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八十周年,80年前,中国美术学院9位校友参加了那次历史性的会议。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倡导的“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开启了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纪元。李震坚先生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艺术理念指引下,开创了“浙派人物画”,并最终成为了这一历史潮流中的艺术高峰和典型。
4月26日,李震坚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承办的“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展览不仅呈现了李震坚对中国人物画创新之路的启示意义,也通过纪念赋予了历史的契机去思考,如何以艺术的真实彰显历史的真实、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宣布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书面致辞,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高世名讲话,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校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宣读中国美协贺信。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余旭红,缙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巧玲,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李震坚先生的家属代表李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程宝泓、吴宪生等,以及李震坚先生的学生代表黄镇中、池沙鸿,家乡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代表出席开幕式现场,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宣布展览启幕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高世名讲话
高世名指出,李震坚是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先师,是人民艺术家、“浙派人物画”的开创者、新中国现实主义写意人物画的奠基人、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的一位领军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指引下,先生这代人开创了“浙派人物画”,不仅为中国画现代化开辟出一条影响深远的学术路径,更在中国画的历史上确立了一座会通中西、贯通古今的艺术高峰。他希望广大师生学习李震坚先生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精神,创新精神和“以身为度,言传身教”的师者风范,以历史的契机、生命的深度反思创作、教学、人生,以艺术的真实彰显历史的真实,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
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余旭红宣读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的致辞
许江代表浙江省文联向展览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向近现代浙江人物绘画改革的一代先驱李震坚先生表达深深的敬意。他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美院中国画作为学校的高端之系,举办了众多卓有影响的学术活动。浙派人物画的开创与持续发展,成为浙江人文学术梳理和讨论的、让我们不断重返、逐迹运思的一个源点。李震坚作为浙派人物画的五老中的先驱,他的艺术创造具有三方面的历史意义:一是人民性的创作思想与民族绘画语言的相互促新;二是现实主义造型观念与传统笔墨的深度融合;三是生活激情与师者蔼然的互促互通。他强调,中华文化是我们同行的大道。李震坚先生是大道同行中杰出的贤能者、卓越的深行者。他的艺术的展示与研究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宣读中国美术家协会的贺信
缙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巧玲代表李震坚先生的家乡发言
潘巧玲作为李震坚先生的故乡缙云县的代表,深情回顾了李先生的艺术生平。她指出,展览的举办,不仅是欣赏、研究李震坚先生的绘画作品,更是传承他的艺术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李震坚先生的家属代表李齐致答谢辞
李齐作为李震坚先生的家属代表,深情回忆其父亲“一生只有绘画”的热爱之情:用真诚、鲜活、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语言创作作品,将中国美院的传统写意人物画教学进行创新与发展。李震坚先生常说:“我们画画是艺术品,不是商品;最好的艺术品是留给老百姓看的”,这就是先生扎根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创作的艺术情操。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主持开幕式
当天下午,“李震坚与中国人物画的百年历程”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览作品
李震坚作品《妈妈的新课题》 1960年 146.5cm×79.2cm 浙江美术馆藏
李震坚作品《井冈山的斗争》 1960年 96cm×171cm 浙江美术馆藏
李震坚作品《在风浪里成长》 1972年 176.5cm×128.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李震坚作品《新疆老人(维吾尔族老人)》1962年 54.5cm×39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李震坚作品《维吾尔老头(速写)》 1962年 27cm×20cm 浙江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李震坚
(1922-1992)
新中国现实主义写意人物画的奠基人
扎根生活、贴近群众的人民艺术家
浙派人物画的开拓者与杰出代表
李震坚(1922-1992),浙江缙云人,天资聪颖、勤恳诚朴,自幼能书擅画。1947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科,先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诸乐三等学习传统中国画,后又师从莫朴学习素描、油画。1950年毕业后作为研究生留校,兼任绘画系教学工作,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李震坚专攻写意人物画,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先后创作出《妈妈的新课题》《井冈山的斗争》《在风浪里成长》等反映时代风貌与民族性格的佳作,出版有《李震坚画集》《李震坚国画人体》等,为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新之路做出了卓着的贡献。
文章标题:“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