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徐华教授川藏南线写生活动于2020年6月8日成都开启前往拉萨、萨迦。全程4200多公里,用时一个月。途经雅安、泸定桥、海螺沟、康定、红石公园、新都桥、理塘、巴塘、芒康、东达村、左贡,邦达,八宿、七十二拐、然乌湖(来古村),波密、墨脱,鲁朗,到达林芝南迦巴瓦(索松村、直白村)已经6月22日。徐华教授说,此次是他第一次去拉萨,当然也是首次延川藏线写生,
这次写生对他来说有两个挑战,一个是高原反应。二是作品上的自我突破。虽然一路艰辛,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和高原雪山还是很快乐。他说,他在南迦巴瓦写生三天,画了一些半抽象水墨画,并撰写了短文同读者分享。
徐华教授写生视频
南迦巴瓦雪山一
南迦巴瓦雪山二
支车顶帐篷
云中天堂:挂在天上的石头
文/徐华
写生的意义对于画者来说,是一次自我重塑,也是对生命的一次再认识。写生的价值不在于你去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美景,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做过的最疯狂的事。中国画写生感觉很容易,一支笔、一块墨、一张宣纸,但寻找自我的过程并不容易,唯有你真正尝试突破自我,不断将身体和灵魂推向极致,或许才能感知到一种震撼与超脱,南迦巴瓦我来了。
从赤道到两极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是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墨脱县交界地带,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也是全球海拔排名第15的高峰,被誉为"最具有男人气质的山峰"和最神奇的雪山。关于"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雷电如火燃烧","直刺天空的长矛"之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长矛直刺苍穹"。南迦巴瓦峰另一个名字为"木卓巴尔山",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想看到整个山峰的机会较很少,因此它也被称为"秀女峰""神女峰"。南迦巴瓦峰也有"天上掉下来的石头","众山之父"之称。从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可以感受到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艰险,听说经常有雪崩。南迦巴瓦峰由于终年积雪,挡住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堆积南麓。这样从山脚到山峰上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带,山地阔叶林带、山地暖温带针叶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高山寒带灌木草甸带。因此这里植物种类丰富,生长着香蕉、龙脑香、扇尾葵、香樟、楠木、刺栲、铁杉、乔木杜鹃、藤状杜鹃、墨脱冷杉、苍山冷杉灌木杜鹃、报春花、驴蹄草等植被。真可谓是登一座山,等于从赤道到两极。
南迦巴瓦雪山三
南迦巴瓦雪山四
南迦巴瓦雪山与雅鲁藏布江
用笔墨丈量高原
此次川藏写生,也是自己对绘画创作和抗风险能力的一次挑战。中国画写生,特别是西部写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旅行写生就已经成为许多画家的选择。此时,西部绘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从而拓展了中国绘画的新风貌与审美认知,沈逸千、张大千、赵望云等画家最早开始西北写生,在这之后,大量画家在40年代赴西北和边疆写生艺术家,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现象,这种写生潮在五六十年代得以延续至今。有效写生,在写生中创作,在创作中写生,成为许多的人追求的艺术之路。笔者认为认为,写生不仅是搜集创作素材,它本身就是现场创作。在深刻的认识中,发挥记忆和联想的能力,也就是能主观的把握物象的精神和意境。此次写生可以说是边行路,边学习,边思考,边创作。
在姊妹湖写生途中有幸结识了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老乡胡延平先生,他曾多次前往川藏线考察拍摄,对318这条线路相当熟悉。今天,他早于我们一天到达雅鲁藏布江景区,只为在这里守候南迦巴瓦峰。我们进入景区已经是午后了,一路上雪峰时隐时现,激动心情也随着这山路一起一伏。我们和胡总相约在索松村的一家酒店外见面,随后我们在他的引领下直奔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的直白村。这里地处南迦巴瓦峰西壁正下方的泥石流大草台上,其上方为冰川沟,其下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段第一个Ω形大转弯,水声轰隆。环顾四周,为了不让车压到草甸子,我们将车沿着草甸中央的一条细长小路靠边停下。午后的直白村,一片宁静,走在绿色草甸与不知名的野花间,抬头仰望南迦巴瓦,诗和远方不在遥远,从海拔仅2600米的直白村仰望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5000多米落差让人震撼。
学者胡延平
南迦巴瓦考察
南迦巴瓦考察中
徐华考察中
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后,大家就各自忙开了。我从车上搬下了桌椅,拉开台布,摆上茶具,摆了一组插花。便坐在椅子上看着南迦巴瓦山发呆。胡总忙着选角度架设机子,蛐蛐忙着晚饭。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摩托声,一位藏族小伙延草甸中的车辙印迹飞驰而来。我便站起来向他打招呼,"你好,你要去哪儿?"。他说:"我就住在这边的村子,去前面采蘑菇",话声未落一溜烟就不见了,草原山川又一次安静下来。南迦巴瓦雪峰不停息地变换着各种姿态,一会钻进云雾中,一会又悄悄露出头来,云雾四处蔓延。这的天气真是多变,一会大雾、一会下雨、一会放晴,冷热交替转换。我们也是一会打伞、一会钻进车里避雨,一会又在草甸上踱步,就这样来回往复者,天色渐渐暗,于是就躺在车顶帐篷里观看雪山。夜幕下的雅鲁藏布江上升起白色帷帐,沿雪山脚下围拢而来,西面的山腰也出现了一条白色的云带慢慢前行,我们的车和草滩慢慢被包围在中央,耳旁依旧是雅鲁藏布江的阵阵吼声,这声音越来越大。这次是出行以来第三次睡车顶帐篷,渐入佳。夜里,雨噼里啪啦的打在帐篷上,不断重复,晃晃悠悠,又回到了梦里。由于这里终日云雾缭绕,海拔在二千米左右,在西藏算是含氧最较为丰富的地,所以睡眠很好。
徐华写生中
徐华写生进行中
草甸野炊
直白村草甸
第二天晨起,雨还继续下着,打开窗口,继续赖在帐篷里等天空放晴。上午十点钟,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雨后南迦巴瓦的天空变得清澈明亮,云雾变化也变得更加丰富,如同天境。胡总开玩笑说,徐老师真是有福之人,很多人来过多次,也未能看到南迦巴瓦山峰,因为它有个名字"秀女峰"。直白村真可谓是藏在雅鲁藏布江峡谷中的世外桃源。
南迦巴瓦雪山
《南迦巴瓦峰》
白云
印雪山
修心
展纸
积墨色
水墨清华
观山
写雪花
众妙之门
那一朵雪,千年流光
似笔端飞白
冰花,雪崩溅起的碎石
直白村这里虽然可直面雪山,很震撼。但这个角度的很难看到南迦巴瓦的全貌。第三天,我们便转往索松村。到达松村后。我的脚腕又开始犯毛病了。几日前的海螺沟写生,蚊虫隔着我的裤子叮咬脚腕,涂抹的风油精后并没有在意。后来又在波密被牦牛围绕后,两个脚腕和脖子开始发出一个个肿包,现在伤口开始变得严重了。广州一对夫妻朋送上药片与药水,这一路碰到了不少好朋友。擦拭在伤口上很快就缓解了痛痒,我便拿着册页来到观景台,此时,观景台上早已被摄影爱好者占领,个个摆好好姿势等候美的瞬间。穿过人群与密集的树林,来到了崖口边,这里正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上方、南迦巴瓦峰就在就在前方,这里开阔无遮挡,真是一处好地。便在这里写生多幅峡谷与若隐若现的雪山景致。天色渐晚,酒店的院子里点起来一堆篝火,夜色中一片暖意。这一晚是出门以来睡的最沉的一天。睡梦中突然传来,"出来了,南迦巴瓦峰出来了",睁开眼,原来天已大亮。我赶紧穿上衣服,踏着鞋往外跑。只见天空中的山雪峰在薄纱中慢慢被点亮,然后一个个山头清晰的露了出来,南迦巴瓦雪山,高伟,壮观,圣洁,震撼。当整个山峰全部被点亮时,整个世界瞬间充满了生机,院子里的一朵牡丹花花在雪山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天空也格外的蓝,能看到如此盛景,的确很幸运。据说每年能见到南迦巴瓦全貌的天数仅有几十天。
《天上的雪峰》
晨风,索松山居传来
------出来了
山峰出来了
红衣女子站在一块石头上
喊着
千里高空,大地之神慢慢拉开白色帐子
白云上,端坐广阔雪山
圣洁,浩瀚
当地人称之为"羞女峰"
因其害羞,常躲在云层里
难得一见
云层翻腾,主峰漏出了半个头
又瞬间钻进云层
眼镜蛇般的白的岩石
在云中摆动,慢慢的
羞女峰再一次拉上面纱
雅鲁藏布江咆哮着朝南奔去
只有,白色的帐篷前的
一株牡丹在风的摇动下
滚落,两颗泪珠
幸福,喜悦的泪
人间值得
2020年6月24日离开索松村,米林高速,我们又向下一站巴松措进发。
写生作品欣赏
徐华写生作品
徐华写生作品《神女峰南迦巴瓦》
徐华写生作品《远望南迦巴瓦雪峰》
徐华写生作品《意写南迦巴瓦峰》
徐华写生作品《南迦巴瓦雪山》
徐华写生作品《挂在天边的雪峰》
徐华写生作品《月上南迦巴瓦峰》
徐华写生作品《云端南迦巴瓦雪峰》
徐华写生作品《高峰静谧写南迦巴瓦峰》
文章标题:雪域行者.高风徐来: 徐华教授川藏写生——南迦巴瓦
本文栏目:美术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