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宜春籍美术家学术个案系列展
刀耕木运——严卢捐赠版画展
主办单位: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承办单位:宜春美术馆
展期:4月7日至5月7日
地点:宜春美术馆2号展厅
前言
上世纪40年代初,抗战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由鲁迅先生发起的新兴木刻运动,如星火般照亮全国的各个角落,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肩负起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神圣使命,抗战时期当战地服务团来到分宜地区时,受罗清桢、罗永宽、荒烟等新兴木刻艺术家的感染,仅为学生时期的严卢此时结缘于木刻艺术,继承了新兴木刻运动的薪火,他执刀向木,运用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摇旗呐喊、奔走疾唿,在此后的人生轨迹中,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版画艺术事业发展中,成为江西新兴木刻运动不可或缺的“火炬手”。
新中国的诞生,为新兴版画提供了优沃的发展土壤环境,同时版画艺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创作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新兴木刻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延展,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与方向从抗战时期揭露、抨击社会现实、警醒民众,转移到讴歌、引领社会思潮风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严卢作为江西木刻三把刀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所创作的版画、水印等类型作品,反映的正是新中国农村风貌变迁,民众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昂的激情投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中国新时期的巨变。他成长于农村,与农村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正是源于这份情感与体验,在他的画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初时下的那份真实与鲜活。随着新中国时代步伐的阔步向前,创作理念、观念、媒介的更迭,新兴木刻运动初心始终延续着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卢通过经营、取材于现实情境并尝试不同的绘画媒介,如水印、水彩等不同材质,所呈现的作品满载着对人文气息的体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多维度关照,充分展示出民众在新时期生产、生活中的坚定方向和坚韧斗志与生生不息。
从艺术理念角度出发,严卢在生活中不断地汲取、提炼和概括,相携时代脉搏,在他的作品中,造型凝练、刀法或细腻或遒劲、设色淡雅稳定、节奏韵律的精准把握已然成为创作路径的常态。通过择取作品叙述性为视角,反映社会农业合作化的运行轨迹、社会主义农村风貌的焕然一新与新时期新兴木刻运动精神的赓续,将艺术性与社会主义理念深度融合,进一步地深化和提升了艺术家对时代巨变的生动记录与大众读取作品的在场感,社会性、生活性、艺术性的娴熟把控亦充分地展现了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的诚挚耕耘。
斯人已去,精神隽永。2022年11月,严卢先生家属严小卢先生捐赠了一批严卢先生毕生创作原本,包括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分宜木刻集》原作集、木刻原板、水印版画、水彩、手稿等70余件,为宜春美术馆永久珍藏,填补了江西新兴木刻运动萌芽期的实物资料和文本,为江西现代版画的发起和溯源奠定了研究基础。作为宜春美术馆本土美术家系列展之一,本次展览从馆藏出发,立足本土美术个案的挖掘和梳理,在中国版画的时代语境中关照个人面貌的表达。展览无论从宏观的社会视角出发,还是艺术家自身或者作品呈现的微观显现,在历史的回溯中,感受精神的赓续和隽永。这些作品亦承载着对新时代的自信与期望,镌刻出对未来美好新图景的憧憬。
宜春美术馆
2023年3月
严卢
1925—2008年,本名严曰文,又一笔名为“火柴”,江西分宜界桥人氏,江西省分宜中学高级教师。1944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泰和立风艺专,后因家贫辍学,肄业后被聘为分宜中学教师,40年代开始版画创作,是江西最早版画家,被誉为“江西木刻三把刀”之一,很早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曾任宜春地区文联副主席。以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身份历任市、县两级政协常委。2009年新余市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宜版画项目的第一代传承人。
文章标题:刀耕木运——严卢捐赠版画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