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认证艺术家

关于徐华

2012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教授。现为《陕西国画院院刊》执行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专家库成员,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华山画院副院长,陕西画院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

艺术领域

艺术年表
  • 2020年1月2日,应邀参加“素处以默”刘万鸣写生教学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山东师范大学);
  • 2019年1月3日,《美术网-徐华水墨专栏》《童中焘:中国画画什么?》; 1月10日,《美术网-徐华水墨专栏》《何水法:春暖花开》; 1月12日,应邀参加《水...
  • 2018年1月,作品《华山雪》参加“拯救地球绿色团”展览会"Save the Earth Green Corps” Exhibition; 1月24日-30日,在华山东峰观雪写生,第十五次...
  • 2017年2月1日,创作《月上华山》《天地山川有月华》《清风下棋亭》《流云》《下棋亭》; 2月9日,前往华山写生,创作《舌尖尖上的墨》《雪后华山》《笔尖...
  • 2016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美术馆举办“行者——徐华画华山”国画作品展(甘肃美术家协会、陕西国画院、西北民族大学主办); 6月,国画作品应邀参加“七...

巍巍终南:春日里的“老美院” | 徐华水墨专栏 | 美术长廊

访谈评论 2022-02-23 18:20 来源:美术网 作者:徐华水墨专栏 23743
在西安城,耳旁经常会听到同学、师长讲述当年发生在“老美院”的趣事,他们有知名大画家怪异,也有美院年轻学子的乐子,听得最多的是年轻学子打台球、弹吉他、走夜路、看露天电影,还有就是男女生的爱慕之事。

兴国寺里的腊梅

二层楼

二层楼院内


巍巍终南:春日里的“老美院”

文/徐华

今晨,遮天蔽日的雾霾慢慢退去,久别的太阳开始钻出云端,推开玻璃窗,依在阳台上翻翻书、晒晒太阳是周末一天最惬意的事。

中午,与挚友相约前往长安兴国寺。记得第一次去兴国寺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怀揣着西安美院录取通知书,从市区转程公交车前往兴国寺报到。当年,西安美术学院分为新校区和老校区,新校区位于吉祥村南含光路100号,设有国画系和版画专科。学校一边上课,一边进行基建,雨天鞋底上粘的泥可以摔七八米远。美院老校区则位于长安县少陵塬上的兴国寺中,行政机构和大部分系都在这里,所以开学报到自然也得到这儿。来到兴国寺已是下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低错落依山而建的灰砖红瓦的建筑,在苍翠古树的掩映下别有古意。一条从山下直通山上的台阶神秘幽远,一旁的泉水沿台阶旁的暗渠从上而下咚咚作响。不远处的一排红楼格外耀眼,美院的气场不一般。由于天色渐晚,来不及看个仔细,办完入学手续,就匆匆返回市区。

这次来兴国寺,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故地重游有些悲凉,也会有浪漫。悲凉的是老美院现在已移做他主,诸多在这里生活、学习、创作的可亲可敬的老师们一个个离我们远去,看到老建筑,难免有些伤感。在西安城,耳旁经常会听到同学、师长讲述当年发生在“老美院”的趣事,他们有知名大画家怪异,也有美院年轻学子的乐子,听得最多的是年轻学子打台球、弹吉他、走夜路、看露天电影,还有就是男女生的爱慕之事。这一切,都发生在日夜守护兴国寺的两棵唐代古柏树的眼皮下,发生发展延续着.........

俯视二层楼

二层楼侧面

兴国寺老照片

兴国寺老照片一隅

那么,西安美院是如何变迁的?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烽火中创立。1948年10月19日,贺龙将军在晋绥文艺界纪念鲁迅逝世十二周年座谈会上宣布在山西兴县成立“西北人民艺术学校”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并开始在晋南筹设二部。西北艺校二部于1949年7月下旬迁入陕西长安县兴国寺新校址,改制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这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正式开端。1949年秋,原西北艺校一部和陕甘宁边区文联的领导来院正式接管军大艺术学院留守人员。1950年1月8日,以原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为基础的西北人民艺术学院成立。1953年,学校改建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附中也于同年暑假开始招生。1957年,西安音专、美专分校,西安美术专科学校独立建制。至此,西安美术学院的前身完成了它从军队到地方、由综合向专一的长达9年的曲折演化,终于成为了一所专门性的美术教育院校。1960年5月,经中央文化部批示,陕西省委同意将西安美专改为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院前身

西安美院老校


红楼

今天,兴国寺里真安静,好像可以听到二层楼前黄色腊梅开花的声音。灰色打底,墨线勾勒,黄色晕染,俨然一幅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情景。这让我突然想起,郑乃珖先生坐在回廊式建筑造型的工艺楼下写生的样子,勾线填色间,窗内突然飞出未用完的锡管装的水粉颜料,先生随手捡来,一幅半勾半写的花卉便跃然纸上.......

二层楼一隅

沿老美院大坡往上走,便是“红屋”,二十一间房,据邢庆仁说:“过二十一间楼中间的洞门,沿台阶上去,是老美院的白菜心。他的父母就住在上面一排平房的第二间,刘文西在后一排台地上的平房中间。而仅一路之隔的西边靠东把头的那栋平房里,住着谌北新和杨健健一家”。看着老房子,满满的都是过去的记忆。上到高处,窑洞前的“好望角”是观樊川美景的最佳地点,可远眺终南山,近观兴国寺里的高大灌木林。此时的兴国寺神奇的安静,阳光斜照着,樊川的树林里鸟鸣声正在把山坡唤醒。我不由想起了王子云、刘蒙天、刘文西、陈忠志、王子武、王金岭、陈国勇等西安美术学院的老先生们。

唐代柏树

俯视

俯视兴国寺里养蜂房

午后,阳光斑斑驳驳游走于林木、房舍间,恍若隔世。

2022年2月20日访原西安美术学院

通往山上的长台阶

美院师生合影

徐华博士老美院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