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大家

艺术视点|目师华山 · 徐华

美术大家 来源:美术网 作者:徐华水墨专栏 2020-08-18 11:27
目师华山徐华▽|画家介绍徐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山画院副院长,教育部专家库成员。国画作品多次入选省部级展览,1998年至今发表绘画作品

目师华山

徐华

画家介绍

徐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山画院副院长,教育部专家库成员。

国画作品多次入选省部级展览,1998年至今发表绘画作品两百余幅、论文三十余篇于《美术》《文艺评论》等刊物。

先后出版《当代中国画库·花鸟·徐华》《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徐华 华山图册》《山水画技法品析》《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水墨面对面》等着作,并获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先后策划主持“灵山雅集·首届全国佛教艺术作品邀请展”“印象碑林·中国画27人提名展”“丝路·高峰:首届华山杯国际绘画书法大展”“长安风格之范宽故里考察”“长安风格之辋川考察”“从长安到洛阳:荆浩、郭熙故里考察”等展览及学术活动。

目师华山绘长安

文 / 徐 华

我至今已19次登顶华山,体四季之变,以天地为徒,与华山交朋友,旨在追求以超然的艺术境界和文化表达。从而在师法造化之中,感悟华山形、神、色、意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登华山一丈,悟道一尺。先后创作《华山写生·十二图册》《看山还看祖国山·十图册》《江山如画·十图册》《细把江山图画十二图册》《仙从华山来》等六百余幅作品。为何选择华山作为我的山水画创作主题和研究对象,同时我又是如何写生的呢。兹从以下两方面阐释并附上我的华山诗词。

徐华《太华云海》纸本水墨 46cm x 68cm 2020年

写生观

“写生”一词最早出现在五代,当时就有“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的腾昌頫到宋“写生赵昌”此时的写生旨在品评之意。“写生”一词由“写”与“生”组合而成,其中以“生”字为词语的核心。关于“生”的概念,可溯源于《易经》中“生生之谓易”,又“天地之大德日生”。王阳明云:“太极生生之理, 妙用无息, 而常体不易。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生生者,化之源”。艺术与生命精神密不可分。艺术是人的艺术,表现人对宇宙的认识、感受和体验,表现生命是中国艺术理论的最高标准。中国画家对静物不太感兴趣,大多重于表现物象的精神。

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宗炳“好山水爱远游”,且“每游山水,往辄忘归”,“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唐人提出“外师造化”对后世画家观察写生的理论和实践有深刻影响。宋代画家郭熙云:“天地宝藏所出,仙圣窟宅所隐,奇崛神秀,莫可穷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并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就是说直接到大自然去搜取。明代王履关于写生,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成为中国绘画“形”与“意”的重要理论。

徐华《福地》纸本水墨 42cm x 42cm 2017年

“写生”就是向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学习,从客观自然中吸收营养,获得灵感,从而进行取舍和组织的再创造。“写生”就是用“写”的方式来表现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生命之意。生命是一种精神,不是言其观念,而是就万物的本体而言。

徐华《华山南峰》纸本水墨 34cm x 34cm 2015年

中国画写生是体验物象的生意、生气和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中国画写生是一种生命精神的体验。画家游历山川感受生活,不光是用眼睛看,也要动脑子,要仔细观察感知物象中的细小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不被人们所重视。中国画是由心目而成,这其中包括内外、大小、上下,主客相融,最终运用到表现物象的“形”而非“型”。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写生来感知万物生长规律,搜妙创真。黄宾虹先生游遍大江南北,留下了游记式的山水写生小品数千本。这些作品生动传神,情景交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提出了山水画创作的四个步骤法。一、登山临水。二、坐望苦不足。三、山水我所有。四、三思而后行。其中的一、二两点就是要求画家接触自然,对自然作全面细致的观察体验,既要与山川交朋友,又要拜山川为师,才能胸怀丘壑,运笔便自如畅达。

徐华《莲花西峰向天开》纸本水墨 138cm x 68cm 2018年

山水画的对景创作性写生是写生和创作的一种融合。对景作画, 要懂得“舍”字,追写状物,要懂得“取”字理。尽管是对景写生,画家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增加景物或自由移动景物,有些画家甚至是自己臆造。李可染先生关于写生提出:“不仅要画其所见,而且要画其所知,还要画其所想。”这种对景写生的方法,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概括出能代表对象本质和抒发作者情感的艺术形象,一切旨在为意境服务。一个画家对生活没有强烈的感受,他所画的作品则不能唤起人们的共鸣。中国面写生中需要注意的是,不以写生为招牌,而是要真正认识中国画的写生观和写生方法。中国画的写生是写生命之意,写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不论是师法古人还是师造化,最终都是表达画者的思想、精神和修养,而非客观的山和花,自然物象只是一个承载体,所以古人讲画家要“师心”要尊重内心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明理得道。

徐华《山雨》纸本水墨 68cm x 46cm 2018年

华山写生

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去下棋亭就得翻越华山着名的险道鹞子翻身,笔者曾三下鹞子翻身,在悬崖下写生。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画华山。我喜欢华山精神气质:一是俊朗,即雄健、俊爽。二清奇,即清新、奇妙。三是高冷,即高险、冷艳。四是空灵,不染尘埃。华山之美,在于其地貌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的活化石,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诸如米点皴、荷叶皴、乱柴皴、斧噼皴等。笔者面对华山总结了“绸带皴”“石瀑皴”“泪痕皴”等新皴法。

徐华《云山游墨》纸本水墨 138cm x 68cm 2018年

我爱华山,喜欢冬日一个人在华山看雪,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雪落于树叶的声音。哲学家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我选择了后者。我爱华山,修行总在路上,在下棋亭上、在长空栈道下、在东峰之巅、在风雪中、在云海间,在华山的每一个角落。

画华山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工作。泰戈尔说过:“我已经在天空飞过了,虽然没有留下翅膀的影子,但我已经飞过了。”表现华山,研究华山,把自己融入到华山之中,我是华山,华山便是我。

徐华《山外山》纸本水墨 68cm x 46cm 2018年

徐华的华山诗词

其一

《红蜡烛》

下棋亭,已不见踪影

一棵松

如水墨松烟般朦胧

徐华《太华仙境》纸本水墨 32cm x32cm 2016年

山谷里,又一次传来阵阵吼声

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向南望去

万朵冰花朝脸上打来

雪针,美丽的秩序

密密匝匝

脸有点痛,但很快活

一步一停

终于回到了东峰

徐华《万象澄明》纸本水墨 68cm x 45cm 2018年

穿过松枝,绕过石壁

雪风从门缝的夹隙间窜入

一条黄光,在风中左右摆动

红蜡烛,有力地坐定在白碟

中央

用生命点亮顽强

一只白勺搭在碟沿上

有种穿越叫徐徐而来

时光的火苗

冉冉升起

红烛,慢慢映红小屋

太华的夜,静安美幻

时针嘀嗒,指向十九点

一天的激动也归于平静

雪继续下着

慢慢变成鹅毛状

她的情,是如此盛大

在夜色中鸣叫的,是一只猫和

一群黑鸟……

徐华《月华山》纸本设色 138cm x 68cm 2018年

其二

《华山棋亭》

端坐云山

三公山被江山高高举起

朝阳山嵴

金光斜射鸡冠

金灿灿

山下百万雄狮咆哮

怒吼而来,回响在山谷之中

徐华《云水一色》纸本水墨 42cmx42cm 2017年

山之高光,谁曾端详

水之清风,谁曾聆听

他笔下飞花之时

被下棋亭飞鸟看见

华山

华山

落日

石瀑

遥远荷花点

徐华《高山仰止》纸本水墨 68cm x 46cm 2018年

其三

《华山云烟》

起笔,水墨散去若云

眼前,迷迷蒙蒙

飘飘浮浮,空空荡荡

徐华《南峰烟雨》纸本水墨 32cmx32cm 2016年

只有素纸上的小短线

在墨中爬行

像无数攀登高山的蚂蚁

匆匆忙忙

来了,去了

去了,来了

聚聚,散散

似与你无关

徐华《石若莲花》纸本水墨 68cm x 46cm 2018年

崖壁下,铁链撞击山岩

两只脚,一个脚窝

女人沙哑的声音,在云雾中

飘散

云烟,又一次从下棋亭而来

漫过鹞子翻身

眼底茫茫一片

你突然想起去年冬天遇见的

一场风雪——

华山高处,水墨浩荡

徐华《一柱俊美欲撑天》纸本水墨 138cm x 68cm 2018年

其四

《仰天池》

一片云,划开了天和地

成群的蝴蝶,在松桧峰上旋转

轻轻地,飘呀飘

似黑鸟,凌空

一只落下,站在画架之上

一只仰卧,匍匐在仰天池旁

美丽,从天而降

一朵云,覆盖了你我

风,吹笔墨

草如云

徐华《雨潇潇》纸本水墨 42cm x 42cm 2017年

其五

《下棋亭》

松林挺岩崖,幽谷激清流

白云停松间,朝阳曜棋亭

徐华《金壁华山》

纸本设色 33cm x 33cm 2016年

其六

《长安》

华山,印石

华清池,印泥

轻轻一按

便是长安

徐华《松风下棋亭》纸本水墨 24cm x 67cm 2016年

花鸟作品欣赏

徐华 《花影风里摇》纸本设色 70cm x 48cm 2017年

徐华《大吉祥》纸本设色 45cm x34cm 2018年

徐华《 远山如弓兰似箭》纸本水墨 70cmx 48cm 2017年

徐华《单纯就是力量》纸本设色 45cmx34cm 2018年

徐华《花长一尺 人寿三千》纸本设色 70cm x 48cm 2018年

徐华《岁岁吉祥》纸本设色 69cm x 46cm 2018年

2020年华山写生

如果不能亲行看遍风景

那就卧以游之吧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