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艺术家
关于徐华
艺术领域
叶坚工作中
获悉长安著名理论家叶坚先生于2022年11月30日在家中安然辞世,享年91岁。 叶坚先生去逝,万分悲痛。十多年前,由于要撰写关于石鲁先生的论文,期间曾多次登门拜先生,一来二往,便和先生成了挚友。
叶坚 1954年
王子武为叶坚画像
一、他是长安画派的参与者、长安画派美术理论研究奠基人。
叶坚,1932年生于陕西蓝田人,又名叶仁义,号野老,笔名秦玉。1949年7月入西北军政大学,后转入西安美院美术系。1953年西安美院毕业到陕西日报从事新闻美术编辑工作。叶坚初次采访石鲁时十八岁,刚进群众日报不久,石鲁则刚离开群众日报,用石鲁的话说,是“同事”,加之同好。叶坚也据此走近当时长安画派形成期的一群人。画中孩子熟睡的神态从笔端流出,追随长安画派之路从此开始,那一年叶先生26岁。1960年起,师从石鲁、赵望云、何海霞,长期参与“长安画派”的国画创新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工作。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跟随石鲁在延安等地写生,撰文多个专题报道。石鲁为其题词“艺贵独创, 尤贵人品”。他还得到赵望云、何海霞等大家的指导,何海霞为其画册撰写序言《质朴的艺术 纯真的美》。
叶坚与西北军政大学同学合影 1950年
叶坚与父母 1956年
叶坚与西丁、崔辛赴北京观摩全国漫画展 1957年
叶坚在西北画报合影
赵振川、黄胄、叶坚、蔡若虹、石鲁、方济众、石丹
叶坚与康师尧、李梓盛、石鲁、修军在西安美协石鲁画室观摩石鲁创作 1961年
长安画家陪同江苏写生团画家参观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 1960年
左起:康师尧、陈光健(女)、石鲁、XX、眭关荣(蹲)、修军、朱修立、邰启佑、王绪阳(蹲)、黄名芊、蔡亮、亚明
长安画家陪同江苏国画写生团赴延安途中参观黄帝陵 1960年
左起邰启佑、叶坚、张晋,黄名苹,罗铭、魏紫熙、黄名芊、傅抱石(前)、修立,亚明,宋文治、修军、余彤甫(前)、 康师尧、石鲁、王绪阳
石鲁为叶坚同志题字
集画叶坚存
石鲁为叶坚作册页十二幅
二、他是一位思想型的理论家、画家。
作为一名理论家、画家,叶坚在业界备受尊崇。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叶坚撰写了诸多书评、画评、美术评论、赏析、报道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写人上。关于石鲁、关于长安画派的一些重量级的文章多自他的笔下,他是大家公认的石鲁研究专家。石鲁创作《东方欲晓》《节近中秋》《月下苏州》等诸多作品,他都能从绘画思想、方法、语言、绘画意境上讲出个道理来。石鲁创作的多幅作品他都在现场,目睹了整个创作过程。1972年,石鲁为其创作的《集画册页》,叶坚撰写《丹青普——忆石鲁同志教我学艺片段》。他通过文字记录下了石鲁创作这套册页的全过程,文中有他对创作过程中的困惑,也有他给石鲁创作出的“难题”,这对石鲁先生来说都不是问题。交流碰撞中诞生的这本册页和文章,凝结着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也为后来研究者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可称为二十世纪“文字记录片”的活化石。 叶坚认为,画家要生活、要生存,但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要给自己一个高的要求才行,绘画创作重在“意”上,意到了其他都会跟着走,如果没有意,技巧再高也是无味的。先生着有《石鲁与长安画派》《石鲁艺术研究文集》(与石丹合编)等。论文有《石鲁与“长安画派”》《石鲁意象思维中的生活启动性》《丹青谱》《石鲁的画》等。这些资料都成为研究石鲁、研究长安画派的重要文献。写作同时,他也创作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诸如《山头会战》《三九天》《薄雾冬山》《泉水淙淙》《解冻的小河》《打雪归田》。
先生生前想出的两本书《我与石鲁》《石鲁画语录》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出版。希望以后的日子里,在众人的努力下能够早日面世。
叶坚撰文《石鲁的画欣赏随笔》刊发于陕西日报 1961年
叶坚《枣园深处忆巨人》1977年
叶坚《延安杨家岭》1975年
叶坚《初伏天》1962年
叶坚《汉江边》1977年
叶坚《不眠之夜》1974年
三、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由于多年的交情,每年我都会抽时间去看望他,自然也会谈及长安画派、谈到石鲁,谈到诸多艺术家创作趣事。最后一次,见叶老是在今年的5月20日,我拿着装裱好的《华山下棋亭》作品,请他给予指点,他远观后又拿起放大镜细细扫读,期间一直没有说话,放大镜扫完题跋后,他对我说,“这张画废功夫了,画面有骨险劲,如果棋亭下的松树下笔再肯定有力些就更好了。”就绘画用笔、用墨他还向我介绍了王子武先生作画的步骤和方法。在和老人谈话中,依旧能感受到他思想活跃,思路缜密,记忆力超强,除了走路腿脚有些迟缓,别无异常。当晚临走前,他特别要我关注石鲁为他写的“伏羲论画之太极浮图,黑白分明,阴阳两界,中西亦然,书画为同尔”,并明白了这段话,就懂了绘画的道理。91岁高龄的他还在不断思考艺术,让人由生敬意。
叶坚与石果、石丹在北京探望石鲁 1978年
叶坚与报社同仁看望黄胄
叶坚与华君武在一起
叶坚在西安美协石鲁家门口 1972年
徐华与叶坚交流 2019年
2022年11月30日,南北方罕见飘起大雪,他走了。长安初雪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早寒,而他,也在长安带走那个时代。画家刘星博士获知叶先生去世信息,微信上写到“
一位虔诚的长安画派理论家走了,长安画派的功劳谱上,应该有叶坚先生的名字……”。
借冬雪光影
静观万物闪烁
竹叶、松柏上落满了雪
照印着各色面孔
或放大,亦或缩小
虔诚
独白者最好的自述……
叶坚简历
著名美术理论家、画家,1932年生,陕西蓝田人,又名叶仁义,号野老,笔名秦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漫画艺委会副主任,陕西省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三秦书画》报副主编等。1949年7月入西北军政大学,后转入西安美院美术系。1953年西安美院毕业到陕西日报从事新闻美术编辑工作,任职主任编辑,擅长漫画、国画和美术评论。1960年起,师从石鲁、赵望云、何海霞诸大师,长期参与“长安画派”的国画创新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工作。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漫画展、文化部与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六届、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入选多种全国性大型画集。论着有《石鲁与长安画派》、《石鲁艺术研究文集》(与石丹合编)等,中国画《延安写生》、《恬静的山谷》、《竞长山岩中》等。评论文章有《石鲁与“长安画派”》、《石鲁意象思维中的生活启动性》、《丹青谱》等。
著名国画家李世南
惊悉叶坚先生逝世噩耗,不胜悲恸,尚望家属节哀释念!
叶坚先生是长安画派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见证者,他的逝世是长安画派乃至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
叶坚先生是我一生挚友,几年前西安相见犹如昨日,不想竟成永诀,悲恸之情难以言表,因疫情原因在京无法前往吊唁,专电致唁,并慰哀衷。
叶坚兄,一路好走!
著名画家石丹
惊闻叶坚叔叔去世的消息,非常悲痛!我在夏天的时候去家里见他,虽然行动有些缓慢但记忆力思维都很好,交谈起来很愉快。还说再去和他聊聊呢,不想却是永别。我会将讣告转告美协和其他友人。也希望你们节哀保重!
著名国画家刘万年
十分悲痛悼念师友叶坚先生。十一月三十号我在西安,这天我在一篇短文中忆记了二十年前首次与叶先生见面的情景,是石鲁先生的艺术把我们的情感紧紧拧在了一起。真是心灵感应啊,三十号我怎么就突然想到与叶先生的友情了,真是心灵感应了!天哪!叶先生九十一岁应算高寿了,去世也是喜事,不要过度悲痛,顺致哀悼!
著名国画画家梁耘
惊悉叶坚仁兄在家安然辞世,愚弟悲痛有加。与仁兄多年交往,感恩载德,情义并重,仅以躬拜为谢。愿仁兄安然西去一路走好!叶坚仁兄千古!
著名国画家徐华
惊闻叶坚先生逝世,感到非常悲痛。叶坚先生是长安画派理论研究的奠基人和参与者。对长安画派发展与影响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逝世是陕西美术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我们深切地缅怀叶坚先生!
先生一路走好!
著名漫画家李乃良
惊悉我钟爱的师友仁兄叶坚仙逝,万分悲痛,心神不宁,他数十年对陕西漫画事业的开创奠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他对我的支持、帮助和关心我终生不忘。他的逝世是艺朮界的一个损失,希望家属节哀,愿他一路走好,叶老师千古!
著名漫画家王培琪
早上惊悉叶坚老师去逝,心中极为悲痛。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叶老作为我的师友,不断往来,多少回忆,历历在目。叶老的一言一笑,难以忘怀。他在陕西书画界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陕西漫画的组织者开导者,过去有很多故事,可惜能够交流者越来越少。叶老的去逝,我真的很悲痛,非常怀念。祝叶老在天国安祥。
请家属多保重。
著名版画家漫画家苏朗
惊悉老友叶坚逝世,不胜悲戚!愿叶老天国神安,众子女节哀顺变。苏朗叩拜金城!
陕西省美协
先后对叶坚先生去世表示沉痛哀悼的有:郭线庐、贺荣敏、刘奇伟、罗宁、屈健、王犇、靳长安、何虎林、李玉田、刘良银、张琨。
陕西省漫画研究会
连日来全国各地画友先后发来微信或打来电话寄托哀思,并向叶老家属表示慰问。其中有杭州国画家曹明华、北京漫画家朱丞、江苏漫协常务副会长戎峰、厦门漫画家海峡飞鹭、扬州漫画家沈春雷、宁波集邮漫画家林宵红、油画书法家林安令(陕漫老会长林积令之弟)、西安书法篆刻家余选平、河南诗人卧龙散人、河北漫画年漫画家张吉亮、国画漫画家王国正、国画漫画家李伟、企业家厐杰、力邦主任宋蒙、陕漫原会长冯军荣 等。
蓝田李相虎
“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叶老安息!顺便节哀!
我是乡党李相虎,今年也70又4了。记忆里我是在1968年认识叶老的,当时我在西安美院附中上学,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改调研来户县考察农民画,叶老正以记者的身份在户县写文章,这样就认识了。前多年曾同乡党晚生余宏涛去过家里,这是与叶老最后的面见了。
我现居蓝田老家洩湖镇李家湾村,过几日方能返西安,抱憾不能为叶老送行了。
叶老走好!
网友康康
研究长安画派,一定绕不开叶老主编的《石鲁艺术文集》这本书,叶老对长安画派的贡献是无量的。
沉痛悼念,叶老一路走好!
同乡张念贻敬挽
叶落随雪落,漫云犹漫天。
叶坚先生,一走走好!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artist/136/allnews-192833.html
资讯类别: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