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3年7月1日至8月10日
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学术指导:蔡显良
展览总监:王绍强
展览统筹:胡锐韬、江飞、程斌、樊宁
策展人:胡宇清
项目负责:余湘智、黎子华、刘婧贤
策展助理:严伍先
文献管理:黄志坚
藏品管理:黄亚群、林薇、黄广林
展览组织:陈卓尔、董景怡
展览陈列:陈志强、梁卓然、陈美仪、蔡嘉皓、余子琪
公教活动:骆思颖、叶小青、林钺、程子倩
展览协调:高玉华
宣传推广:赵越、涂晓庞
策展人语
20多年前广东美术馆初成立,黄志坚先生家属将先生生前的藏书、手稿、画稿、照片、日记等美术文献捐赠给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成立了黄志坚中国近现代美术文库,这批图书和史料中有关岭南画派历史的文献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弥足珍贵的素材。
黄志坚(1919-1994),是20世纪末广东岭南画派花鸟画变革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社会学系,曾任广州画院副院长、广州中国画会会长等职。黄志坚自幼热爱丹青,天资聪颖,18岁以两件花鸟作品入选1937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二次美展。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师从傅菩禅、冯润芝、张谷雏、高剑父、叶恭绰、赵少昂、黄少强、何漆园等名家学诗习画,其中以岭南画派的黄少强对他的艺术和人生道路影响最深刻。上世纪30年代末黄志坚拜黄少强为师,加入黄少强创办的“民间画会”,从事人物画创作,在40年代“民间画会”的历次展览中几乎都有出品。70年代末他回归花鸟画创作。黄志坚对岭南地区的植物情有独钟,他笔下的木棉、凤凰木、木麻黄等树木,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时代气息,在80年代广东画坛引起巨大反响。李伟铭教授高度评价他的花鸟作品:“黄志坚在笼罩着岭南花鸟画坛的甜熟而又矫揉做作的脂粉气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壮阔雄伟的阳刚之气”。
黄志坚先生在与岭南画派大师的交往之中成长起来,他传奇和曲折的一生,始终追求自己的理想,坚持从事艺术创作和读书写作。他对岭南画派核心精神的心领神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由此生发的使命感促使他关注岭南画派的历史和理论建设。他的创作和研究工作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他耗费毕生心血搜集岭南画派大师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梳理岭南画派历史,总结岭南画派的贡献,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撰写了系列研究文章,其中《怀念黄少强老师》《陈树人先生的人品和画品》《高山仰止——纪念高奇峰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等文,追忆和缅怀岭南画派大师黄少强、陈树人和高奇峰等人的艺术和教育活动;《岭南画派初探》《论“岭南派”的特征》《岭南画派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贡献》等文,研究岭南画派名称的由来,总结岭南画派艺术创作的重要特征,提出革新是岭南画派的灵魂等观点,启发岭南画派其它学者的研究工作。
作为“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项目之一,“笔墨常随日月新——黄志坚捐赠美术文献展”曾于2021年9月18日在广东美术馆展出。这是一个关于阅读和观看的展览,分成“一页图书一寸肝”和“龙虬自有姿”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黄志坚先生研究对象的脉络线索,通过展示他的手稿原件、搜集和整理的第一手美术文献,结合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黄少强、赵少昂、黎葛民、方人定、关山月、黎雄才、何漆园、陈凝丹等名家的作品,呈现一位和岭南画派有极深学术渊源的艺术家从不一样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岭南画派,向观众呈现黄志坚作为学者的独特气质。在筹备展览中,我们整理了广东美术馆收藏的几千份手稿、画稿等原始资料,其中大量反复修改、不舍得丢弃的纸片是知识生产的过程,体现黄志坚如何搜集资料、进行思考和写作。黄志坚跨越美术、历史、文学、哲学等不同领域的阅读兴趣、常年坚持读书写作的积累、以及丰富的藏书使得他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去构建岭南派历史观。
展览第二部分展现黄志坚先生花鸟画创作的造诣。其中《龙虬》《红梅》《长松颂》《万松图》《悬崖白梅》《竹林鸡喧》等馆藏作品,是黄志坚代表作品的其中一部分,体现他艺术创作的高度。同时,我们还从一千多份画稿中选取了部分创作画稿、速写作品,第一次向深圳观众展示,希望能够比较完整地呈现他花鸟画的创作面貌。
“笔墨常随日月新”,撷取黄志坚先生80年代由人生有感而发的诗词《六十三初度庐山抒怀》。艺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艺术现象和艺术史的研究也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更丰富和具体的内涵。20多年前我参与黄志坚藏书的移交整理,斗转星移,再度有机缘接触这批文献并实现这个展览,得益于众多老师、黄志坚家属和同事的帮助。“黄志坚捐赠美术文献展”,延续广东美术馆持之以恒梳理广东近现代美术研究个案的传统,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众更深入了解黄志坚先生的艺术和人生。
文章标题:笔墨常随日月新——黄志坚捐赠美术文献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