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真正流通的“银元宝”即银锭,是古代货币的一种,由于其重量不同、并以“两”为主要计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巴黎亚洲艺术品拍卖以一组佛教艺术珍品为焦点,其中以一尊十五世纪中期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为首。此像属法国私人收藏,自1955年售于法国拍卖后一直从未现身市拍场。
中国当代书画专场于20日晚举槌,共有109件拍品上拍,总成交总额达6412万元。
即将过去的2017年,亚洲区的表现尤为突出,于全球各地举行的拍卖会上,来自亚洲藏家的成交总额超过18亿美元。
中国近现代书画部分的拍卖已全部结束,其中近现代书画夜场总成交额8.94亿元;“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实现总成交额成交额6591.57万元。
著名画家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17日晚亮相拍场,最终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记者获悉,买家为中国藏家。
2017年12月17日落槌的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书画夜场,无疑改写了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史。
“百代标程”专题筹办至第四期,表现亮眼,已成为古代书画业内品牌。古代书画夜场总成交额达5.4亿元,百代标程专题拍卖中6件拍品全部成交。
中国嘉德2017秋拍的书画板块承继了春季的整体回暖趋势和向顶级拍品致敬的态势,大观夜场有四件过亿,32件过千万的成交纪录。
今秋西方艺术拍卖如此疯狂,对未来市场的走向至关重要,艺术品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任何一幅油画作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不可逆转的“生命衰竭”。在每幅流传至今的名画背后,几乎都蕴藏着油画修复师的“妙手回春”。
据了解,现时,珠宝拍卖、珠宝消费“旋风”,已经从香港刮到了内地。几乎所有的大型拍卖都开设了珠宝拍卖专场或专题,以数百万元成交的珠宝比比皆是。
藏家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认识和接纳,不仅侧重艺术、艺术家本身,对作品承载的文化、历史价值也十分关注,好的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等,都是艺术品获得高价位的重要因素。
天然翡翠配钻石项链和粉钻耳环,都获得了藏家们的认可。
亚洲藏家已经开始关注古典大师艺术并对大师杰作表现出深刻见解。佳士得于香港和上海展出的每一件作品均获得了亚洲藏家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