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

展览资讯 来源:广东美术馆 2021-08-25 10:13
“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展览以“图像证史”为研究方法,深入以关良为核心的个案研究,以关良及其友人的作品、文章、历史文献、照片等资料,串联整个展览的大事记。

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海报

“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是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展览项目之一,展览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既是以艺术家关良为核心的一次个案研究,也是广东美术馆“馆藏活化”的一次典型案例,以求在提升美术馆学术研究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促进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关良(1900—1986),字良公,生于广东番禺,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其艺术生涯,西方现代艺术的传播耕耘和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创新并重,一生的艺术轨迹由中西两条线交织而成。20世纪初期,大批留日、留法画家归国是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滥觞。在此环境中的关良,用其西画学习的背景成为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传播最早的播撒者之一。与此同时,在中国画的变革大潮中,良公融西学而内化,在水墨画中探索出一条简拙至美的戏曲水墨画之路。

本次展览以“图像证史”为研究方法,深入以关良为核心的个案研究,以关良及其友人的作品、文章、历史文献、照片等资料,串联整个展览的大事记。展览分为三个部分:改良思潮下的“洋画家”(1900-1949)、时代塑造的“国画家”(1950-1976)、回归自我的“游戏笔墨”(1977-1986),以此形成关良的图像历史脉络。同时,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文化脉络(1900-1986)为辅助线索,呈现与良公艺术创作思想相关的文化事件,以期呈现出关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的历史形象、个人形象和作品形象。

关良

关良

关良,字良公,广东番禺人,1900年生。幼年居于广州、南京,1917年随兄东渡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画会(后改称太平洋美术学校)随日本画家藤岛武二、中村不折学习西画。1922年回国,在上海神州女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美专等任教。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政治部艺术股股长。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杭州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并于全国各地旅行写生。1957年与李可染一同到东德访问,并在柏林科学院举办画展。建国后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擅长水墨戏曲人物画、油画等,兼通音乐、戏剧。1986年9月病逝于上海。作品有《关良京剧水墨画》《三打白骨精》《贵妃醉酒》《钟馗图》,着有《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出版有《关良京戏人物水墨画》《关良油画集》等。

(左起)许敦谷、周勤豪、关良摄于上海东方艺术研究所

(左起)许敦谷、周勤豪、关良摄于上海东方艺术研究所

上海美专部分教师在南京旅行写生时拍摄,左起:李超士、张辰伯、王济远、汪亚尘、关良、刘海粟

上海美专部分教师在南京旅行写生时拍摄,左起:李超士、张辰伯、王济远、汪亚尘、关良、刘海粟

关良夫妇与子女儿孙合家欢(关良拉琴)

关良夫妇与子女儿孙合家欢(关良拉琴)

<img alt=

关良《钟馗》 布面油画 56x71cm 1960年代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关良《上海苏州河》28cm×36cm 布面油彩1964年

关良《上海苏州河》28cm×36cm 布面油彩1964年

关良《瓶花》油画 44cmx34cm1972年 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瓶花》油画 44cmx34cm1972年 广东美术馆藏

关紫兰《瓶中繁星》26cm×37cm 油画 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

关紫兰《瓶中繁星》26cm×37cm 油画 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

谭华牧《街景》46cm×55cm 布面油画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

谭华牧《街景》46cm×55cm 布面油画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杨子荣智擒座山雕》73cm×50cm 纸本水墨设色1965年

关良《杨子荣智擒座山雕》73cm×50cm 纸本水墨设色1965年

关良《京剧人物》44cm×30cm 纸本水墨设色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京剧人物》44cm×30cm 纸本水墨设色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游龙戏凤》32cm×30cm 纸本水墨设色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游龙戏凤》32cm×30cm 纸本水墨设色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