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于尹山湖美术馆正式开幕

展览资讯 来源:尹山湖美术馆 2023-04-23 09:34
2023年4月22日下午,“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在尹山湖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尹山湖美术馆承办。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徐累继2015年苏州博物馆“赋格”展览之后,时隔八

2023年4月22日下午,“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在尹山湖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尹山湖美术馆承办。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徐累继2015年苏州博物馆“赋格”展览之后,时隔八年在苏的又一次重要展事。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

王文章 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王法 江苏省美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

孙甘露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阚宁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

韩卫兵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瑞近 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

冷建国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陆志伟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胡智慧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

朱金风 尹山湖美术馆馆长,苏忆集团董事长

以及多位文艺界政要,各大美术馆馆长,艺术院校专家、教授,着名策展人、收藏家、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拍卖行董事及代表,知名媒体人,以及艺术家徐累多年的同好、师友,来到开幕式现场,共同开启此次展览,共同见证这一艺术盛事。

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讲话

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讲话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卫兵致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卫兵致辞

艺术家徐累致答谢词

艺术家徐累致答谢词

尹山湖美术馆馆长朱金风致欢迎词

尹山湖美术馆馆长朱金风致欢迎词

启幕仪式

启幕仪式

从左至右依次为:韩卫兵、徐累、王文章、朱金风

开幕式嘉宾大合影

开幕式嘉宾大合影

徐累,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是一位对当代中国画创造具有重要影响和启发的艺术实践者。在四十年的艺术历程中,徐累潜心探索中国传统美学的个人再造之路,他将文学“修辞”转化为图像“辩证法”,探索古与今、东方与西方、现实与想象等多种维度的平衡,呈现出诗意与观念兼得的艺术样本,并令观者体味全新的审美感受。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本次展览以“时间三体”为题,是关于“时间”形态的三种体味,也是关于生命流程的三重门。展出作品的创作跨度从1993年到2023年,以“时间”的三种体验模式组成线索,既回应传统文脉中的“时间”主题,又回望艺术家阶段性的变局,通过一波三折的展示动态,生成艺术家独特的“世界观”时态。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展览通过“前生-时间的定格”“浮生-时间的平行”“共生-时间的折叠”“永生-时间的寓体”,四个篇章呈现了艺术家对“时间”诸种分类辨析的一次集中性的解谜:“时间”可以是瞬间,可以是复调叙事,甚至能够交错折叠。《笼中对》《龙马仙》《午梦千山》《一生悬命》《世界的尽头》《鹊华异色图》《世界的床》系列、《倪瓒与达芬奇》系列等经典作品都在此次展览中尽数呈现。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徐累对“月亮”主题情有独钟,“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亘古怀想是近年令他着迷的创作灵晕。《月牙定理》《海上月》等新作在”永生-时间的寓体”单元集中呈现。基于本次展览艺术家特别创作的“陨月”装置作品也是首次亮相。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展览最后的特别单元则为观众呈现了纪录片《世界的重屏》,再现了这件以五代名作《重屏会棋图》和清人《是一是二图》为创作灵感的大型工笔画结合现场装置的创作全过程。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此次展览全景式再现了徐累的艺术,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全方位走进艺术家创作世界的机会,在精心构置的展厅空间中,观者还将跟随艺术家徐累不同时期的作品,遥想远古,回望曾经,诘问东西……,在此,时间与空间再无边界。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

“时间三体:徐累的艺术”将持续至2023年7月23日。

关于艺术家

徐累

徐累,1963年出生,江苏省南通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徐累的作品主要是工笔画和水墨画,以及部分装置作品。他早期主张以现代观念融入传统制式,后期提倡以传统美学原理贡献当代,通过对艺术史的比较研究,不断激发图像修辞方面的灵感,创作出诗意与观念兼得的样本并呈现其影响。他参加了许多国内外的重要展览,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纽约和马德里的马伯乐画廊,以及旧金山、伦敦、香港等地的专业机构和画廊举办个展。他的作品为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苏州博物馆、香港M+艺术博物馆、上海龙美术馆等机构公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