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坚定宝鸡文化自信 感悟民间艺术魅力—宝鸡美术馆主题学习考察活动走进凤翔木版年画

美术综合 来源:宝鸡美术馆 2021-08-28 13:03
-凤翔木版年画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美术馆(书法馆),要以包容之心敞开胸怀,在继承与创新中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美术、书法艺术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 -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美术馆(书法馆),要以包容之心敞开胸怀,在继承与创新中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美术、书法艺术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宝鸡凤翔“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木版年画、凤翔泥塑、陇州社火、麟游“九成宫遗址”等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书法文化遗存,是区域特色文化耀眼名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秀的美术书法艺术缘何起源宝鸡、服务宝鸡,未来将走向何方?琳琅满目的多元美术书法艺术,是新成立的宝鸡美术馆(宝鸡书法艺术馆)必然要学习、探索、服务的课题。

8月24日,“宝鸡美术馆主题学习考察活动”走进素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木版年画之乡”之称的凤翔区,在区书协主席陈一江先生的指引下,深入六营镇凤翔木版年画第15代传承人邰江平先生之子邰伟伟的工作室。

淡淡的墨香扑鼻,一幅幅风格粗犷、色彩对比强烈的木版年画直冲视觉,简陋的工艺制作台可见刚刚操作的痕迹。“世兴局”第16代传人邰伟伟说,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产于田家庄镇南小里村,一直以家族作坊传承为主,制作工艺繁复,形象丰满逼真,结合秦腔的表演艺术,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风情和浓郁的西北民间艺术特色,是真正的集绘画、刻版、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象征、夸张、凝练是凤翔木版年画图案造型的重要特征,比如最早最常见的象征驱邪的“秦琼”“敬德”,神话传说“天仙配”等,不论是哪种图案都是当地民俗民情的形象记录。

学习过程中,大家详细了解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步骤、技法,认真聆听了民间艺术发展历程中的感人故事,非遗文化凤翔木版年画所孕育的精神内涵令人惊叹不已。邰伟伟说,凤翔木版年画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见于邰家的西凤世兴画局家谱,据凤翔区南肖里村邰氏祖案记载,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前,邰氏家族已有八户从事年画生产。五十年代,凤翔木版年画大概有近七百多种,分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神码画五大类,最盛时年产销量达600万张。民国时期最兴旺,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北肖里和陈村镇的年画业淡弱,伴随年画改革,六七十年代,凤翔木版年画濒于灭绝。九十年代年后,先进技术战胜传统工艺,价格低廉的胶印年画占据了民间市场。

室内件件作品都是这位民间艺人内心深处坚守情怀的丰富写照,横竖条纹肌理无声地再现了艺术魅力,是艺术家不忘初心与憧憬未来的情感融合和智慧结晶,墙面上的作品精心配框,操作台上朴实的讲解配合娴熟的动作,俨然构成一幅漂亮的“乡韵图”,在场的每一位都感受到民间工艺美术非遗文化传承人邰伟伟的朴素情怀,他希望这个工艺能得到更多传承、推广、展示。

凤翔木版年画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这么多年,需要的就是坚持、坚定地方优秀文化的自信,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就是要在新时代把握好新媒体的运用,多元化向全社会借智借力,保护、传承、发扬传统艺术,让像她这样的地方特色艺术走进美术馆,走进大众视野,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以她独特的艺术价值展示人类生产生活、文明进步的最强音。美术馆工作者要与无数个邰伟伟这样朴素坚守乡情、坚守初心的民间艺术家牵手,力所能及的弘扬真善美,把木版年画等更多优秀的民间艺术请进展厅、走出宝鸡,以丰富的艺术形式诠释宝鸡文化特色,奉献社会,进而吸引更多西府成功人士、爱心人士自愿加入文化自信的团队,携手擦亮“宝鸡文化”名片,生动讲述“宝鸡故事”。

凤翔木版年画欣赏

凤翔木版年画欣赏

凤翔木版年画欣赏

凤翔木版年画欣赏

凤翔木版年画欣赏

凤翔木版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