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话语生产与视觉智慧——2022第三届重庆油画双年展

展览资讯 来源:四川美院美术馆 2023-03-09 18:26
奋进新征程,礼赞新时代!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重庆市油画学会号召广大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精神风貌,体现时代气息的优秀油画作品。

奋进新征程,礼赞新时代!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重庆市油画学会号召广大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精神风貌,体现时代气息的优秀油画作品。

新时期以来,当代油画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关注现实,关注时代,注重内涵,赋予新的人文品格;另一方面,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探索油画语言的新范式,表达新观念。当然,立足当代艺术的语境,人们理解与阐释油画的角度也是多样的,既可以作为一种技术表达,作为一种视觉认知手段,作为一种图像生产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视觉知识系统。所谓的“话语生产”,强调的是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与人文诉求,而“视觉智慧”体现为,艺术家对语言与创作方法的自觉,强调形式、风格背后的生成逻辑与审美体验。

本次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特邀单元,即由着名的艺术家参与提名,每位提名一位青年油画家参展,由此为本届油画双年展注入更多的活力。第二部分为征集单元,包括五个板块:现实与在场、图像与观念、媒介与边界、景观与隐喻、抽象与叙事。

从板块的整体面貌来说,它们各有特点:第一个板块:现实与在场。在此次展览中,既有关注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品,也有对西南的地缘文化与生存经验的表现。从对现实的切入角度讲,有的基于国家叙事,有的强调新历史主义的视野,而有的艺术家从微观的、日常的、碎片化的角度切入,呈现了现实丰富且多样的肌理。所谓的“在场”,体现为艺术家秉承的现实主义立场,强调“中国经验”,同时,立足于个体体验,反映当代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格。

第二板块:图像与观念。今天,我们早已身处在一个无所不包的图像时代。图像对绘画的冲击,不仅会颠覆现代主义以来,绘画艺术所捍卫的精英性、原创性,而且,会破除艺术与现实的边界,改变人们对绘画的观看与审美习惯。在当代油画领域,艺术家们面对图像、处理图像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的重视图像与现实的关联,挖掘其负载的各种信息;有的重视对图像的“再编码”,利用拼贴、挪用、并置等手法,使其在新的视觉结构中生成新的意义与价值;有的则强调观念的置入,从图像的生产、消费、观看等角度进行反思,改变既有的视觉逻辑,使其带来新的可能。

第三板块:媒介与边界。现代主义以来,人们对绘画艺术的媒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经历了多重理论话语的建构。对媒介及其边界的思考,既是对绘画本体的追寻,也回应着当代文化环境和视觉表达对绘画提出的挑战。当代油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不断扩展既有的边界,使其呈现出更具综合性的形态,而新媒介、新技术在推动当代油画转变的过程中,也在形成一种新的观看与视觉机制。

第四板块:景观与隐喻。今天,图像和各种影像成为了我们与现实生活连接最重要的媒介手段。景观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图像既实现了对现实的遮蔽,也完成了对现实的塑造。隐喻本质是一种修辞。体现在当代绘画创作中,就是挖掘表象之下的真实,以艺术的方式呈现隐喻背后的文化肌理。隐喻是一种艺术家的策略,借助它,在于寻找一个真切的自我。

第五板块:抽象与叙事。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抽象可以在现代性、当代性与后现代性范畴生效。但是,中国的抽象绘画并没有经历一个绵延上百年的、线性发展的历程与轨迹。尽管如此,抽象却因为艺术家注入的叙事性,以及对时间、过程、身体、偶发等因素的强调而具有个性与当代意识。

事实上,任何艺术门类都凝聚着过去的成就,离不开传统的滋养,继呈现当下的状态,又孕育着未来的发展。体现在当代油画领域,许多艺术家以锐意创新的精神,将艺术作为一种与时代、与现实、与自我对话的手段,探索新的话语模式,赋予新的修辞手段,反映当代人的审美感受与视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