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下午三点,“长安·春晓”第三届谷风半山青年国画邀请展在西安谷风半山艺术空间开幕。
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13位青年画家的40余幅作品。
参展艺术家有:焦永峰、杨锋、任晓东、解诗梵、郭子愚、许可、邢聿烜、屈宇、毕馨月、李明远、刘思思、陶然、刘小婕。
相比前两届,本次展览有新的画家加入行列,汇入了新的绘画元素,“春晓”的整体面貌更加多元,有了更强的包容性,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在形式和笔墨语言上都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性,体现出画家对“变”的追求。
据策展人张子麟介绍,“长安·春晓”是谷风半山艺术空间的自主品牌展览,每年邀请十到十三位青年国画家,年龄段以70-90后为主,展览旨在为陕西青年国画家提供新的突破口,持续关注青年艺术家对国画的探索,深入挖掘青年国画艺术的创作价值,推动美术事业的良性发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的 ”新与旧 他者与自我”
开幕仪式上,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巨石、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丹、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中国画研究室主任赵雪伟 等嘉宾和师长也来到现场助阵,参观完展览之后,和画家们一起进行了研讨,从学术角度对展览进行评价,并对青年画家的艺术创作给予指导建议与鼓励。
活动现场
策展人张子麟主持活动
“每一位参展画家都有自己的品相。”巨石老师对于参展画家的个性持肯定态度,之后他追溯当代艺术史,说到陕西画坛现状:“虽然上世纪中叶我们有长安画派,但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目前陕西的步伐并不是很快,这就需要青年画家作为中坚力量奋起直追。”同时,巨石对青年画家寄予希望“应该深刻意识到陕西身后的地域文化语言,思考作品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创作。学习优秀者是终生课题,但这不是否定自己,应具备自己的探索精神,在当下继续去重复前人的作品是极其可悲的”。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巨石
同时,巨石对青年画家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青年画家要掏心掏肺地去探讨艺术,抓住新兴网络媒体,传播自己对水墨新方向的认知,最后再回到学术语言。此次展览从整体来看可喜的地方有很多,但也有大师或者自己老师的影子,这样容易绑架自己的笔墨和思想,失去创作方向;第二,大家可以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方式,走出潼关、走出国门。展望全国,陕西美术创作的情况不容乐观,因而要树立探索创新意识,把绘画的思想和学术性放在时代赋予的责任上,始终要牢记国画的时代价值,打开思路。作为青年人一定要有雅致的情绪,尤其要向长安画派学习,陕西的艺术一定要走出去。最后期待“年轻人要有紧迫感,担负时代的要求,同时要有写生的精神,对艺术要发自骨子的热爱,打开自己的思路和胸怀,这样,陕西艺术的未来就是可观的”。
西安美院中国画学院刘西洁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老师表示:一个人的生机和活力以及精神面貌在艺术当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年轻人有很好地观察世界的视角,所以此次展览的作品无论是形式还是语言,整体的视觉感受和画面感受都体现出来艺术家的思考,这是时代赋予的,来自于每个人不同地学习过程,而这也正是艺术的价值所在。这些作品的笔墨架构更多的是自我精神的体现,画家发觉了此时此刻应该怎样对自然进行表达。
这些青年艺术家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他们风格各异,艺术思维非常活跃,对自身要求比较严格,用作品展现了艺术的文化承载,也表现了艺术在审美上与时代的衔接。他们本着对文化深度和艺术本质的追求而创作, 此次参展的画家作品更加有血有肉,有的是从自我感受出发,有的是从绘画语言出发,让我感受到现在的青年画家拥有更加强劲的实力。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丹
刘丹老师对于青年画家的创作与成长有着清醒认知和殷切关怀。他指出:青年画家之间要相互借鉴和促进、取长补短,不论是借助花鸟还是人物,一定要去画自己的内心感受。此外,画家如果想要进步那就要交流,就要和高手在一块学习,最终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个过程一定是有所创新的。
不论批评或赞扬都是对自己的全新认知,表扬给人增强自信,而否定则给自己带来思考。在自信与思考中完善画面,使得画面的表达更加准确。年轻人更要有认知的态度,学习传统和自然让自己的作品完整,从而体现社会价值。
画家对生活应该是有态度的,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认知。此次艺术展览为学院画家与社会画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更可喜的是以青年画家为主,有新的苗头。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中国画研究室主任赵雪伟
专家发言之后,参展画家们也逐一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观点和参展感受。焦永峰一直在从事花鸟画教学,认为“中国式绘画有中国精神,要用我们熟悉的笔墨来表现,笔墨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同时,艺术要关注人民,艺术最终要为人民服务,花鸟画要服务人民,人民需要花花草草,我们坚持文艺方针,才能有鸟语花香,另外绘画的真实状态也正是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真切感”;而解诗梵则从文学的角度解读了自己的作品:“我此次参展的三幅作品创作源于近来看了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启发,通过其中的版画插图,我发掘了新的题材,比如芭蕉叶元素,古代文人会将芭蕉叶和梅花作为一个意象载体。另外我觉得古人的生活是安静和纯粹的,有更多体验自然的时间,而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出口,从绘画中可以得到心灵的慰藉。”
其他到场画家杨锋、郭子愚、任晓东、屈宇等都认为“此次展览可以看到每个画家都在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探索,艺术创作要推陈出新,找到自己的亮点,既要向老师学习,也要与同道之间互相学习”。
展览展期至5月11日
部分参展作品
焦永峰作品
杨锋作品
任晓东作品
解诗梵作品
郭子愚作品
许可作品
邢聿烜作品
屈宇作品
毕馨月作品
李明远作品
刘思思作品
陶然作品
刘小婕作品
文章标题:“长安·春晓”第三届谷风半山青年国画邀请展开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