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展览资讯 来源:云南美术馆 2023-03-23 15:38
展览海报WRITING AND BOUNDARY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书写与边界宣传片“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场“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场“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场

展览海报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场

维度·继承发展

文/丘新巧

书法面对的传统总是显得过于强大,这种强大因其带着漫长历史那似乎无可争辩的威力,使它宛如一尊庄严的神像。正如所有精神性的事物那样,与传统的接触,只能在全身心的沉浸与游戏中发生活生生的交流,这时候,传统亦意味着甄别,决断,争夺,敲开核心,向着中心进发。而真正的困难在于,人们必须在俗套的虚假重复与生命自身的重复之间做出区分,而二者之间的区别并非一目了然,它并不依赖于表象,也就是说,离经叛道既可能同样是种俗套,也可能真正继承了传统的重要内核,那些循规蹈矩的作品亦然。

我们在这部分所呈现的作品,一般被视为与传统关系密切或接近传统面貌的书法,毋庸置疑的是,它也即我们当代社会主流意义上的书法。无论如何,表面与传统近似的观感具有它的全部合理性,但它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入口,人们穿过它之后,需要进一步回答的是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即何为书法、何为书写之精神的问题。至于它们的回答是否令人满意,则取决于它是否在人群中激起那属于每个人的书写意志:所有观者都将以其自身的全部感受和实践在心中竖起一杆秤。

参展艺术家

维度·继承发展

注: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洪武

陈加林

成联方

蔡梦霞

杜建民

郭伟

龙开胜

龙友

刘洪彪

刘元堂

彭作飚

沈浩

施立刚

石连坤

王亚洲

王冬亮

魏广君

萧庆祥

萧文飞

杨涛

叶培贵

杨修品

张坤山

张斌

张爱民

赵志杰

朱从凯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继承发展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继承发展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继承发展现场

维度·现代试验

文/黄积鑫

所谓的“现代书法”实质上是指与传统书法风格相对而言的一系列探索之作。在这一名目下,它容纳了艺术家借助书法元素进行各式各样的试验。数十年前的一批书法艺术家,面对传统文化的断裂与瓦解,他们已无法满足于因循保守的传统书法风格样式,而致力于寻求新的出路。同时,由于当时美术领域狂飙突进的探索风潮刺激,特别是来自日本现代书法的直接启发,这些锐意求新的艺术家开始了富有实验性的求索。他们往往通过破坏传统书法的笔法与结构,突出视觉的张力,强调观念的表达,从而与书法传统拉开距离。这些刻意为之的试验,揭开了书法艺术的别样路径,打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广阔天地,在某种意义上也改写了书法的历史。书法艺术从此有了更多可能性,它拥有一条完全不同以往美学追求的道路。但必须指出的是,现代书法与传统并非绝对的隔离,相反,传统一直是这些探索或隐或显的对话对象。与传统的距离与张力,一直构成书法试验的内在驱动力。展览中的这批实验性作品,呈现的不只是时代的痕迹,更是一段激情洋溢的历史,它们仍然构成了我们前行的参照物。

参展艺术家

维度·现代试验

注: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砥

冯锺睿

冯明秋

胡勤武

蒋再鸣

刘懿

鲁大东

林俊臣

欧阳江河

武一

王劼音

王公懿

王客

汪永江

魏立刚

曾翔

张浩

张目达

张孙哲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现代试验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现代试验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现代试验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现代试验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现 维度·现代试验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现代试验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维度·现代试验现场

维度·互通语际

文/曲晓蕊

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书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走出国界、走出汉文化圈的界域、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互通语际。文字表意功能的弱化造成的陌生化效果与走出原有理论框架之后得到的审美距离,带来了从线条、构型、身体表达等角度对书法的全新审视,以及对书写行为、身体对空间的把握的重新理解,令隐于背景中的文化结构得以凸显,在意识与无意识、意义与无意义的交接、在生命与世界的共存处打开了丰富的阐释空间。这不仅在客观上推动了书写边界和形态的拓展,也在主观上促进了当代对书法本质和内核的反思。如当代艺术中以书法为符号对文化源头和思想结构的解构。而就书法的创新本身,如果说日本现代书法是从内部对书法精神的现代化探索,二十世纪以来的欧美艺术家则是从书法外在的抽象线条中找到了广阔的表达空间,与抽象绘画、涂鸦艺术结合的可能。此外,从身体性入手对书写行为的再创作,一方面从空间、时间上打开了书法审美之维,另一方面也是对书写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的探究。

参展艺术家参

展艺术家 维度·互通语际

注:按姓氏拼音排序

郝世明

刘庆伦

刘彦湖

李秀勤

迈克尔·穆勒

庞凯

祁海平

谭平

王冬龄

韦国

魏离雅

吴国全

徐冰

朱岚

张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互通语际现场

维度·界外生长

文/张钟萄

过去百年,大多数艺术都经历了悖论式的演变:它们自身强大的生长力,转而成为强势的生存压力。这既源自外部的现代性危机,也涉及导致内部文化决裂的危机。绘画在技术演程中自我革命,雕塑在新的空间发现中不断反抗自身。越界而不逾矩,成为界外生长的共识性规范。书法命脉悠长,根系庞杂,它自内生长,触底公众、触碰日常,也混合媒介,从山水的精神世界转向工业的都市文明。在诱发保守者哀嚎的同时,点燃市侩者狂欢的热情。时至今日,书法仍然身处自己的“后革命”时代,但这里的“后”不是历史哲学的内涵,而是兼具鱼目混珠与迭代更新的生存状态。故此,界外生长遍布危机,也充满机遇。

参展艺术家

维度·界外生长

注:按姓氏拼音排序

储楚

谷文达

黑余

何云昌

何崇岳

金锋

邱振中

邱涛

苏海宁

王天德

王昀

阳芷倩

张羽

张一帅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

“书写与边界”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维度·界外生长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