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雅致漫天地
文/杨力舟
陕西是我国古代文化最为繁盛的地区之一。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传统十分深厚。王尊农就在这里成长起来的一位着名的中国国画家,他活跃在西秦画坛,辛勤耕耘,贡献自己的学识与创作才能。他担任宝鸡中国画院院长,引领一支绘画艺术的生力军,在努力画画,努力工作。
《日出而耕日落而归》68x45cm 年代不详
《如今喜鹊难见》68x68cm 年代不详
《陆游诗意》68x68cm 2001年
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一个艺术家,其艺术境界与人生境界是相互印证的。”王尊农的生活和他的艺术恰是诠释了这句话。王尊农生长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古雍州,这里曾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至今仍以青铜器的出土和民间美书而闻名华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受到这方水土的滋养,毫无疑问对他以后的艺术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十七岁即负笈到西安美院附中学习,从中专到本科国画系历时九年,其间受到了系统的美术与相关学科的全面教育,奠定了他书画全能的优异基础,所以,他在山水、人物、花卉、书法诸方面都有相当强的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特别是国画人物画的能力更显得突出。品学兼优的王尊农本来可以在毕业后即进入一个顺利的创作阶段,但正逢文革初始,他的个人命运也就随着整个国家的动乱而历经波折。他先是进了一个国营厂子去当木工,后来又调到学校当老师,也曾经在企业搞宣传。只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王尊农从没中断过在中国画领域的实践与追求。
《山货进城》138x68cm 2021年
《山水》68x45cm 2019年
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半业余状态的画家,数十年来以极坚韧的精神,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不停的到各处去实地写生捕捉灵感。重写生这是王尊农的一贯追求。他笃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坚持以形为神。他认为没有对万物造化的理解,就不可能创造艺术的自我天地。所以他总是将客观对象的自然美与自己的主观理想相融洽,情景相生,诗意和谐。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生活气息,直面现实,透发出一种深沉的人世情怀。像他的名字“尊农”一样,他的情结,他的创作始终是和北方农村的农民有着不解之缘。如《山里人家四季忙》、《一户人家半亩田》等是他常画的题材。这类作品他信手拈来,不加雕饰,却生动有致,拙朴自然,使你在喧嚣的市井生活中会感受到一种朴面而来的山野清风,使你对在自然中劳作不息的农人生出一种敬意。这也反映了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对农村生活的质朴感情和执着追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漫画创作上还获得过最高的《金猴奖》。
《山水》68x45cm 2014年
《山水》138x68cm 2014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大环境影响,王尊农在人物画创作中,也非常注重主题与内容,他曾以彭德怀元帅的形象和遭遇创作了数幅巨制,深沉而有悲严历史感的画面,苍茫凝重的笔墨,使观者心灵震颤。九十年代,是他人物画升华的时期,这期间,他曾到四川大凉山彝区写生,大概彝人泥土般沉默而艰辛的生活打动了他,他以饱满而痛苦的爱心画了四、五十幅反映彝人生活的作品。这一时期他的笔墨更趋写意性和成熟,拙朴艰涩的用线和粗笔浓墨的表现,有着深沉厚重的视觉效果。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的人物画继续在朴厚沉雄的画风上前行。世纪之交,他创作的一批反映藏民僧俗生活的作品,从巨幅到尺牍小品无不彰显现出厚重浑朴,庄严大气的风貌。画面骨线如铁、黑韵勃发,现示了其在中国画笔墨造诣上的成熟境界。
《秦岭深处》68X46cm 2014年
《山水》68x45cm 年代不详
王尊农在主攻人物画的同时亦花大力气钻研山水,并达到很高的水准。他生活的地方北靠黄土高原,南对是巍峨的秦岭,大概这方水土给予他丰富的感受,所以他画起山水来,进入和成熟都显得很快,在笔墨和形式语言上也保持了和人物画一致的辛辣涩重,苍浑与朴厚,给人以骨劲气勐的审美感受。在题材内容上也以农村之田园生活表现为多。“艰难识世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潜质,使之有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文人式的忧民意识,所以在他山水作品中总能感受到一种深沉和旷达,这大概是其多年来绘画创作的情感内核。
《山水》68x68cm 年代不详
《野泉烟火白云间》 68x68cm 2021年
王尊农始终认为,画中国画,对笔墨的锤炼,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潘天寿先生所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王尊农深知一个书画家其功力、修为、素养以及情怀意绪全能在一笔笔的墨线中显现。他那耿直、朴实无华的本性全然渗透在他的书画之中。他作画的心情总是愉悦而平静,笔下流溢的总是他的心中所爱。神之于心,思之于心,行笔轻松自然,内含神采而耐人寻味。由于长期以来他十分注重传统笔墨的研究和学习,锲而不舍不间断地从中国画用笔的源渊——书法的研习上去体味国画的用笔用墨的奥妙。久而久之他的书法也卓然不群,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有了个性风采,我记忆犹新的是王尊农在西安美院附中的中专时代就天天练字。他的临池功夫很深,对汉字的结构造型把握有法度、有功力、有品位、布局谋篇亦有古朴之美,而且楷书、行书等书体均有深入领悟。这种对书法的研修功夫又全然投入于绘画之中。使其对作品中的笔墨性能和价值得以提升,做到了挥洒自如、畅酣淋漓的的绘画效果。
《深藏不露人尽知》68x68cm 2021年
《香烟渺渺》68x45cm 2021年
《寻常人家景更幽》138x68cm 2021年
我和王尊农都是一九五七年考进西安美院附中的。六一年附中毕业后,王迎春和他又一起在国画系共读五年。同窗九年,情谊笃深。自一九六八年离校分手近四十年,虽然相隔数千里,但是常常挂念,王尊农在陕西画坛的活跃时有耳闻,他长期坚持在基层为大众服务,精神可佳。他从十七岁拿起画笔至今,已走过近五十年的笔墨生涯,深厚的积累成就了他一幅幅丰韵饱满的作品,逐渐成熟了他艺术追求上的审美品质。尽管他年过六旬,但精神饱满,至今担任宝鸡中国画院院长。在一方为弘扬民族绘画而辛勤工作,我们深为钦佩。
王尊农近照
王尊农,1940年11月生,陕西凤翔县人,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同年进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艺术顾问、陕西书画院名誉院长、宝鸡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宝鸡画院学术顾问,宝鸡市文联委员等。出版有《王尊农书画作品集》《王尊农山水画集》《扇里春秋——王尊农扇面画作品》《水墨之韵中国画作品集》《古陈仓新宝鸡主题山水画作品集》。
文章标题:王尊农:下笔雅致漫天地 | 壬寅吉祥 | 美术长廊
本文栏目:美术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