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草堂图》 清吴宏绢本设色纵160.5厘米横79.9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此画真实地描绘了江南仲秋时的水乡风情,远处山峦起伏,新篁杂生,烟雾蒙蒙,整幅作品设色清淡,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秀美的江...
《秋水板桥图》 清龚贤绢本设色纵170.2厘米横47.2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龚贤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沉着稳重,秃笔与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润苍劲,勾屋,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即所谓“铁干...
《石城霁雪图》 清邹喆 绢本设色 纵167.5厘米横5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邹喆,生卒年代不详。清代画家。字方鲁。江苏吴县人。自幼随父亲客游金陵。他的画宗其父,山水工稳而有古气,富简淡清逸的情...
《秋山万木图》 清高岑绢本设色纵148.1厘米横58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从高岑存世作品分析,其山水画从宋元入手,并承明代吴门诸家之法,形成两种面貌。一种承继所谓“北宗”传统,从宋范宽到明唐寅...
《千岩万壑图》清龚贤纸本水墨 纵27.8厘米横980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画家。为金陵八家之一。字岂贤,号半千、野遗、柴丈人。祖籍江苏昆山,后迁居南京。晚年定居南京清...
《枯槎短荻图》 清弘仁 清弘仁(1610—1664),明末清初画家。本姓江,名韬,字六奇,一作名舫,字鸥盟。安徽省歙县人。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浙江僧,又号无智。后人称他为梅花古衲。此图所绘...
《桃花园》 清樊圻纸本设色纵94厘米横47.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面上扬柳依依,郁然深秀,帆影点点,江面波光粼粼,笔墨苍秀中不乏润泽之气。线条精劲,似在兰叶描与铁线描之间。整幅作品,人物...
《秋江渔舍图》 清龚贤绢本水墨纵92.2厘米横49.7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龚贤在画面中所留白道,或为横锁山腰的烟岚,或为直挂崖壁的泉瀑,此外还有浓荫间的树干枝杈、山麓下的茅亭板桥。《秋江渔舍图...
《层岩叠壑图》 清髡残纸本设色 纵169.2厘米横4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髡残(1612—约1692),俗姓刘,字石,一字介丘,号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等,湖南武陵(今常德)人,久居南京牛首山幽
《狂壑晴岚图》 清石涛纸本设色纵164.9厘米横55.9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石涛在驾驭笔墨方面有一种非凡的表现力,无拘于既有的规范、绳墨,而一任情感倾泻,横竖涂抹,逶迤成章。枯湿浓淡兼施并发,...
《秋山听瀑图》 清樊圻绢本设色 纵184.5厘米横58厘米旅顺博物馆藏 画家樊圻善写山水小景,作品以“穆然恬静”的格调,受到世人的推崇。此图着墨不多,笔触细腻,清爽皎洁,明媚动人,充满诱人的...
《摄山栖霞图》清龚贤纸本水墨纵30.5厘米横1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龚贤所作章法奇特,出人意表,用笔落墨,沉郁深厚,浓密润泽,尤以积墨见长。《摄山栖霞图》中层层积染的林木、峰峦,莽莽苍...
《落木寒泉图》 清王时敏 纸本墨笔纵82.8厘米横4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仿元代倪云林笔意所写的太湖岸边景致。近景画一水边坡地,碎石重叠;中景为置于画面右侧的较高山峰;山后远景为一...
《华山毛女洞图》 清戴本孝 戴本孝(1621—1691)明代画家。号前休子,终生不仕,以布衣隐居鹰阿山,故号鹰阿山樵。安徽休宁人。戴本孝绘画多写黄山胜景,他擅用干笔,格调松秀枯淡,墨色苍浑,...
《清凉环翠图》(部分) 清龚贤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4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描绘了层峦叠嶂,丘壑纵横,林木深郁的山间书屋。画面气氛肃穆,步步高峻的山岭以“积墨法”画出,墨色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