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春上华山》46x34cm 2022年
徐华《高空》46x34cm 2022年
“华山:印石/华清池:印泥/轻轻一按,便是长安”
“孤独是一座山/山的孤独/是一座下棋亭”
这两段意境不俗的诗句,不是来自某位诗人的生花妙笔,而是一位画家挥毫泼墨描绘华山之余信手拈来的得意之作。
听闻这位画家先后21次登顶华山,对西岳华山情有独钟,围绕华山创作了大量气势不凡的山水画作,不免引起人的好奇。阳春三月,便与友人登门拜访了这位有些传奇色彩的书画家。他着装休闲,身材结实,眼镜底下透出睿智的目光,颇有学者气质。原来他大学毕业后,在国内一高校多年教书育人。聊书画,赏作品,才感觉到他内敛不张扬,是个善于用自己作品说话的国画家——他就是徐华。
徐华先生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2008年考取西安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是曾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前西安美院院长杨晓阳的博士生。大学毕业后,他一直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成果颇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华山画院副院长。在《美术》《文艺评论》《今日中国论坛》《西北美术》《读者》《收藏》《中国艺术》等刊物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及作品,为国内顶尖书画家何家英、吴山明等都写过美术评论。
徐华《观棋不忘读书时》46x34cm 2022年
徐华《华山东峰》46x34cm 2022年
徐华《华山风云》46x34cm 2022年
徐华《华山长空栈道》46x34cm 2022年
明代画家王履因为画华山扬名画坛,他有名言“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这句话讲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去创作。“我在研究华山时,发现齐白石也来过陕西。1903年从西安出发到北京,途经华山,住西岳庙远望华山画了《华山图》,同时也作有诗词。1910年齐白石创作《华岳三峰》作品以大笔墨团画出屹立云端的三座高峰,下面用旋转的曲线勾画出铺天盖地云海,形象简化到了极致。他觉得这张华山太完美了,只盖了印章。”徐华先生讲到,齐白石当年“五出五归”,第一次出家门就来到陕西,因为老乡夏午贻在陕西当官,以教如夫人书画为由,请齐白石赴西安游历。徐华说,傅抱石上世纪六十年代率领“金陵画派”画家二万三千里写生来到陕西,攀爬到华山青柯坪因身体原因没能登顶,在此画了几张速写,现藏在中国美术馆的山水作品《待细把江山图画》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齐白石、傅抱石这些前辈来华山的经历和创作进行研究,让徐华先生对西岳华山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师华山”便成了他研究山水写生创作的课题,并从此和华山结下不解之缘。
徐华《山光凝碧》46x34cm 2022年
徐华《山色万状》46x34cm 2022年
徐华《山水含金辉》46x34cm 2022年
徐华《石上流声》46x34cm 2022年
截至去年,徐华先生已先后21次登上华山。他与华山交友,体四季之变,以天地为徒,旨在追求超然的艺术境界和文化表达。从而在师法造化之中,感悟华山形、神、色、意之间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在欣赏徐华先生新近创作的一批华山题材的扇面作品时,发现他落款的斋号叫“三石斋”,遂向他请教。他解释到,自己博士毕业论文写的石鲁,最近还准备出一本关于齐白石的书,还有一个就是华山之石,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华山的浓浓情怀。他已先后创作了《华山写生·十二图册》《看山还看祖国山·十图册》《江山如画·十图册》《细把江山图画十二图册》《仙从华山来》等800余幅华山题材的作品。
徐华《桃花雪》46x34cm 2022年
徐华《细雨清风》46x34cm 2022年
徐华《雨华山》46x34cm 2022年
徐华《云山得意》46x34cm 2022年
欣赏他画的华山扇面作品,发现构图都有些别致。经过他解读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描绘华山的构图视角变了,不是常态视角,而是从上往下的角度,给人以不一样的雄浑气势,显然他已对华山了然于胸。有几位书画界老前辈说他的华山不同于张大千的“把华山画的有皇家殿堂气象”、傅抱石的“把华山当江山来画”、石鲁的“把华山当英雄来画”,因为时代不同,审美追求也不尽相同,认为他画出了华山的仙气,有极强的个性特征,表现方法是中国独有的大写意之法。
徐华《华山三公山》扇面 2022年
徐华《华山积翠》扇面 2022年
徐华《华山云海》扇面 2022年
在欣赏徐华先生描绘华山的新作时发现大多是扇面。他说创作扇面讲究的是要在小空间见大气象,画小品相对来说有点时间就可以画,他笔下六米多的《华山全景》图,就是在这样的小品中推敲打磨而来的。每次去华山他还会做些文字记录,写一些小诗,拍一些图片。为了体验华山不同季节的风采,他曾专门在华山下雪时登山赏雪,感受“下棋亭,已不见踪影。一棵松,如水墨松烟般朦胧……”的大美意境。
徐华《华山云清》扇面 2022年
徐华《回望北峰》扇面 2022年
徐华《华山之雄》扇面 2022年
徐华先生读博士的毕业论文是《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他说自己受石鲁绘画思想的影响较大,石鲁提出的“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笔墨形容物象”“山水即人、人亦山水”等绘画理论成为新时期中国画的重要理论思想。石鲁画山水是书写自己胸中意气,把画山水作为体现自身人格的媒介,把山与“我”融为一体。徐华先生说,自己立足于华山,不断完善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还将山水画与花鸟画笔法互融进行探索,在绘画上尽力去追求无我之境的大气象、大境界与大胸怀。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笔墨探索,他认为,石鲁的绘画成就远大于他的影响,当下对石鲁的研究还是不够。最近,他在参编长安画派文献集,负责长安画派“六老”的年谱和艺术创作年谱资料的整理。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提出了“长安风格就是中国风格”自己的艺术观点,受到美术理论界的关注。
(赵炜,原文刊发:西安日报07版 2022年4月13日)
徐华《云过西峰》扇面 2022年
徐华《长空万里》扇面 2022年
徐华《神奇华山有仙来》扇面 2022年
徐华《只此棋亭》扇面 2022年
文章标题:挥毫泼墨华山情
本文栏目:美术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