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观象油画写生海西行
主办单位:陕西当代画院
支持单位:西安虹途职业高中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
总策划:穆亚威
艺术家(十一位):
李新平、穆亚威、薛超、王肖霏、谢少飞、刘英、崔博雅、尉艳丽、彭耕、蔺昆、孙溢谦。
日期:2024年7月14日-23日
地点: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大柴旦、冷湖等地区
青海有一座建在戈壁滩上的城市,名为“德令哈”。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在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乘坐火车抵达德令哈。写下了一首名为《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短诗。从此,德令哈走入了文青的视野,成了诗与远方的象征。
“德令哈”这个名字为蒙古语,“阿里腾德令哈”。在元朝末年,成吉思汗的子孙从北向南翻过祁连山,越过戈壁滩。在漫长的跋涉中偶遇了一片水草丰美的金色原野,便驻马停留于此安居,这片金色的原野就是德令哈,因此德令哈的汉语意思是“金色的世界”。
这里城区的海拔是2980米,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巴音河穿城而过,孕育着这片诗意之地。
这次“寻梦海西”观象写生活动由陕西当代画院主办,西安虹途职业高中承办,西安市美协油画艺委会协办,由陕西当代画院优秀青年油画艺术家组成写生团队,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大柴旦、冷湖地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写生采风活动。此次写生活动选择在神秘而美丽的海西地区,艺术家们不仅感受到了海西地貌的神奇和辽阔,更加感受到祖国山川的雄奇和壮丽。通过采风写生活动,希望能激发出艺术家不同以往的创作灵感,进行艺术研究与探索,创作出更加沁入人心的作品。
“寻梦海西”艺术家风采展示
李新平简介及作品
空军工程大学美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当代画院顾问
陕西政协各界书画院副院长
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兼书画委员会执行主任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西安市文联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西北大学西部书画院副院长
《五彩峡谷》60cmX90cm
《大柴旦驼铃声》60cmX90cm
面对大地的感悟
七月的长安天气已是非常炎热了,画箱上的油色干成了块状,仍无心动几笔。很荣幸接到陕西当代画院院长,我的好朋友穆亚威电话,问去德令哈采风否?每一年这个时间段,当代画院画家们都要外出采风,记录祖国山山水水,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奇、秀、美。在陕西画界,大家公认有两个最为活跃的美术团体,一个是陕西的当代画院,另一个就是西安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我想这需要有热心和有责任意识的人去担当与奉献。
一路向西,大地由绿变青,由青变黑,云彩吻到额头,乘车1300公里,当天就到达目的地德令哈。11个人的画家队伍被西部的诗和远方景色所感染,有的已即兴作诗、高歌。在这些年轻人中,我有些年纪了,但也丢下氧气罐,挥笔画下这赤色丹霞,清水河流。在这里,一切自然物象似乎在绘画中不用色彩的调和,它们是那样地静澈、明晰,正如这里的民风一样纯净无比。
不去西部不知大地的广阔,写生车队在群山与草原中看去是那么的渺小。十余天的青海写生,让我有了一个深刻感悟,人要有敬畏之心,在社会群体之中,在事业奋斗之中,都要顺势而为之,不可求急、求大,更不可利益攻心。当站在高原之上,当你仰望夜色星空,星星点点,看去伸手可及。其实,天空是那样的高原,在这透亮的阳光下,人们有一句话,看山跑死马!因此,对待一切事物要脚踏实地,没有弯道超车,只有坚实基础才能起高楼。
回到大唐,心情难以平静。这次写生之行,也是我首次踏上青藏高原,还了我一个多年之愿。我的父母亲在抗日战争中一路从冀中平原打到延安,又在解放战争中一路打到青海,那里是父辈战斗生涯的最后一战。我的大哥叫李海旺,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其意就是不要忘记青海这个战斗过的地方。后来又让大哥到青海的海晏核实验基地当了兵。我脑海中常想,我的父母亲在青海时也还年轻,他们为革命事业一路向前,而我这次踏上这块大地,就是上苍要我去用心感悟!我不信佛,但我还是专程去了西宁塔尔寺,恭奉了佛灯。
穆亚威简介及作品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陕西当代画院执行院长
民盟中央美术院陕西分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策展艺委会副主任
陕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西安中国画院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
曾任西安美术馆副馆长今日长安美术馆执行馆长
现为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策展部主任
《德令哈柏树山》100cmX80cm
《柏树山的云》100cmX80cm
魂在海西
车轱辘是圆的,地也是圆的,圆和圆就这么相依着,把他的圆周反复的印在大地上,一路延伸,永远也走不到头。
心是热的,血是热的,风也是热的,一路走着,怎么也降不下温度。
阳光没有了云朵的遮拦,炽烈的拥吻着大地,留下了斑斓的唇印。大团大团洁白的云朵从山后涌起,随着气流改变着形状,犹如雄狮,犹如奔驰的烈马,犹如仙女的罗裙......涌动着,翻腾着,如一幕撕扯不断的神秘大戏在上演,稍不留神,竟又消失的无影无踪,留下的是旷野上的风和耳膜寂静的痛......
上苍赐予我们肥沃的土地和江河,让我们鸟语花香衣食无忧;却也留下了贫瘠的戈壁和荒凉的沙漠,寸草不生的荒漠包含着巨大的能量,让我们的内心得以澄明和涤荡。
借着夜幕,我们来到德令哈,海子的诗歌涌到喉咙,却怎么也念不出来,我在德令哈,却不知道等的人在哪里......
柏树山顶五彩的经幡在风中哗哗舞动,隐约传来的诵经声在寂空中回荡,这叩心的禅音分明就是神明的指引;狂风大雨的冲刷是在洗掉凡间的尘埃;乌云过后,澄净的空气里淡淡的草香充满了山谷,虬劲的翠柏,碧绿的草场,清澈的溪水,撒欢的牛羊顷刻间让山谷活跃起来,远处的山红的通红,白的雪白,黄的明亮......
雄奇和浓烈是我离开大柴旦五彩山时的感觉,雄是一种扑面而来碾压式的壮丽,奇是梦里都不会有的境域,直扣嗓子眼的心跳.浓郁的色彩遍布山谷,赤橙黄绿青蓝紫所有的色谱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设定的谱系.不可言状,不可命名,只有默默的祈祷,神奇归天道,物象为我留。沿着川道,一路五彩斑斓温润透亮的石头,诉说着万亿年的沧海桑田。蓝绿色灌木丛的隐秘处奔忙的蜥蜴和山羊的骸骨,远处山根行走的骆驼群也不时幻化着生灵的秘境。绘画,在这片境域,已经显得多么地骄饰和做作,在这里,所有的动作都显得多余而蠢笨,静默的体验和聆听贯通心扉,足矣。
冷湖听起来让人觉得那么的遥远和冰冷,黑独山的黑和独凭添了神秘和孤绝。踩着细沙,捡拾着黑明坚硬的石块,站在不远处的山顶,还是看到了不同凡响的水墨画卷,至此,不再提及“天下山水”,溶尽黑山之墨,才显自然光辉。
回归后的多日梦魇不断,总是闪耀着安吉乃尔湖青蓝色的光,花伞下不离的蜻蜓,一袭红衣在天地之间的浪漫,脚下沙沙作响的盐粒,石油小镇风断残垣的痕迹,黝黑笔直的U型公路刺破了漫天的黄沙,书写在沙上的誓言,一切的一切,随梦而翻转,留在心底,成为难忘而清晰的记忆。
氧气足了,心却空了。魂在海西。
薛超简介及作品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陕西当代画院副院长
陕西省油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陕西省写意油画研究会理事
现工作于中国西安
《柏树山写生》100cmX80cm
《柏树山写生二》100cmX80cm
寻梦海西
蓝天、白云、雪山、草原 、寺庙、炙烈的阳光、湛蓝的湖 、茫茫的戈壁 ,这是我印象当中的青海,一直向往有朝一日能踏足这片梦中之境. 正所谓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暮夏有幸随着陕西当代画院写生团一行,带着对青海的憧憬,我们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 实现了一次1800公里的奔赴.
我们这次写生的主要目的地是青海海西地区 . 这里苍凉与大美共存,黄沙与碧湖辉映,草原与雪山牵手,一个个地方神奇壮阔、罕见极美,令人魂牵梦绕。
写生首站,德令哈柏树山,溪畔安营扎寨,这里高山草甸,危崖林立,满山遍野的古柏蓊翳,把袒胸露腹的高原山嵴丘壑装饰得岗翠峰黛,如青龙横卧,展示出一种博大粗犷、气势磅礴的绿。
第二站挺进大柴旦五彩山峡谷写生,闯入色彩的海洋,瑰丽壮阔. 山脉如披上七彩红霞,重峦叠嶂,参差不齐,与远处青黑的群山形成鲜明对比。青,赤,橙,黄,蓝,白,在阳光下闪烁着绚丽的色彩. 登上高处的观景台,群山环绕,身处天地之间,天地间浩浩苍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亿万年的岁月沉淀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端详这瑰丽起伏的山尖,我们能够想象亿万年来风雪沙泥漫不经心地雕琢着,镌刻着,山脉高低消长,粗犷雄奇,色彩变化无端,瑰丽险绝。深入峡谷腹地,撑起画布,在这奇美壮丽的空间里享受自然带给我们的自由与美好。
写生第三站冷湖镇,领略东台吉乃尔湖这片荒漠中的蒂芙尼蓝梦幻世界。穿越方圆数百公里的荒无人烟,这里干旱寸草不生,唯烈日、风沙、千姿百态的奇幻雅丹,体验"火星"的荒凉与孤寂,我们在沙尘暴中穿行,倾听大西北的历史与沧桑,登上黑色雅丹黑独山,沉浸在水墨丹青的画卷之中,领悟高原辽远旷达的自然风貌,描摹心灵和梦想、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
最后一站,冷湖镇石油小镇,当年曾有数万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怀揣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和抱负,立志在这蛮荒之地挥洒他们的热血青春。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人们的陆续撤出,只余下被黄沙半埋的残垣断壁,曾经拥有数万人的石油小镇现在却成为了一片废墟。但踏入这片充满过激情的土地上,依然能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过的岁月,他们在生命禁区创造了辉煌,他们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
这次高原写生之旅,是绿洲与大漠的交响,也是灵魂与高原的对白。海西之行,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跋山涉水,不止是到达,更是发现沿途的风景和追寻生命中的美好,近距离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绝美的风景,撷取感动自己的瞬间,创作更多沁入心脾的优秀作品. 难以忘怀的心灵风景。
王肖霏简介及作品
王肖霏,油画专业,陕西当代画院副院长,毕业于西安美院,硕士,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10余次,入选省级展览若干次,参加联展若干次,举办个展三次,至今有400余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2019年获批陕西省艺术基金青年资助项目并顺利结项。
《丹霞烈焰》30cmX40cm
《高原之上》30cmX40cm
海西行记
自长安始,西行逾两千八百里,野性盎然,生机勃发之景,如画卷般铺展。昔日荒芜之城,今犹存海子笑靥,永恒而灿烂,引人遐想。暮色四合,草原尽头,德令哈之夜,我们驻足,以烈酒敬海子之魂,向往自由之心,与草原之狼、高原之鹰共鸣。
翌日,向祁连山深处挺进,黑松林巍峨挺立,海拔渐升,山石雄奇,黑松苍劲,自然之工,令人叹为观止。山谷间,我们欲捕捉这瞬息万变之美,然烈日狂风骤雨交织,大西北之凛冽,唯有亲历方知其味。
续向西行,大柴旦五彩峡谷,丹霞奇观,尽入眼帘。戈壁深处,东台吉乃尔湖,温婉如梦,蓝的令人心醉,温柔的足以折服众生,烈日下,盐湖波光粼粼,星汉灿烂,宛若银河洒落凡间。
冷湖之旅,名中带“冷”也无湖,贫瘠而浪漫的打卡地便是旅人的诗与远方。班驳的墙面涂上了五湖四海的旅人的情绪与心思。忆往昔,“雅丹毅行”,百里徒步,穿越俄博梁,石油小镇废墟之上,我们共绘梦想,废墟美术馆初具雏形。而今重游,字迹斑驳,红墙染尘,岁月悠悠,感慨万千,昔日友朋,亦成追忆。
茫崖北望,风卷尘沙,尽显萧瑟,黑独山孤寂矗立,大漠戈壁间,最理解孤独的地方,直击灵魂。此景,恰似米氏父子笔下,“天机超逸,不失天真”之水墨云山,美得令人猝不及防。
海西之地,广袤无垠,浪漫至极,是远方旅人的诗与梦。任何多情的文字,皆难尽其震撼之美;任何丰润的笔墨,亦难绘其豪情万丈。唯有亲临其境,方能感受那份荡气回肠,领悟海西独有的韵味与情怀。
谢少飞简介及作品
谢少飞,1988年生于陕西凤翔,2013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专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陕西当代画院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青年艺术艺委会委员、陕西省写意油画研究会秘书长。
《雨后的柏树山1》80cmX100cm
《柏树山写生2》80cmX100cm
有时阳光有时雨——海西写生行记
仲夏!陕西当代画院“观象”团队一行十一人从西安出发一同踏上2024年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采风写生之旅。从西安驱车一路向西十四小时,来到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海西州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风光奇丽壮美。大家多是二次来到海西州,此次写生师友们的主要写生点是德令哈市北的柏树山和大柴旦五彩峡谷。最令人难忘的是刚到德令哈柏树山写生时的那股新鲜劲儿。
柏树山是祁连山的一段,离德令哈市区有六七公里的路程,西安的盛夏已骄阳似火,德令哈柏树山却干爽清凉,虽中午光照处也有些艳阳炙热。柏树山山势雄伟秀丽,沿路四周被山岭包围,小河穿谷沿公路而过,沿河峡谷地势高低错落,牦牛羊群散落在草甸山坡,大大小小的山间古柏令人敬畏自然的博大和生机。
驱车来到柏树山间一开阔河床,支起天幕帐篷,备好画材画架,大家就像一个饥饿的饕餮者见到丰盛的筵席一样,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写生,几乎不舍得停下手中的画笔,肆意让自己的情意在画布上流淌。
七月的高原阳光,热烈地照在山间的柏树梢头和山尖立壁,给坚韧的的枝叶和山石罩了一层金光,山谷下小河里,是一汪温柔冰冷的清水,河边河床上乱石堆积,草台装点着蜿蜒溪流,仿佛一群素装的少女,婀娜地依在水边,等待骄阳给她着上彩色衣裳。牦牛和羊群在河滩悠闲地吃草,把蓝天、白杨、青草古柏、山石浸润在河面的图画荡漾成粼粼的碎片。
第一天在柏树山写生还是阳光明媚,第二天的柏树山天气突变,但挡不住大家画画的激情,装好画框画材,整理雨具,说走就走!上山采点,刚要绘画,乌云笼罩大雨瞬时席卷而来,收拾画材画框,立马下山返回市区!天气愈来愈冷虽然大伙冷得发抖,但心里暖和,因为雨天的收获不只是在画面上,更是在团队的欢笑中!
十一位师友用各自的理解描绘出了各自心目中不同的景致与见地,师友们对海西的情愫与对自然的敬畏用油彩和画笔在画布上冲将出一幅幅写生佳作,虽写生时光匆匆意犹未尽,但此次经历令人难忘。
此次“观象”团队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写生行返回西安已多日,行程期间的很多画面依然历历在目,不能忘怀。十来天的旅途,行程五千余公里,“观象团队”一行十一人从德令哈到柏树山,从大柴旦的五彩峡谷到冷湖镇的石油遗址及黑独山,不仅领略到祁连山的巍峨险峻和高原风暴,也见识到了水墨画卷般的黑独山以及让人思绪万千的冷湖石油小镇遗址,我们还有幸看到消失了三年又重新凝聚的东台吉乃尔湖,碧玉般宛如仙境的湖水,清澈纯净,烟波浩淼宛如人间仙境,就好似深藏在柴达木盆地中“天使之眼”,一眼万年。
十来天写生几十幅作品,大伙收获的不仅仅是写生的成果,更是对绘画风雨无阻的信念,这种信念,是画布和油彩气味的诱惑,更是我们努力前行的力量!
刘英简介及作品
刘英,又名英子,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当代画院副秘书长
陕西省写意研究会会员。
《山谷里的回响》100cmX80cm
《梦回海西》100cmX80cm
“观象”十年
每一年在灿烂的七月,由陕西当代画院组织一行人,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记录着行走的足迹,描绘着内心的感悟。这一走,情不自禁地走过了十几个夏日。十年,是多么漫长而又如此匆匆而至……十年,同行人已有从青丝变成了斑白……我们始终怀揣着纯真,初心未变。或许我们如此这般与自然和生命真挚对话,艺术创作在岁月的洗礼中,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因为时空给予我们足够时间去思考和领悟,情感便情不自禁地在画面里激发和升华,因此每个人都形成了各自的情感表达方式,去领悟,去感受,去成长。这些年我们一行人彼此见证了彼此,见证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在时间洗礼下画面艺术风格的转变和艺术造诣的成长。我们如此热爱这样的方式,肆无忌惮且又赤诚地表现画面去抒发情感,就如我们如此挚爱的生命一般!
今年七月我们依旧如约而至,背起画箱,穿越了千山万水, 来到了如梦般的——青海海西。海西是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地方,这里的山川嵴梁裸露,静谧狂野;这里的水如同天使的眼睛,蔚蓝清澈;茫茫戈壁,一片广袤无垠,雄浑壮美。我站在戈壁之上,脚下的沙粒在阳光下闪烁如同心脏跳动,怦然有力!听见了吗?戈壁上的风,带着沙石的唿唤,向我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坚韧,如歌如泣!眼前辽阔的天际线,仿佛伸手便能触碰到天空的尽头,大西北的静谧辽阔震撼心灵, 戈壁上行走的每一步都像是历史的穿越并回响,荡气回肠!
茫茫戈壁与我心灵碰撞,我领悟,生命的真谛不在于繁华与喧嚣,而在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片土地上,在茫茫人海里我终于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感受到生命的真谛,活着的感动,我在思考,怎样的画面足以表达西北的美?我想那一定是一种精神和力量,浑厚赤诚,神秘凝重,就在此刻,我好像突然失去了所有能力去表达它,内心和这片土地的碰撞及告白,始终无法找到更贴切的画面语言去描述和表现它,让我不知所措,因为在广阔无垠之下,山川、戈壁、湖泊、草原如此般肃然动容,我是如此般渺小,我们久久相视以对,忽然间又觉得自然赋予我一种能量,让我用另一种广阔深沉坚韧的精神去描绘它,升华它,那是我与它的对话,也是我与自己的对话,让我的生命充满更多的意义和色彩,让我在纷扰的城市中仍然保持从容和深情!
“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唿吸的累赘,乐此不疲。”泰戈尔的同名诗中如此谈论生之态度,同样也是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发出的力度与浪漫,如人之生命的写照。
未来,我们一行人依然相约每一个夏日,依然走遍每一幕令人动容的壮美山河,记录岁月,寄托情感。由衷感谢陕西当代画院 ,将我们凝聚,未来我们依然在路上,相互扶持,彼此鼓励,风雨同行,努力呈现出更加优秀撞击心灵的艺术作品,这一切的一切将成为彼此和生命里最珍贵的记忆。
崔博雅简介及作品
崔博雅
201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至今从事油画创作
陕西当代画院副秘书长
《大柴旦写生 1》60cmX90cm
《大柴旦写生 2》60cmX90cm
从翻起半个月在青海的第一张照片开始,思绪又回到了刚到基地的第一个夜晚1331公里..从黑夜、天明再到天黑,18个小时的兼程来到了这个清冷的夜晚,海子笔下的德令哈。一下车就感受到了高原盛夏夜晚的的风…凉爽。
清晨从一只流淌了半管的防晒霜里拉开了我们的高原写生之旅。三辆车 …11个人…穿梭在白云、蓝天和丹霞之间。走过千年的古柏园、雪山下流淌的溪水、草甸上撒欢奔跑的牦牛、偶遇一处美的不可方物的五指山..山顶上肆意翻滚的云白的耀眼…路边迎风喜舞的道道经幡…神奇的地貌和撒了欢的我们…..多么广阔又美好的大西北,一时真不知道如何去用色彩表现她,此时此刻只感受到人类是多么地渺小……
一路从德令哈到大柴旦再到冷湖,从五彩山谷到流动的雅丹再到戈壁滩上废弃的石油基地。绿色和生物渐渐地远去,留下的只有荒寒的戈壁沙漠。一片寸草不生一眼望不到边的砂石滩。没有了烟火气,剩下的只有随时会被大风无情卷起的沙尘暴。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我们调侃着终于知道为什么历史都会把重刑犯流放至此,因为无法生存….这就是海西,一处你需要停下来静静去体会她的苍凉和广袤后才能渐渐读懂她的美。才能让你可以拿起画笔用心去书写你对她的致敬。
除去景色,脑海中留下更多的是在正午炙热的太阳下支起画架,抒发情绪的我们这11个人。早出晚归,中午简单的一个馒头一瓶水足矣。傍晚互相帮助订画收拾的这11个人。路上没有信号车载步话机里不断叮嘱路况的一群人。清晨婉转的马头琴声,以及每天深夜必会读到的诗歌,一个个爽朗的笑声,一张张不经晒的笑脸。很感谢进入这个团队,结识了一批热爱画画的人。因为共同的热爱让每次的写生更加充实,充满了回忆。希望我们一直热爱着就这样继续走下去…….
尉艳丽简介及作品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当代画院油画院副院长陕西省写意油画研究会理事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南塬艺社副社长学院派·女子画社社长
《幻山寻梦NO.1》80cmX100cm
《幻山寻梦NO.2》80cmX100cm
寻梦海西
海西十日,是寻梦也似做梦。我们一路向西,追寻着心中的山川自然。以梦为起点,走进德令哈柏树山、大柴旦五彩山谷、冷湖石油遗址、黑独山、东台吉乃尔湖与雅丹地貌的魔鬼城。体会柏树山的悠然牧歌,震撼于五彩山谷的绮丽之景,感受火星地貌的神秘与茫茫戈壁的广袤。回归都市,暮然回首间,那些经历与内心深处的渴求共鸣,那山、那水、那人、那方土地,链接起昨日、今日与未竞之艺术生命的创造,产生一股强烈对比与冲动,融入它,表达它,内化它的神性与意义。在都市生活与草原文化的多重比对中产生和鸣。
我的《幻山寻梦》系列作品沿着这一寻梦海西之旅展开,饱含着浓浓的情愁,于烈烈西风里,绘就山所给予的神圣、庄严,敷彩那空旷的戈壁、峡谷绵延多姿的形态,还有湖水碧蓝见底的清澈,那是王子的湖亦是我梦寄托的所在,在这些山川自然里,曾经熔铸了多少寻梦之人的热情、眼泪与悲怆。高原人、石油人、寻梦人,我即在我之所在里以人之智慧超越自然,又遵循着自然之规律,外师造化最后终以我的本真内化作品的质,超越现实,寻梦于由外而内的自在认知。
十日写生之旅的结束,亦是寻梦于海西幻梦之终结。物理形态的完结又并非实际意义的丧失,这一次寻梦,我们于茫茫戈壁撒播下了艺术的种子,在五彩山谷构建起自我与自然、宇宙关系的理念,立于圣灵之黑独山巅,探觅自然的伟力。观柏树山岩的纵横交错起伏,品田园牧歌的悠扬婉转;在烈烈飘动的彩经幡前,领受神谕,涤荡心灵。寻梦必将再一次继续与绵延,唱着悠长的曲,前行......
彭耕简介及作品
彭耕,四川德阳人,青年时代曾游历国内外各地,现居住于陕西西安,多年来一直从事音乐创作与马头琴演奏,亦酷爱绘画。
原创音乐作品有:《一路欢畅去草原》《来吧!青海》《谁在说》等;
在绘画方面,师从穆亚威先生学习至今;在此期间,也得到李新平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炳林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着名青年油画家)和青年画家薛超老师、洪涛老师、谢少飞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们的悉心指导;
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展览,部分画作被艺术爱好者及相关机构收藏。
《柏树山风景》60cmX90cm
《五彩峡谷》60cmX90cm
这次青海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青海,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我们这些画家前来探索。这次青海之行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青海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冷湖的宁静之美,令人如同步入仙境,让人沉浸在天空与大地完美融合的奇妙感受中。五彩峡谷的雄伟与神秘更是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德令哈的柏树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自然的伟大与生命的渺小。
这次青海之行同样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尽管青海的高原环境颇为艰苦,但正是这种环境,让我们更加珍惜抵达的每一处目的地。青海的民风淳朴,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为我们的写生之旅增添了许多色彩。在这里,清新的高原空气和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恩赐,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心生敬畏。
青海之行,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在这里,我们能够放下世俗的纷扰,真正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真谛。
蔺昆简介及作品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
现居陕西宝鸡
艺术经历:
2024年 爱绘画——女性画展(2024/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2022年 作品获静·观全国静物油画展(2022/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获优秀奖;
2021年 爱绘画——天然去雕饰女性画展(2021/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2020年 发掘与发展第六届全国油画新人展(2020/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祁连山》40cmX70cm
《远行》50cmX60cm
海西写生有感
夕阳的金色把祁连山脉点亮,闪闪发光。停留几分钟后,金光消失了。这一幕动人心扉。
这是七月下旬我和陕西当代画院的朋友们一起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写生时看到的景象。旷达、豪迈、神秘……高原独有的性格让我兴奋不已。美轮美奂的山川河流,浩瀚的高原大地,奇异的花草树木,自然天成,与人为的旅游景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海西满足了我对朴素之美的偏爱,满足了我对自由的向往。
万物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反映出来一种奇异的、极具生命力的美,五彩缤纷、温润灿烂。神秘的光和色使我产生了去探索这种视觉美的冲动。
写生的过程是十分紧张和兴奋的,我想尽可能的去表现海西的神秘与大气。绘画中我在构图上做了简练的处理,每一个形都是结构性和简单的,我在努力保持单纯的写生性。
灵性的作品总是来源于自然。希望自己能画出好的作品,希望这些作品能表达出我对国土地形地貌的自豪感。
文章标题:寻梦海西——陕西当代画院“观象”油画写生行
本文栏目: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