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展览预告|“回眸·嬗变2022:艺术家画笔下的黄桷坪”

展览资讯 来源: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2022-09-06 19:09
黄桷坪虽然只是九龙半岛的一隅之地,但我们希望通过一本图像流变志来呈现黄桷坪的魅力今昔,将艺术与区域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呈现在更广大的公众面前,为大重庆甚至是西南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条可参考的道路。

回眸·嬗变2022:艺术家画笔下的黄桷坪

回眸·嬗变2022:艺术家画笔下的黄桷坪

展览时间

2022·9·8——2022·10·10

展览地点

重庆市半岛美术艺术中心二楼

(黄桷坪正街80号)

主办单位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重庆九龙半岛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半岛美术艺术中心

总策划 |庞茂琨、邓宗奇

艺术总监 |胡宗伦

策展人|魏 东

执行展览人 |蔡 峰

策展助理 |任浩洋

展览统筹 |曾 倩

视觉设计 |李久林、郑若滢

展 务 |刘若飞、李松润

前言

2020年,以九龙美术半岛为核心的长江艺术湾区开始构建。作为支撑“两江四岸”良性发展的四大湾区之一,九龙半岛主要承载着文化与艺术集中展示的使命。依偎在长江畔的九龙半岛既拥有工业时代厚重的历史底蕴,也兼具孕育优秀文化艺术的优良环境,为九龙坡区全域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美术公园,构建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黄桷坪从上个世纪的工业重镇到如今的艺术高地,在九龙半岛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中都具有典型性,对长江艺术湾区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回眸黄桷坪的发展历史,艺术可谓是一路相随。1953年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定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围绕黄桷坪发展进行的美术创作就此展开。同年,黄桷坪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进程中向前发展。在这段美术与工业同行的历史中,以川美为代表的黄桷坪艺术家们针对黄桷坪的生产生活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创作。他们熨帖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着社会现实的流变。伫立在工业的时代,铁轨电厂自然成为了艺术家笔下常见的主题,但市井生活的蓬勃气息也时常跃然纸上。画作中既饱含对工业发展高歌勐进的讴歌之情,也散发着对日常生活日益繁华的享受态度。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千禧年前后的黄桷坪在川美艺术的滋养下盛极一时,黄桷坪一度成为“黄漂”的艺术圣地。各类艺术在这里欣欣向荣,渗透进入到当地社群的每个角落,百姓们对于艺术的接受度、感知力、认同感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艺术的影响力在这里曾跨越金钱和阶层,抵达人们对社会分工的认知边界,也正是这种边界被不断触及,使得九龙半岛的社群与艺术产生了微妙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在漫长的岁月沉淀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社群与艺术之间自然自洽的默契,它支撑着艺术在九龙半岛不断地深根。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来,艺术家笔下的黄桷坪主题创作也转向了对新时代生活的描绘。由于城市产业布局更加多元化,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以艺术为代表的创意产业蒸蒸日上。而作为工业时代的印记的双塔、铁轨、坦克库在艺术家的笔下从实像的记录也渐转变为抽象的符号,工业时代的黄桷坪正在以艺术半岛的新姿态开启新的征程。

在此背景下,我们汇集了一批与黄桷坪发展相关的美术作品,希望借由艺术家的视角,展示以黄桷坪为代表的九龙半岛自五十年代以来的艺域融合风貌。对黄桷坪嬗变之路的回眸和梳理工作,既是对美术半岛艺术根脉的追溯和叩问,也是半岛美术艺术中心之于九龙半岛建设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应承担的使命。黄桷坪虽然只是九龙半岛的一隅之地,但我们希望通过一本图像流变志来呈现黄桷坪的魅力今昔,将艺术与区域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呈现在更广大的公众面前,为大重庆甚至是西南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条可参考的道路。

部分作品

《辉耀九龙》 庞茂琨

《辉耀九龙》 庞茂琨

《黄桷坪正街108号》 侯宝川

《黄桷坪正街108号》 侯宝川

《501仓库》 钟常青

《501仓库》 钟常青

《交通茶馆》 龚玉

《交通茶馆》 龚玉

《黄桷坪运输社搬运女工》 刘明明

《黄桷坪运输社搬运女工》 刘明明

《黄桷坪龙吟支路》 罗力

《黄桷坪龙吟支路》 罗力

《鸟瞰黄桷坪》 王嘉琳

《鸟瞰黄桷坪》 王嘉琳

《俯瞰操场》 张方霞

《俯瞰操场》 张方霞

《电厂》 施卫

《电厂》 施卫

《路边小店》 彭成

《路边小店》 彭成

《凝》 刘晓曦

《凝》 刘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