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清风徐来——臻品水墨青年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在西安谷风半山艺术空间举行

展览资讯 来源:谷风半山 2022-07-25 17:47
2022年7月23日下午,“清风徐来——臻品水墨青年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在西安谷风半山艺术空间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3位青年画家的78幅扇面作品。

清风徐来——臻品水墨青年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

2022年7月23日下午3:30,“清风徐来——臻品水墨青年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在西安谷风半山艺术空间举行。

清风徐来——臻品水墨青年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3位青年画家的78幅扇面作品。

参展艺术家有:祁自强 白霜亮 阿愚 周红艺 田荣军 焦永峰 王邦柱 孙宏涛 蔡学海 王大磊 武斌 冯国 许可

清风徐来——臻品水墨青年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着名画家蔡嘉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邢庆仁,陕西国画院院长张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李玉田,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丹,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吕书峰,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李百战,黄土画派画家程东富,丝路艺术馆馆长许大鹏,收藏家杨涛、董吉祥,谷风半山网络平台运营负责人、艺术类视频直播合作伙伴高强等。

开幕式以座谈研讨的形式举行, 谷风半山艺术空间负责人张子麟主持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展览进行了整体点评,对参展作品的个人面貌和艺术表现手法给予积极评价。同时也结合个人多年艺术创作、参展的经验对扇面这一中国传统书画形式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蔡嘉励对参展青年画家的作品表示认可,给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认为青年画家有想法,有态度,艺术的灵感也值得老一辈艺术家借鉴,但中国画的创作是长期修炼的过程,希望年轻一代画家继续努力,多作尝试。邢庆仁表示,扇面的创作要尊重扇形,要表现个人面对扇面时的艺术感受,常规的绘画表现手段不能限制扇面的艺术性发挥,画家要敢于放开思想,敢于越雷池,画面要更加轻松,才能真正表达折扇的生活属性和艺术理念。

刘丹从扇面的意趣出发,阐述了个人对扇面的创作思路。他认为扇面是生活性的艺术表现,画家在创作时,不能忽略扇子的生活意趣,不能把扇面太过郑重的当成作品来画,以至于画面很满、很沉重。画家要善于体会逸笔草草、多元变化,以准确、简练的笔墨,表达对扇面的情感和艺术理解。

张华从画家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对展览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展览是艺术创作的自觉行为,艺术家要注重个人面貌,要有创新性,同时艺术创作也要举重若轻,不断凝练。

李玉田认为,年轻人的展览有新意,本次参展的画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陕西青年一代画家的艺术水准,整体上有个人面貌的呈现,在作品的形、意上表现得比较好,是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

吕书峰从扇画的历史渊源出发,概述了中国古代扇面创作的高峰。他认为扇面是一种残缺美,画扇子体现了青年画家对国画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但呈现的面貌还不够新颖。在扇面的创作过程中,画家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他鼓励青年画家面对古人的斐然成绩不要压力过大,要在传统中汲取精神,深入传统也要有所突破。李百战表示,现代人总把扇子当成艺术品来对待,艺术家不应受这种观点的影响。扇面是一种令人放松的艺术载体,画家创作扇面,要不拘形式。文化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更要注重艺术的自然性,画面要呈现轻松愉快的气息。

刘星在艺术传承与艺术观赏的角度回溯古代绘画经典,倡导青年画家在关注创新性、继承性的同时,多品读绘画经典,与古为徒。

程东富认为,扇面是小中见大的艺术,表现难度很大。而扇面创作的关键在于画家的感情和态度。扇面是抒情的、文人情怀的艺术体现,画面内容不在多,以最少的笔墨给人最多的信息应该是画家追求的高度。参展画家中有五人到场,祁自强、焦永峰、王邦柱、孙宏涛、武斌先后发言,分享了个人创作的经验,着重提到扇面创作的方法和难度,与参会嘉宾进行交流。他们指出当下扇面材质、制作方式的严重问题,对工业化成扇给创作带来的影响和不便发表了个人意见。在创作心得上,画家们综合认为,扇面首重意趣。要有意思,就必须调整画扇的心态,既要有奇思妙想,又不能过度经营。扇面中要体现自然的感情痕迹,不要过度修饰,避免画面的沉重感。艺术创作要从画品、人品上长期修养,不断提升人生与艺术的境界。研讨会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现场气氛活跃轻松,有肯定、有鼓励、有批评,达到了预期的学术交流目的。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祁自强作品

祁自强作品

白霜亮作品

白霜亮作品

阿愚作品

阿愚作品

周红艺作品

周红艺作品

王邦柱作品

王邦柱作品

田荣军作品

田荣军作品

焦永峰作品

焦永峰作品

孙宏涛作品

孙宏涛作品

蔡学海作品

蔡学海作品

王大磊作品

王大磊作品

武斌作品

武斌作品

冯国作品

冯国作品

许可作品

许可作品

展览展期至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