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任戎:西望长安》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开幕

展览资讯 来源:西安崔振宽美术馆 2023-04-11 17:30
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德国哈根欧斯特豪斯美术馆共同主办、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协办,配合中德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德籍华裔艺术家任戎大型个展《任戎:西望长安》于2023年4月8日在西安崔振...

任戎:西望长安

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德国哈根欧斯特豪斯美术馆共同主办、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协办,配合中德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德籍华裔艺术家任戎大型个展《任戎:西望长安》于2023年4月8日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隆重开幕。

作为西安崔振宽美术馆的一项国际当代艺术合作的重要学术品牌活动,此次展览邀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德国波恩国家艺术博物馆前馆长迪特·荣特教授共同担任学术主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教授担任策展人,呈现艺术家任戎近十年来在雕塑、绘画、拓印、综合材料、空间装置等多个门类的艺术创作。

4月8日下午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院美术馆总馆长、着名艺术家王璜生,着名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吕澎,艺术家陈之光,收藏家张弛,艺术家邢罡,国创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栋,批评家、策展人梁克刚,浙江嘉兴荻原美术馆副馆长陈永强,艺术家陈荣义、艺术家钱大经,烟台美术博物馆副研究员王文,着名艺术家崔振宽,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汪涛,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主任王檬檬(女士),西安万象湾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建筑师冯晓宏,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郭志刚,艺术家侯拙吾,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吴克军,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策展人杨兵,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范淑英(女士),陕西南湖美术馆馆长李奕燊,西安欧亚学院特聘教授刘桂梅,旅意艺术家杨卫纳,台湾艺术家丞雨(女士),旅意艺术家刘雯雯(女士),旅意艺术家、策展人、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士张丞森,以及各艺术机构、院校的艺术家及社会各界人士。

开幕式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先生主持。

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先生主持并发言

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先生主持并发言

崔迅馆长首先代表崔振宽美术馆、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对大家的到来,特别是从全国各地来到西安参加展览开幕式的艺术家和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他简单介绍了艺术家任戎先生的学习、工作和创作经历,他提到:任戎先生三十多年的艺术创作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各个门类,有很强烈的当代性、国际性。同时他的作品又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元素,他的艺术能游走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得到两种文化背景的艺术同行和普通观众的喜爱认可,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这次的展览落地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首先是缘于任戎先生对自己中国母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敬意。

任戎先生是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化使者,他凭一己之力创办“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策划了很多中德、中欧艺术家的学术展览,为推动中德艺术交流,文明互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向任戎先生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国际合作付出的努力表示敬意!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广州美院美术馆总馆长、着名艺术家王璜生先生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广州美院美术馆总馆长、着名艺术家王璜生先生致辞

王璜生先生致辞:任戎是我的老校友,也是老朋友,任戎的艺术展览,在世界各地也包括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很好的表现,像这一次这么集中这么多这么完整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的,而且也看到了很多细节。任戎一直高度关注与善于运用中国的母语文化符号及深层的文化内蕴,来进行他的艺术语言建构和相关言说。在这种言说的过程中,他以一个国际艺术家的身份与视角,在国际的艺术场域中进行着他的对话与表达,进行着新的艺术创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用东方的文化跟西方的相关的观念、形态等等,包括知识的介入与互动,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我刚才在展厅对他那件《天地玄黄》作品很感动,几乎感动有点眼眶落泪。我觉得那种铁锹所出现的图腾形象,那个金字塔的造型及炫眼的灯光,还有那种悲怆而充满渴望的“命运交响乐”强有力的音效,构成的震撼力现场,使我们对中国文化,对当代艺术有了某种新的感受与理解。

其实就如刚才崔迅馆长讲的,任戎是在东西文化之间一位双向的使者,他做了很多实在的工作与成果。他自己的艺术打进了西方的主流博物馆、美术馆,也使到西方有很多评论家对他具有东方内涵的作品有很好的评价,同时他也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他建立的“波恩当代艺术馆”这样一个特别的空间,将我们中国的很多艺术家推了出去,同时在他这个艺术馆里面,也经常展出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将国外的艺术家跟中国艺术家举行交流展出,包括引到中国来展出等,他做了很多很具体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这次这么大规模与体量的展览看到,任戎是一个非常能干、实干并干体力活的人,他在这种东西文化交流里面,他的干活是很具体、很实在的,而且是很多体力活的,这是我在波恩亲身感受到的。

任戎这次来到了西安这个古都,也是中原地带来举办展览,他是有很强的对中原文化致敬的涵义的,因此,我们很期待他通过这样一个展览,也通过再一次回望或者“西望长安”,开始酝酿艺术创作与文化交流种种新的可能性。谢谢大家!

西安嘉宾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教授致辞

西安嘉宾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教授致辞

武小川先生致辞:我跟任戎老师认识七八年时间了,很早我就把任老师请到我们学校来,在学院的艺术季中开办研究生的工作坊。当时就有这种想法,一位旅德的艺术家和我们的研究生一起,以手把手的工作坊形式,激活我们的教学,带动学生的创作。我跟任老师经常在一起,我们聊艺术、聊教学、聊中西、中德之间的教学共同和差异,受益匪浅。

这次应任老师之邀,来做这个展览致辞,我有两个体会:

第一个体会,他的展览和作品,充满着一种神秘主义色彩的神话味道。他的作品很多都在表达想象,表达某种古意的神话。这种古意的神话里,充满着故事,充满着人和自然、人和想象世界、人和宇宙之间的关联。这种神话带有很强烈的东方神秘主义的特点,但是,他用这种硬质材料去表达。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在疫情之后的时代,在人和自然相互发生一个很大背离的时代,好像更需要某种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神话语言的题材,人能发自内心的再去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外界的关系是什么?所以我对他的作品,首先第一个就是充满了神秘,神秘主义的神话色彩。

第二个体会,是面对任戎老师这个人,这一代艺术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种很强大的雄心。我们从事教育领域,每个年代的师生,我们都见过,40年代、50年代、60年代的老师们,包括我们70年代,包括后来教了80年代、90年代的学生,包括现在面对零零后的学生。你会发现每一个代际关系中,都带有不同的特质,这可能就是某种时代精神吧。大家能感觉到像任老师这一代的艺术家、理论家、学者,很多都带有很强烈的一种雄心壮志的意味。他们要对艺术的本源发问,要对美术史发问,要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源流和当下去发问,他们要为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的建构去做点什么。就如这个展览里面的作品,充满着雄心壮志,充满宏大的铺陈,作品充盈在整个展厅。这种追求恢弘的意味,在之后的年轻一代中是不多见的,当代很多年轻的艺术家,面对强大的体制和现实,慢慢转向了生活,转向了自我本体的某些部分,转向了自己心性的某些部分,我觉得在这种对比里,就能产生出不同代际关系的一些特征。雄心,可能就是这一代艺术家里面特有的一些特质,只有这种有雄心壮志的人,可能才能在这么大的一个中西古今,还有包括面对改革开放之后的这种大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大哉问。

同时,我还觉得这个展览,放在北方来做,我觉得他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因为作为一个旅德的艺术家,他本身是金陵之人,但他自己的心性上对北方文化有一种向往,可能也是成就他那种雄心壮志和很庞大意志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特质。这样的一个具有北方气息的南方人,到北方来展览,我觉得这个味道是特别对味的。这似乎在有意滋养着什么东西。这也给我们北方艺术家,或者说西北的艺术家提供一些很好的借鉴。通过这个展览能感受到很多,包括“同构异质”的文化特点,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可能会对本地的艺术,包括我们学校的学生,包括我们的教师和教学有很多的启发。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体会吧。

借此,表示我的祝贺,祝贺崔迅馆长,祝贺崔振宽美术馆又举办了一个这样具有宏大气息的宏大气象的一个展览。希望展览能成为本地当代艺术的一个话题,成为另一种维度的观察,希望这个展览能在这儿产生更好的启发。谢谢!

着名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吕澎先生致辞

着名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吕澎先生致辞

吕澎先生致辞:首先感谢崔振宽美术馆的邀请,感谢今天的主角任戎先生的邀请,并且能够让我们看到任戎先生非常完整的作品,是我第一次看到规模最大的一次。刚才王璜生总馆长其实谈到了很多关于任戎先生的艺术和特点,我都非常赞同,我想借这个机会,做一个关于我的观察的一个提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是从杂志《江苏画刊》上面看到了任戎的一幅画,我记得这个画的名字叫《圆寂的召唤》。当时我们说南京的艺术家正在推动超现实主义的潮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这个印象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一代人对艺术、对人生,对这个世界,还是从宏大的叙事上去着眼。后来任戎去了欧洲,去了德国。这么多年来所看到的他的作品的一步一步的发展,他从平面,从绘画一直到更换材料,丰富图像与符号,直至装置综合材料。一直走到今天。把整个空间都充分的应用起来,并且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包括音乐、声音的要素。其实我想说的是今天的作品,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展场,跟几十年前,大概40年前有内在脉络,与他当初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就是关心我们人类,关心我们作为人的存在,关心这个世界,他都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来把控。虽然在这么多年的创作当中,有不同的符号,不同的材料,但是这样一个非常恒定的出发点没有变化,其实这正是我们很多在艺术史上很多艺术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在需要的一以贯之。在今天这个展览上,我们是从另一个角度,从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形状去感受一个艺术家他的持之以恒的思想和理念,这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这里,我再一次向任戎先生表示祝贺,希望大家也能够在这个展览当中能够有更多的丰富感受,有机会我们还可以交流,谢谢!

艺术家任戎先生致辞

艺术家任戎先生致辞

任戎先生致辞:我的《西望长安》大型个展已经酝酿了将近有三年左右的时间,我很高兴能和崔振宽美术馆合作。

这个展览早在我1983年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这个期待,希望远游西北黄土高原,所以我专门从南京坐着绿皮火车到了西安,参观了碑林博物馆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又徒步去了壶口瀑布,然后一直走到了榆林和米脂这一带,此次旅行对于我未来的艺术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我1986年毕业之后,又前往德国深造之后,就对中国的古典文化和雄伟江山保持着持续的热情的回望和深入研究,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把我多年来的思考和创作呈现出来。

在这个展览里,大家除了能看到来自于1400多年的唐代文物,还有250年前的来自于德国波恩,也就是我目前36年生活的城市,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用在了我的《天地玄黄》装置作品。所有这些音乐,以及物件的使用,都表现了我对中国的,乃至世界的古典文化的回望和致敬,因为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还在展览前发起了一个《收集旧鞋》艺术项目。收集了大量的从各地寄来的,特别是西安的朋友们提供给我的旧鞋,我把它铺在了地面上和铁船构加成了一个装置,这个装置的题目叫《远方》,因为这里有很多来自西安的朋友们跟我一样,不停的到世界各地留学旅游,就像一个个出走的游子又在不断的回归家乡故土。也就是说我在通过这次展览《西望长安》,又回到我的中国母土,回到我做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本源这个点,所以非常感谢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能提供给我这样一个可能性,实现我多年来的梦想:穿越时空,向这里我们辉煌的大唐文化以及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致敬和回望!

着名艺术家崔振宽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着名艺术家崔振宽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左起:艺术家钱大经、着名艺术史家吕澎、艺术家任戎、着名艺术家崔振宽、广州美院美术馆总馆长、着名艺术家王璜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

左起:艺术家钱大经、着名艺术史家吕澎、艺术家任戎、着名艺术家崔振宽、广州美院美术馆总馆长、着名艺术家王璜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

策展人王璜生(左)、艺术家任戎(右)

策展人王璜生(左)、艺术家任戎(右)

左起:艺术家钱大经、艺术家任戎、批评家、策展人梁克刚

左起:艺术家钱大经、艺术家任戎、批评家、策展人梁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