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由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罗湖美术馆承办,深圳市艺术产业促进会协办的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之“灵性咏叹——刘东风艺术作品展”在罗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出艺术家刘东风所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58件,涵盖油画、雕塑、影像等多种形式,集中呈现其近三年来的艺术创新硕果。展览展至4月9日。
开幕现场
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副主席、二级巡视员宋强,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黄煜,罗湖美术馆馆长于延丰,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林继昌,本次展览策展人、深圳艺术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岚芊等领导嘉宾一起参加了现场开幕式。于延丰认为,罗湖美术馆发起的青年美术家推广计划,旨在释放出青年艺术家积极主动的艺术创造力,鼓励其创造出多元的文化景观。刘东风就是青年艺术家中的优秀代表。此次“灵性咏叹——刘东风艺术作品展”作品很有新意,绘画雕塑样式丰富,让人耳目一新。“近十年来,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归来的青年艺术家汇聚深圳,形成与深圳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青年艺术文化。以刘东风为代表的这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圳艺术的未来大有可为。”
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黄煜致辞
罗湖美术馆馆长于延丰致辞
学术主持、独立艺术家、诗人、艺评家林继昌致辞
策展人、艺术家、深圳艺术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岚芊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刘东风致辞
艺术家刘东风捐赠作品,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黄煜接受作品并为其颁发收藏证书
展厅现场
艺术评论家林继昌是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他从广州来参加了开幕式并表示:刘东风是敏感的,他知道语言是融入艺术世界的灵符,但是大合唱的语言却不具备辩识度。东风的创作样式属于油画,他的绘画语言从一开始的色彩块面的意象,到线与块面的交互,演变为一种“转圈圈”的线的语言,这种线圈游走在画面上的每个角落,但却是沿着内心的节奏,每经驻留,会变幻出各种意象,它们可能是云彩、植物、花朵、河流等,并赋予它们不同的颜色,像非宣叙性的咏叹调,画面由多个声部的优美旋律,表现他富有感情色彩的独唱。这样的画面立得起来,靠的是创作者个体的灵性抒发,及其对灵性的赞美。灵性当然是艺术创作中弥足珍贵的一种禀赋,是天赋而非后天习得。它们是灵性的、音乐抽象的、色彩明艳的。之后他或可沿着此路深入发掘自身去往的灵境,或者受因生存际遇,与社会的、群体的事物勾兑,获得一种新的创作主体的确认。
策展人张岚芊谈到,“灵性让人拥有创造自己能力,东风的作品这次展览创作有以下几点特点:第一是生命的觉悟!第二有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第三走遍天下的气魄!第四有回归自然和连接宇宙的能力!最终,东风创作出一系列略看貌似简单无序,其作品包裹内心,色彩充满疗愈,是用艺术手法,表达宇宙与灵性的一种符号, 是精神的,也是肉体的,是当代的,也是个体去中心化的艺术作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祝东风在艺术之路上走花路。”
胡月朋是加拿大弗尔莫那艺术空间负责人,在他看来,在刘东风的“灵性咏叹”系列,用不断书写的方式,呈现出一种自在的意象。那些游走在画布上的笔触,如同音乐的旋律一样旋转,起伏升腾。他似乎进入了一种接近禅宗的状态,提笔画画,搁笔画成。
刘东风介绍,《灵性咏叹》一系列布面油画作品,核心视觉符号是“圈”,通过创作各种各样的转圈圈试图表达一个共同主题:对宇宙时空的探讨和思考。所有迷幻空灵瑰丽的色彩,犹如浩瀚无垠的星河宇宙。他采用“转圈圈”的观察视角,用“圈”来架构所有画面,“这个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循环构成的,我们的人生也是一系列循环,我认为都是一轮又一轮圈构成的,圈是我观察时间空间的另一种角度。”在刘东风看来,这种“人生的圈”,尤其值得深入挖掘。刘东风也介绍了自己在2022年创作的青海冷湖作品和一些主题雕塑。
文章标题:“灵性咏叹——刘东风艺术作品展”在罗湖美术馆展出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