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美术馆是艺术作品最好的归宿”——乔十光艺术作品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在山东美术馆举办

美术综合 来源:山东美术馆 2021-09-02 15:57
捐赠仪式现场“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展济南站”在山东美术馆的成功展出,满足了广大观众欣赏高水平漆画艺术的审美诉求,反响热烈、好评如潮。8月29日,在展览即将谢幕之际,乔十光艺术作品

捐赠仪式现场

捐赠仪式现场

“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展济南站”在山东美术馆的成功展出,满足了广大观众欣赏高水平漆画艺术的审美诉求,反响热烈、好评如潮。8月29日,在展览即将谢幕之际,乔十光艺术作品捐赠仪式与学术座谈会在山东美术馆举办,着名漆画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乔十光先生亲临现场,留下了动人画面。

乔十光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致辞

乔十光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致辞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艺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与乔十光先生亲切会面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艺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与乔十光先生亲切会面

捐赠仪式现场,年逾八十的乔十光先生因身患疾病,讲话十分吃力,但当他看到展览现场以及自发前来参加仪式、拍照纪念的观众时,兴致高涨,一字一句地说:“展览展出效果非常好。美术馆是艺术作品最好的归宿,我将三张作品捐赠给山东美术馆,能把作品留在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们。”

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协主席张望致辞

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协主席张望致辞

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协主席张望代表山东美术馆接受捐赠并为乔十光颁发捐赠证书。他表示:“乔十光先生是将中国漆画从一门古老技艺转变为当代绘画形式的创始人、推动者。山东第一次举办如此规模的漆画艺术展,通过乔老的精品力作,向观众普及了漆画知识,展现了漆画魅力。相信本次展览也是山东美术界深入研究漆画艺术的良好契机,推动山东漆画艺术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作品捐赠现场

作品捐赠现场

山东美术馆收藏部主任郭振宇主持捐赠仪式

山东美术馆收藏部主任郭振宇主持捐赠仪式

据悉,乔十光先生将《江南水乡》、《白杨》和《巴黎小教堂》三幅漆画精品无偿捐赠给山东美术馆,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将进一步完善山东美术馆的馆藏作品格局,为今后的展览展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嘉宾合影

座谈会嘉宾合影

捐赠仪式当日上午,“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展·济南站”学术座谈会在山东美术馆四楼会议室举办。乔十光先生及其夫人罗真如女士,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艺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山东省作协原党组书记杨学锋等省内外着名艺术家、理论家,以及熟悉乔十光艺术创作与成长经历的社会各界领导嘉宾、展览主承办方代表、乔十光亲属参与座谈。座谈会紧紧围绕乔十光的艺术成就、教育成就、公益情怀等几个方面分享故事、畅谈观点、展开解读,通过深度挖掘乔十光其人及其贡献,宣扬乔十光先生求艺之路的坚韧精神,展开对漆画艺术发展研究的新思路、新方向。

山东省作协原党组书记杨学锋

山东省作协原党组书记杨学锋

杨学锋书记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乔十光先生的艺术精神:第一是坚持追求艺术的献身精神。他冒着被大漆“咬”伤的风险,一辈子为了漆画这个在当年不被艺界关注的画种不断求索,甘于寂寞、无怨无悔;第二是坚持深入生活的求真精神。多年来,他三访傣寨、三进藏区、两游长江、四下江南,向漆艺工匠学习、深入民间学习,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他的创作充满了烟火气;第三就是坚持精益求精的至善精神。在乔十光作品中可以看出,每一块蛋壳的镶嵌、每一种颜色的运用,都经过了反复考量。这些精神都是新一代艺术从业者应当学习的。

山东省发改委原副主任、巡视员朱志明

山东省发改委原副主任、巡视员朱志明

山东省发改委原副主任、巡视员朱志明则用一首长诗梳理与赞颂了乔十光的艺术风格和成绩:“人文精神博而宏,生活剪影细且腻。民间风情蔚灵犀,革命薪火赋生机。精妙技法融古今,逸神丰韵贯中西......负重拓荒处女地,漆画大厦公奠基。赤子情愫昭北斗,心钟漆艺志不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常瑞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常瑞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常瑞红曾经是乔十光的学生,她诚恳地谈道,之所以在毕业后坚定选择了从事漆艺教学,就是受到了乔老师的感染与指引。乔十光创造的银箔罩漆再研磨方法,是当前漆画教育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漆画创作和设计的基本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艺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在座谈会上总结发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艺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在座谈会上总结发言

潘鲁生院长在座谈会最后深刻总结了乔十光的艺术贡献,他表示,乔十光的名字与现代漆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漆画根脉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但是如何实现传统艺术的当代化转换?这个长久困扰漆艺从业者的问题,乔十光找到了解法。他最重要的贡献可以分为两点:第一,乔十光把独属于中国的材料与美学精神有机统一,形成了美术新门类,成为了美术史上的重要一笔;第二,乔十光将漆画和漆艺融入到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通过教育的平台,感染了一批人,引领了一代漆画事业,建立了牢固的知识体系,将漆艺从福建地区逐渐扩大影响力至全国各地。他是一面旗帜,探索着带领漆画走上新的舞台。

艺术家乔十光(右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艺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右二),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协主席张望(右三)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乔十光(右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艺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右二),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协主席张望(右三)在展览现场

漆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有着七千年的深厚历史,它以天然大漆为媒材,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乔十光先生五十余年来深潜漆海,将漆艺从“工艺”转入纯艺术的范畴。他经历了漆艺从民间转移到高校的整个过程,编写了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漆艺》卷,奠定了全国漆艺学科的基础。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漆画创作者,还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奠基者、漆画运动的推动者、漆画学科的建设者之一。

艺术家乔十光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乔十光在展览现场

本次乔十光漆画艺术展及系列活动在山东美术馆的举办,旨在宣扬、致敬和学习乔十光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漆画领域的坚守与开拓,更致力于引领一种艺术思潮,提出我们对于艺术发展方向的思考: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潮流中,我们如何创造自己的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乔十光的外甥宋善英先生讲述,乔老虽然目前饱受病痛折磨,但仍然坚守在漆画艺术研究与创作岗位上,期待作出新成绩。这种忘我与执着精神将不断激励着我们,艺术之路路漫漫其修远,求知,总在路上;探索,永不止步。

作品赏析

放射 120cmX67cm 1985年

放射 120cmX67cm 1985年

北斗 120cmX67cm 1986年

北斗 120cmX67cm 1986年

江南水乡 180cmX90cm 1979年

江南水乡 180cmX90cm 1979年

甘孜寺印象 240cmX120cm 1998年

甘孜寺印象 240cmX120cm 1998年

漆趣大千 600cmX240cm 2011年

漆趣大千 600cmX240cm 2011年

宏村月沼 180cmX90cm 2005年

宏村月沼 180cmX90cm 2005年

美丽的西双版纳 360cmX90cm 2006年

美丽的西双版纳 360cmX90cm 2006年

信徒240cmX120cm 2008年

信徒240cmX120cm 2008年

木棉花开 120cmX60cm 2013年

木棉花开 120cmX60cm 2013年

太湖梅 180cmX90cm 1989年

太湖梅 180cmX90cm 1989年

混沌系列之一 120cmX120cm 2010年

混沌系列之一 120cmX120cm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