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版画100——2021年度收藏作品展

展览资讯 来源: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2022-11-06 18:48
“版画100——2021年度收藏作品展”将于11月4日在深圳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呈现64位艺术家作品,展期至2022年11月23日。

“版画100——2021年度收藏作品展”于11月4日在深圳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呈现64位艺术家作品,展期至2022年11月23日。

版画100——年度收藏作品展

前 言

“版画100——年度收藏作品展”(简称“版画100展”)是2013年深圳画院进行版画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活动而打造的文化品牌项目。一直以来,项目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的专项资助,国内各大美术院校以及诸多着名版画家亦鼎力支持。“版画100展”不仅展示和收藏国内年度版画精品,还多次利用藏品资源进行“典藏活化”的尝试。今年的展览以“汲古出新”为题,以活化典藏、创新传承为展览宗旨,通过对“版画100展”项目历年收藏的水印版画进行梳理和展示,呈现中国当代水印版画创作的传承脉络和技法创新,是围绕中国版画艺术的东方特性所进行的一次策展实践,也是以艺术史的内在规律向大众传递东方美学理念和文化内涵的一次探索。

白启忠《水墨家园之故园往事》

白启忠《水墨家园之故园往事》

111×74.7cm 水印木刻 2014

陈聿强 《柳浪闻莺》

陈聿强 《柳浪闻莺》

51×69cm 水印、丝网版 2002

水印木刻作为发源于中国的一门独特技艺,从隋代木刻刊刻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发展至今,传统水印木刻题材由佛经、佛谱到医书、历典逐渐扩展至书籍插图、笺谱以及民间年画等,在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中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技艺水平也不断提高,如清代的桃花坞年画不仅行销全国,还作为外销产品传至海外多地,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传统水印木刻强调东方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以“水”的包容性来拓展版画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承载着东方社会的文化视角和记忆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这种美学精神在当代中国版画创作中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此次参展的60余幅作品全部由近几年举办的“版画100展览”所收藏的水印版画中甄选而来,这些作品涉及山水、花鸟、都市人文等多个题材,创作多出自中国水印版画领域的代表画家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创作既体现出名家的成熟技法,又透露着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风格和趋势。

郝文羲 《城市风景3》

郝文羲 《城市风景3》

60×90cm 水印木刻 2013

黄启明 《雾里看花之二》

黄启明 《雾里看花之二》

72×54cm 水印木刻 2000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此次展览的策展主题也与文化诉求紧密相连。我们希望以美术展览的文化叙事功能,提炼东方式的审美特质,思考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关系,讲述中国当代水印木刻艺术的创作实践和技艺传承,让更多观众走近水印版画,感受中国水印木刻艺术之美,让传统艺术重新焕发活力。

贾云萌 《地籁系列之一》

贾云萌 《地籁系列之一》

45.4×73.8cm 水印木刻 2014

雷务武 《石迹》

雷务武 《石迹》

88.8×91.3cm 水印综合版 2015

陆声设 《办年货之二》

陆声设 《办年货之二》

121.8×130cm 水印木刻 2019

蒙希平 《雪地有一群野鸡》

蒙希平 《雪地有一群野鸡》

69×80cm 水印木刻 2003

邬继德 《桥之秋》

邬继德 《桥之秋》

37×57cm 水印木刻 1986

郑爽《兰莲——尼罗河的花》

郑爽《兰莲——尼罗河的花》

49×52cm 水印木刻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