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
2023年5月18日至6月18日
展览地点
福建博物院
前言
中国书画被誉为“注入灵魂的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其最鲜明、最生动的个性表现,就是墨彩淋漓的意韵和线条舞动的旋律,因创作背景各异、美学观点不同、运用载体多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立体而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各个时期的艺术成就。
这些珍贵的民族瑰宝,被历代有识之士保护珍藏、精研深学并传承发扬,使其以纵跨古今、蔚为大观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原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陈英和夫人金岚热爱书画,1990年,毅然将长期竭尽心力收藏的600余件书画珍品无偿捐赠给家乡福建,并成立积翠园艺术馆,其崇高的文化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为迎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暨庆祝福建积翠园艺术馆建馆30周年,我院从陈英、金岚夫妇捐赠书画作品中精选约百幅唐宋迄今的珍品予以展示,包括文徵明、董其昌、蓝瑛、石涛、华嵒、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精品力作,尤以镇馆之宝石涛《山水图十二屏》最为夺目。陈英、金岚夫妇高山景行,深明大义,将多年珍藏的书画文物慷慨捐赠,使社会大众可以近距离领略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来自人民,还于人民”的高尚情操。这些书画作品凝聚着文化的积淀,记录着生命的历程,刻载着难忘的记忆,不愧为华夏艺苑中一簇绚烂明丽的鲜花。
部分展品
宋 佚名 寒林归牧图轴
此图以粗放与细致两种笔法,绘老树摇曳与牛背上牧童蜷缩的寒冬暮归之景。画面柔和温雅,气韵生动。图中一片北国风光,残阳已落,暮色苍茫。几株老树,一缕长藤挂于枝上,树下的坡地上,两头水牛缓缓而行,牛背上各蹲着手执鞭竿的牧童一名,瑟缩于冷风之中,更显得寒气逼人,加深了归牧的意境。
明 吕纪 梅花天鹅图轴
此巨幅为吕纪罕见传世之作。其继承宋代柔媚华丽、周密不苟的“院体”画风,以工笔重彩描绘天鹅、八哥、蝴蝶等嘻戏于老梅树边。早春气息跃然纸上。画中老梅媚春,高耸而又苍劲,树上梅朵丛生,如漫天飘雪,清寒雅静;梅树下的池塘中,两只羽毛清晰的洁白天鹅正在戏水,一高昂长颈仰望天空,一低头注视水中安然自得。苍茫的天幕前,两只八哥正张翅追逐一小蝶,另两只停于枝上,一只注视追蝶同伴,一只立于梅朵间寂然不动。塘冰已解,嫩草初生,野花点点,一派早春气息,沁人心脾。
明 文徵明 兰竹图卷
此图用笔细致秀逸,用墨浓淡适宜。兰竹疏密有致,飘洒卓越,意境幽深,世不多见。长卷洁净超脱,纯静质朴,构图平稳,风格细致严谨,笔墨苍润清秀。兰草细秀飘洒,风姿绰约,其叶柔弱似难以停一小虫,兰花娇媚如可嗅其芳香。一竹强劲长竿穿过兰草间傲然矗立,竹叶浓淡交织,疏密适宜,使人感觉意境幽深,不愧为大家手笔。
明 董其昌 行书信札之二
此幅作品信笔书写,不加修剪,但也可以看到其笔意似钟繇、王羲之,正如董氏本人所说,于率意中得秀色。虽信笔写出,从中却可以窥见董氏笔韵,疏宕秀逸,清润自如,自成风格。
此“山水图十二屏”是作者早期精力充沛时的力作,幅幅清丽秀劲,画工细致清晰,立意深远,气韵高雅,构图别致,技艺纯精,一丝不苟,展现出12个不同凡响的精彩画面。烟雾缭绕的琼楼画阁,白云生处的山间茅屋,野花繁密的斜陡石径,气势雄伟的高崖悬瀑,闲散自在的隐居人物、奇松、怪石、木桥、轻舟......或细笔勾勒,或肆意畅书,或粗线浓描,或淡墨渲染,或设色点缀,或以虚为实,或以疏显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大自然的氤氲变化和高山大川的傲岸气势。从中不难窥见,这位画坛巨匠极其重视描绘自然,善于创新的气概。
清 华嵒 西园雅集图轴
此图以工带写作山涧苍松、古柏、翠竹之中十三位高士雅集场景。图中数株茂密而老的青松之下,翠竹挺拔,溪水潺湲,立石粗犷,高士十三人,侍童三人,或对坐抚琴,或聚集赏阅、谈论字画,或一同俯看溪水,神态各异,动静协调,别有一番超然尘世的景象。布局思考周到,人物多而不乱,松竹繁多而秩序井然;用笔细腻,刚柔互济,收放自如,一草一石,着意经营,颇得陈洪绶、恽寿平等大画家的神韵。
清 郑燮 行书轴
此轴行书似隶似草似楷,又非隶非草非楷,结体纵横错落,章法疏密有序,落笔飘如兰叶,用墨力胜画竹,通盘布局极其严谨,而有时又故作疏忽,字有大有小,有正有斜,有疏有密,更使人感到常中有变,平中见奇,自有其超然脱俗的独特风格。
当代 萧淑芳 百花图卷
此图设色绘二十多种花卉,形态各异,艳丽纷呈。有令箭荷花,有紫鸢,有红梅,有素梅,有郁金香,有扶桑等等,以水仙作结。春夏秋冬的各种花卉均都生机勃勃,色彩鲜艳,似可闻到芬芳的香味,真是美不胜收。
文章标题:来自人民 还于人民 ——陈英、金岚捐赠书画精品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