创作《舌尖尖上的墨》《雪后华山》《笔尖...
  • 2016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美术馆举办“行者——徐华画华山”国画作品展(甘肃美术家协会、陕西国画院、西北民族大学主办); 6月,国画作品应邀参加“七...

徐华:打破山、花题材彰显大境界

美术综合 2023-03-07 17:35 来源:长安画社 13114
徐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华山画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专家库成员。

徐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华山画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专家库成员。

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个人专着5部。并有论文及作品发表《美术》、《文艺评论》、《书与画》、《书画世界》、《艺术生活》、《艺术教育》、《西北美术》、《美术界》、《收藏》、《读者》、《中国艺术》等刊物。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徐华华山图册》、《当代中国画库·花鸟·徐华》、《山水画技法品析》、《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王维研究》、《水墨面对面》等著作。


创作感言

华山,印石。华清池,印泥。轻轻一按,便是长安。

表达了我对长安、华山的依恋和热爱,也蕴含着我对山水花鸟画清绝格调的追求与向往。

——徐华


作品欣赏

徐华《雨中苍龙岭》138x68cm 2021年

徐华《雨中苍龙岭》138x68cm 2021年

徐华《华山归来》46x35cm 2022年

徐华《华山归来》46x35cm 2022年

徐华《青绿华山 》46x68cm 2021年

徐华《青绿华山 》46x68cm 2021年

徐华《天路》46x70cm

徐华《天路》46x70cm 2022年

徐华《苍山为岳》46x35cm

徐华《苍山为岳》46x35cm 2021年

徐华《红日近》46x35cm

徐华《红日近》46x35cm 2021年

徐华《华山道上》70x35cm

徐华《华山道上》70x35cm 2022年

徐华《华山秋色》46x35cm

徐华《华山秋色》46x35cm 2022年

徐华《太华飞瀑》46x68cm

徐华《太华飞瀑》46x68cm 2021年

徐华《雨中》46x35cm

徐华《雨中》46x35cm 2022年

徐华《月华山》70x35cm

徐华《月华山》70x35cm 2022年

徐华《泼墨华山》46x35cm

徐华《泼墨华山》46x35cm 2022年

徐华《鹰嘴崖》138x68cm

徐华《鹰嘴崖》138x68cm 2022年

徐华《晴晨》138x68cm

徐华《晴晨》138x68cm 2022年

徐华《夏日》46x68cm

徐华《夏日》46x68cm 2021年

徐华《夏荷》46x68cm

徐华《夏荷》46x68cm 2022年

徐华《华芳》46x70cm

徐华《华芳》46x70cm 2022年

徐华《君子》46x68cm

徐华《君子》46x68cm 2022年

徐华《清凉一夏》46x70cm

徐华《清凉一夏》46x70cm 2021年

徐华《秋实》46x35cm

徐华《秋实》46x35cm 2022年

徐华《紫藤花开》46x68cm

徐华《紫藤花开》46x68cm 2022年

徐华《晨曲》138x68cm

徐华《晨曲》138x68cm 2022年

徐华《荷》46x70cm

徐华《荷》46x70cm 2022年

众人评说

徐华《细雨和风》34x138cm x2 2023年

徐华《度白雪》

徐华《度白雪》34x138cm x2 2023年

众人评说

徐华是一位很年轻的画家。他从小生活在宝鸡,这里是周的发祥地,传统文化底子深厚。大学本科在长安学习的,受长安画派艺术精神的侵润。随后他又从西美到国美继续深造,然后又从国美到西美读博士,所以他的绘画兼顾了北派和南派的艺术特征。当我们品读他的山水作品时,会感受到其作品既有北方绘画的苍茫之境的同时又有南方绘画讲求笔墨温润艺术品质,我认为这个是对长安画派,对北方画家来说是个补充。徐华在艺术方面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他从事中国画创作与实践,一方面又从事理论研究,所以他的绘画是带有一种学者型的特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最近画了大量的花鸟画,与他绘画的总体风格面貌是一致的。他画的折枝花鸟画与恽南田的没骨花鸟画的味道与图式有某种内在的传承关系,但同时他在色彩方面又有很现代的追求,色彩艳而能雅、华而不俗,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个年轻画家,作为一个学者型的画家,他这条路走的很正。我认为他的绘画在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广阔的前景,看到他现在的成绩,我为他感到高兴。

崔振宽(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着名画家)


徐华是一个热衷绘画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他在南北求学过程中,受众多名家点拨。读博士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画史、画论,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画的大写意内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理论上的积累和沉淀应用于自身绘画的实践中,为其成为学者型画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作品朴实无华、阳光、淡雅,艺术品性和格调不凡。他的绘画多以淡墨、淡彩写之,即所谓“淡”美,墨色淡而有骨、淡中求变,有层次、有深度、有厚度。墨色中透着股淡淡的清香,格调不俗。画面既传统又现代,具有当下性。

李世南(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


徐华是画坛上比较活跃的年轻人,他在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方面做得很不错了。徐华的花鸟画在用色方面有他独到的地方,他用灰绿色的调子来营造画面的气氛,从传统的中国画花鸟画和现代人的所为水墨写意方面,徐华有自己的特点。他的花鸟画很清新,不怪诞,他的绘画不是走那种,胡涂乱抹的所谓个性发挥。他的花鸟画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颜色比较清丽,绘画气很正,这是他花鸟画很大一个特点。他的山水画作品我感觉也很不错。这都和他长期注重在理论上的探讨和理论上的修养有直接关系。徐华现在还很年轻,今后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张之光(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原国画系主任)


读徐华的山水近作,已具大家气象。几年间,他守得住清雅格调,不温不火,一如其人。山水贵能养气,徐华的画可作如是观。他从西美到国美,转益多师,访名山,游古迹。视野既开,只要守得寂寞,闲时读书,大成近矣。

程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着名美术评论家)


徐华一方面研习古代文学、历史、美学、中国画论等,提高综合素养;一方面精进传统笔墨功夫,他深知“传统笔墨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灵魂,传统笔墨其实就是绘画功力,传统笔墨是一个永恒的精神标准,在中国画中,传统笔墨体现着人性、人理、人文和艺能等,时代在改变,传统笔墨的标准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表现物象的外在形态。”(徐华语)诚然,笔墨不仅是绘画工具,更是传统文化的浓缩,是画家全面修养、个性才情、绘画功力的外化,画家笔墨能力的跃升决非轻易梦见。

经过凤凰涅槃式的努力,重入炉镬的徐华,从树石法起首,夯实基础,识见与笔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他的山水画创作将北方山水的雄强厚实与南方山水的讲究笔墨相糅合,如同其白皙文雅的外表包裹着刚毅质朴的志趣。简淡沉稳的笔墨,空灵洗练的构图,诗化梦寐的意境,清奇恬淡的风骨,表现着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诉说着画家丰富的情愫。生于黄土高原,长于黄土高原的徐华对家乡山水充满眷恋,每年假期,他都会打点行装,跋涉于太华西岳,以苦行僧的坚执忍耐,捕捉、体悟大自然的生机灵变。着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观看徐华雪意画后,欣然题写“陇西人,爱雪写雪”以褒奖鼓励。从徐华画中,我们不难窥见画家的心境,他致力于领悟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画面折射出中庸、平和、自然、质朴的儒道思想菁华,追求优美隽永的境界,松厚朴实的笔痕既是天地万物的迹象,也是画家心灵的岁月履痕。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评论家)


徐华的花鸟,以前看过,也有赏评。他在业界和社会上影响较大,评价较高。徐华没骨花鸟,有传统,能贴近老百姓的审美,能够在齐白石的观念上下移一层,在色彩方面,像大写意,浓墨重彩,都是在齐白石基础上的发展,尤其是画面充满书卷气。因他博学多识,把传统的东西灌注于笔触,通过感性表达出来,别于其他画家。他不单纯画花鸟,就花鸟画花鸟没前途。他对中外画派包括油画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在他的花鸟画中都很好地表达了出来。经过这样的积淀融合,嗣后可望形成艺术哲学层面的表达。金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远古时代产生了大地湾文化,也是艺术之滥觞。那时先民们在彩陶上画波纹,画蛙,画龙,8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要追问,为什么要画这些图案?古人生存条件严酷,画水波纹、画蛙,是生殖崇拜,渴望繁衍生息。徐华《诗经》中有一篇徐华《螽斯》,就是通过描述和赞美蝗虫的繁殖生存状况,反映人的渴望。当然,我们现在看几千年前古人画的蛙,已非常抽象,可以称为大写意。但那时没有这个概念。因此,我们今天的艺术家,要面对未来,有历史思维和责任担当,要自信,让五千年后的人去考评你,要让他们看你作品认为是天外高人在地球的杰作,留下来了,并给未来艺术发展以启迪。这就是你的担当和责任。关于表现手法的平移问题。平移本是物理学的概念,绘画艺术表现手法的平移,也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在平移中生发新的变量,创新亦随之矣。艺术的创新就是要在别人没发现没达到的地方弄出名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英国公爵们不以为然,认为新大陆就在那里。哥伦布拿出鸡蛋,让那些公爵们立在桌面上,但没有人能立得住,只见哥伦布抓起鸡蛋,用力一磕,啪嚓一下,鸡蛋立住了。这就是创造性思维,不服不行。相反,有人画一辈子,都八十岁了,还是老样子。文似看山不喜平,艺术更忌平,平铺直叙不会有生机。要善于在油画、中国画的夹缝里拓展空间。艺术要走极端,然极端亦有限度。艺术一定是没有边际的。你到南极或北极,这里是地球的极限,但放到太阳系、银河系看,就不是这个概念。八大山人画一片叶子,秋意秋境便跃然纸上,画鸟也仅一只,翻白眼,如画两只,就不孤独了。能一笔画的,绝不用两笔。一笔是一笔,是一般画家;一笔顶十笔,是着名画家;一笔顶百笔,是杰出画家;一笔顶千笔,是伟大画家。像八大,就一笔,一片叶而知秋。一个伟大的画家,首先心胸要伟大。我爱一切爱我和恨我的人,你能做到吗?爱爱我者易,爱恨我者难啊!要思考,他恨我有没有道理。你有真理,敌人也有真理,否则他就不能够生存和存在。艺术贵兼收并蓄,心胸要大。艺术生命异常脆弱,要善于判断,不可迷失于众议。你看这幅紫藤小扇面,古藤苍劲,花叶迷离,一枯一润,一实一虚,一浓一淡,构成矛盾,但又完美地统一和谐,这就是辩证法。

翟万益(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氤氲烟光 清风徐来

——徐华的绘画艺术

文/古月 (教授 博士)

徐华的绘画满纸氤氲之气,烟云动荡,清风徐徐。观赏其画,唯从心感受其山水样貌、花鸟情状,了然于胸,尚能舒心释怀。

五代梁荆浩徐华《笔法记》言绘画有六要,用此“六要”的标准评徐华的画,其画气、韵、思、景、笔、墨六者兼具。徐华所写山水之形,花鸟之状,全然为自我精神之写照,不为俗务,自然超拔。他本人从不曾强调颓然淡泊、喧嚣远去的人生态度,但你自会从其山水画与花鸟画中感受到脱尘超俗的艺术品格。所谓画之气韵,皆从心而来,艺术家的才情、品性与神采,于画面一览无遗。徐华所绘山水,形态萧散,渺远超然;所绘花虫,意态灵活,神完气足。中国画讲究格调,画的格调皆因人格,清范玑徐华《过云庐画论》言:“士夫气磊落大方,名士气英华秀发,山林气静穆渊深,此三者为正格。”平日读书养气,壮游骋怀,徐华一样不落,使其士夫气、名士气、山林气兼备,陶铸于胸,昭然画上,气正则画立,所以不管怎么画都不会歪,不会邪。因为人格,画便有了坦荡磊落、英姿勃发与萧淡散逸之气。

徐华擅造景、造境,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皆得心应手。他画的山,概括简要,存其大形而聚山势之神;所绘花鸟,疏淡有致,而意气风发,生机勃勃。这全因为他能审度自然,尽其物性,无论山水阴晴雨雾、四时变化,还是野芳佳木、幽香繁阴,尽得其质。他得中国画精髓,造景造境,源于自然,但不唯真实,只为心造,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徐华《道德经》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徐华的绘画于物象苍茫中寻求高远意境,得道高深。山水之境,澄怀观道;花情花性,映照自我。徐华总能在景致、情思间达成平衡,描画自我之景,营造自我之境,抒发自我之性。

从用笔、用墨的角度来看,徐华的绘画也自有其特点。徐华下笔谨慎,不事涂抹,但稳、准、狠。神采生于用笔,气韵本乎游心。他用笔疾徐有度,有的下手如风雨,笔所未到气已吞;有的如行云流水,笔虽不到意已至。而其用墨如泼,氤氲烟光,气光混合荡漾,神韵自然。山水画以水墨为主,偶作青绿,以线为骨,以墨为肉,骨肉相合,墨气淋漓;而花鸟画鲜用墨色,多直接用色,五色华章,但又不失厚重朴茂。徐华画中常用“清风徐来”印章,显示了其艺术追求的清雅之风,也彰显了笔墨的情趣与玩味,于笔墨之中用情,又于笔墨之外放怀。

读徐华的画,你能看到符合中国古典品评标准的传统绘画的样貌,但你也一定会看到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面貌以及体会到面对作品时候的新感受。徐华的绘画丰富了传统的审美意趣,也赋予其现代人的情感与视角,大大拓展了绘画的表现力。他近年来着意塑造的华山形象,突破了前人绘华山的模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新风格。其华山图落笔如云烟,构图方式变化多端,跌宕起伏,能于法外求险,险中求稳。同样是画华山之险,徐华的华山聚天地之灵气。他为此专门研究过王履、齐白石、傅抱石、石鲁、何海霞等历代画华山的艺术家及画作,也为此多次登临华山,栖丘饮壑,俯察仰观,骋目游怀。于此才能达到不破不立、破后有立的新境界。徐华的华山之形象从心出,是心与自然浑然圆融,正如王履徐华《华山图序》所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但他又能将感悟和盘托出,画出新意,创出新境,如他从画华山中归纳出来的绸带皴、钢筋皴,既是新造,亦是心造。徐华找到了一种表现华山特殊地理的形式语言,也通过皴法、墨法的革新,刷新了人们心目中的华山形象。

徐华画花鸟,题材上没有太多奇特之处,多是平常花草、蔬果以及虫蝶等。其花鸟画笔法很多都是来源于山水画,但以没骨法写出,少墨气,色彩浓烈、润泽但不俗气,倒有雅致可爱处。布局铺陈,有节度,也有变化,或从上而下,如飞瀑跌宕,将落又起,欲下还上;或从下至上,野蛮生长,花情鸟态跃然纸上。徐华的花鸟画最大的贡献是将徐崇嗣所开创的没骨画推至一个新的境界,其笔情色妙自有其时代新意。徐华最近几年的花鸟画稍有变化,不是一味追求雅,于用笔用墨,生拙粗放,想来应该是对没骨画“无笔墨骨气”误解的进一步破除。另外,除了主打的没骨画画法,徐华多技傍身,他还娴熟地掌握了淡墨、泼墨、泼彩、单色花卉等技法,营造了色彩斑斓、灵活多变的景致,开现代花鸟画的多元面貌。

他的山水画和花鸟画面貌殊异,但实则两者精神贯通,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打破山、花才是大境界,画花并非画花的自然状态,而是画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徐华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只不过是表现的题材与对象不同而已。从现代水墨艺术的概念来看,他创造了更符合时代的审美趣味。

整体来看,徐华的绘画气格正、意境远、笔墨纯。唯其气格端正,其艺术之途才能走得更远;唯意境深远,其绘画艺术才具有厚度;唯笔墨纯良,其绘画艺术才不污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