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艺术家
关于徐华
艺术领域
文/徐华
华山的“险”名列五岳之首。明代徐霞客就用“诸峰皆片削层悬”来描述华山之险。据记载,唐代诗人韩愈就说过“因此险道所阻,不禁失声痛哭”,留下了“韩愈投书”的笑谈。杨昭俭说:“观其三峰如画,群山若拱,峭壁直立,仰之者不觉神惊,望之者惟知目眩。”
历代画华山的画家很多,不同的年代、政治、生活经验,造就了每个人看华山的角度不同,也造就了画家笔下各自不同的华山。关于华山图像,在陕西富平县吕村乡朱家道村唐代墓室壁画中存有六扇屏山水画,此六扇屏山水画的每一屏都是一幅独立的山水画,且山水构图景致并未相连。其中五屏为开门见山式,高耸突兀的崇山峻岭占满画幅的五分之四,画面为高远的全景式构图。而另一幅山水画为两岸山峦对出式构图,一条蜿蜒的河流从山谷中流向远方,近景山石夹岸,中景溪谷渐次开阔,远景山石如黛,云水相连,画面兼有深远和平远之法。有学者观六扇屏,认为其山体似秦岭北麓山形,山峰形体很像华山的山峰。
《山外山》 68cm×46cm 2018年
华山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下棋亭、长空栈道都是着名的险地。“穹地之险,极天之峻”,华山有九州第一险山之称。华山横空出世,势拔云霄英姿,给人的是一种浩然正气,华山因此也成为诸多艺术家抒发豪情的比拟对象。画家李升、范宽、许道宁、李公麟、王履、贾鉝、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石鲁、何海霞、罗铭、方济众等人都有表现。其中有的作品流传很广,如明代画家王履的《华山图册》、清代画家贾鉝的《太华全景图》、齐白石的《华山图》、张大千的《百丈苍龙岭》、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石鲁的《夜宿华山》、赵望云的《华山之晨》、何海霞的《西岳太华》等。画家通过对华山的细微观察与体验,尽力挖掘太华之下棋亭的多层次内涵,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奇妙意境。有气势恢宏的,有空灵深邃的,有变幻莫测的,也有秀美险峻的,别具境界。画家们俯首相望,撷取“神会心得”,拨动心弦,在情与景中,用简练单纯、空灵、清旷的笔墨语言,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引发观者亦有“卧游之兴”。
《松风下棋亭》 24cm×67cm 2016年
华山西峰是最具代表性的山峰。石鲁所画有铜墙铁壁的英雄气概,而何海霞所画西峰壮美广博,我画的西峰则是追求西峰险峻冷逸的气质,多表现云海与雪景中的西峰。记得一次,我画的一张《西峰云海图》吸引了一位华山工作人员,他站在我身旁看了很久,说他特别喜欢这幅画。我画的西峰云海,西峰龙背是他们每天工作必经之处,云海升腾之时,一股股的烟云从山谷而上,慢慢从脚背上飘过,顿感自己像是走在仙界,太熟悉了。
除了画西峰之外,一直想表现华山着名的险道长空栈道。为了顺利到长空栈道写生,我坚持连续锻炼了三个月,游泳、跑步,只为减轻体重。后在朋友的陪同下,我终于到达了长空栈道。在这里写生,我一坐就是四个小时,也成为当天华山游客口中的华山奇人。
《金壁华山》 33cm×33cm 2016年
在华山写生创作,画得最多的是华山下棋亭。华山下棋亭是华山的着名景观之一,位于华山东峰之侧一座宽盈丈的小山峰上,四周峭壁林立,来去之路,皆须借助于贴壁之铁链攀上东峰。上有青天不可覆,下有深渊不见底,若想登临小亭以观天下之棋亭,必经华山天险之一的“鹞子翻身”。其路凿于悬崖峭壁之上,下视唯见铁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攀爬之人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鹞子翻身”。真可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下棋亭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传说是秦昭王用钩梯登华山与神仙在这里下棋,故而得名。相传在汉武帝时期,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使臣及其子度世到华山去拜访,见卫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上,因此这里又名为“博台”。另一种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和陈抟曾在此下棋。后人为纪念此事,在这里建一铁亭。十年“文革”期间,铁亭子被毁。1985年,在原处又建一石亭,白石以绿树相衬,雅致美观。亭中有一石桌,桌上有当年赵匡胤与陈抟下棋时的残局,桌旁有四个石凳。
《引凤亭》 42cm×42cm 2017年
华山下棋亭也更具画意了。不同凡响的华山下棋亭,因此成为艺术家笔下的神灵。如石鲁的《华山下棋亭》、何海霞的《华山下棋亭》、罗铭的《下棋亭》、亚明的《华山雪》、童中焘的《华山灵俊》、崔振宽的《华山下棋亭》、张之光的《夕照下棋亭》、王金岭的《华山下棋亭》,这些艺术家笔下的华山下棋亭各有特色。
笔者先后18次登顶华山,体会四季之变,以天地为徒,与华山交朋友,旨在塑造一种气质,登华山一丈,悟道一尺。面对华山写生创作,从师法造化之中,感悟形、神、色、意之间的生命意义。笔者先后创作了《华山写生·十二图册》《看山还看祖国山·十图册》《江山如画·十图册》,创作华山作品几百幅。“无限风光在险峰”,我尤喜画下棋亭。下棋亭的鹞子翻身是华山着名的险道,为了画下棋亭,曾三下鹞子翻身,前往山崖下的下棋亭写生。其中两次都在冬季,山石上能容纳半个脚的石窝窝里全是冰,若不小心就会掉到万丈深渊,现在想起来还会后怕。就这样,对华山下棋亭的喜欢也未曾改过。在悬崖下写生,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把陪同的朋友都冻感冒了。山高天气就会变得异常,刚还是太阳高照,一会儿就狂风暴雨,一会儿又飘起雪花,这就是变化的华山。
有人经常会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画华山?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点:这或许和我的名字有个“华”字有关吧。听人说,一个人的名字对一个人的一生有某种引导和指引的意味。华山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的活化石,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诸如米点皴、荷叶皴、乱柴皴、斧噼皴等。同时,面对华山还可以发现新的皴法。我在创作中总结了诸如“绸带皴”“石瀑皴”等,从而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华山适合中国画写生。这里山体结构肌理清晰,黑白分明。明代画家王履在华山采药的同时画了诸多写生作品,从中感悟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经典画论。中华民族,中华,就由华山而来,华山承载着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和写意精神。我爱华山,喜欢一个人在华山看雪。古人说得好:“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雪落于树叶的声音,什么都没有,那是一种寂寞的享受。哲学家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我选择了后者。我爱华山,这里可以体会到放空心灵之后的快乐。只有思想、气度达到一种空灵,才能体会一种境界叫高远、空灵。这样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在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翔,才能达到一种逍遥境界。我爱华山,修行总在路上,在下棋亭上,在长空栈道下,在东峰之巅,在风雪中,在云海间。从修心到修身,因为修行可以提高你的品格,增长智慧。我平常也练习道家的金刚功,做强身健体和静心之用,同时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绘画功力。在表现华山的作品中,我喜欢华山的四种品质:一是俊朗。雄健、俊爽。二是清奇。清新、奇妙。三是高冷。高险、冷艳。四是空灵,不染尘埃。华山的那种空灵意境中“灵的空间”是立体的、无边的,也是庄子说的“无极之境”。在绘画技法上,运用写意、泼墨、泼彩之法,旨在体现一种大意境、大气象、大写意。
《万仞绝壁》 68cm×45cm 2018年
《福地》 42cm×42cm 2018年
《莲花西峰向天开》138x68cm 2018年
《山雨》 46x68cm 2018年
《仙从华山来》 46x68cm 2018年
《一柱俊美欲撑天》138x68cm 2018年
《月华山》138x68cm 2018年
《云山游墨》138x68cm 2018年
《高峰之颠》34x28cm 2019年
《光照华山》34x28cm 2019年
《华山秋色》34x28cm 2019年
《俏仞巍巍》34x28cm 2019年
《清风》34x28cm 2019年
《势拔云霄》34x28cm 2019年
《太华春雨》34x28cm 2019年
《西峰晨辉》34x28cm 2019年
《雨湿华山》34x28cm 2019年
华山之美在于变化,华山之变有三奇。一是“金元宝”。华山东、西峰两峰汇聚呈现出金灿灿的元宝形状,这种景观的形成要具备诸多条件,诸如气候和光照、空气中湿度等的共同作用。这种景观很多年也难得碰到一次。二是“雪中华山”。过去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冬日无法攀登华山,所以人们很难身临其境观赏雪中华山。如今华山的两条索道直通北峰、西峰,为观者提供了条件。三是“华山云海”。观云海最好的季节在秋冬两季。由于华山之形酷似莲花,每一个花瓣就是一座山峰,山与山之间空旷深远,云海环绕,似在天间。云雾上下翻腾,有的似从空中慢慢倒下,然后慢慢散开、合拢,再升腾,再翻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华山变化之完美不可想象。天地有大美,最美是华山。
画华山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工作。古人一辈子做一件事,当下很多人一天都要做很多件事。生命有限,我要用有限的生命,表现华山和研究华山,把自己融入大华山之中,成为一棵小树,“与华无极”。
徐华简介
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8 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华山画院副院长,陕西画院联盟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论文及作品发表于《美术》《文艺评论》《今日中国论坛》《书与画》《艺术生活》《艺术教育》等刊物。出版有《水墨面对面》(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三等奖)、《水墨清华· 徐华国画作品集》《走近画家徐华》《大道当风 · 石鲁绘画研究》《山水画技法品析》等。
本文选自《书画世界》杂志2019年3月号
文章标题:江山多娇——徐华博士写华山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artist/136/allnews-186723.html
资讯类别: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