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大家

西部放歌梦连天——怀念国画大家李宝峰先生 | 徐华水墨专栏 | 美术长廊

美术大家 来源:美术网 作者:徐华水墨专栏 2019-03-13 15:50
西部放歌梦连天——怀念国画大家李宝峰先生哀哉!李宝峰先生走了!李宝峰先生是我大学毕业后在甘肃认识的国画老前辈之一。闲暇时,我时常去拜会先生,请他给我指点绘画,也常听先生讲自

?

▌本期嘉宾:李宝峰

▌李宝峰

西部放歌梦连天

——怀念国画大家李宝峰先生

哀哉!李宝峰先生走了!

李宝峰先生是我大学毕业后在甘肃认识的国画老前辈之一。闲暇时,我时常去拜会先生,请他给我指点绘画,也常听先生讲自己的创作心得。时间久了,就和老朋友一样,无话不谈。2006年,我的第一本专著《水墨面对面》中,他便是我所选择的甘肃唯一的国画家。再后来,我继续求学之梦都是在先生鼓励下得以实现。

今惊悉先生仙逝,无比悲痛,心情沉重,聊发此简短回忆文字,以纪念之。

丹青前辈,放歌西部未成幻。

人生匆乎,驾鹤西游天堂安!

李宝峰人物画有着强烈的西部绘画特征。王盛烈曾评价他:“宝峰的画给人一种快感,无论是写人物——现代的、古代的,还是写动物——都惟妙惟肖,富有情趣。”他笔下的人物多表现西部少数民族人物风情,其中多写墨毛驴让人过目不忘。他是继黄胄之后笔墨造型与中国画书写性上有着重要贡献的西部大家。

——徐华

?

李宝峰,1938年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955年初中毕业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考入鲁迅美院国画系。1964年毕业分配至甘肃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曾任美编室主任。1990年调入筹建甘肃画院,并任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在甘肃兰州成立“李宝峰艺术馆”。2009年获由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1号展厅举办“守望西部——李宝峰中国画展”,并出版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李宝峰》。中国画坛领军人物。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百年中国画展”等多项大展,2004年获黄宾虹奖,2006年获世界华人书画大展金奖。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毛主席纪念堂、深圳、天津艺术博物馆等收藏。

?

李宝峰:西部情缘

文 / 徐华

人物:

李宝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甘肃画院副院长)

徐华(美术学博士 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丝路花语》 68x136cm

早在八十年代您的作品就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浓烈的“西北情”鲜活的生活气息,还有极强的艺术美感,让人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您“信天游”的北方情怀。特别是您笔下的毛驴,不仅受到了业内人士的美誉,同时也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黄胄先生对您的影响大吗?您怎么看待黄胄的艺术作品?

黄胄对我的影响太大了。画毛驴,我在读书的时候就喜欢画。这里我要说一句对黄胄的评价,黄胄在当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前黄胄把速写应用到写意画当中,看似随意的线条,却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线条的重复不失其精神魅力,在以前绝对不允许这样的,在当时还有很多人觉得那样的作品不是中国画,在后来大家都慢慢接受了,影响着很多人。黄胄的线不是随便画一根,他是用心去研究的,有极浓的生活气息。还有把毛驴作为一个主题去画,在前人是没有的,只是把毛驴作为点景。而黄胄则是把毛驴作为主题,这也和当时的环境有关系。画画我觉得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这个很重要,我也经常这样去做,画出自己的真实体会。一个画家表现一种东西不可能尽善尽美达到极致,它总有一点点缺憾。我觉得黄胄在用墨色上还不够精到,还有待发展。用笔用墨的好坏,它离不开表现的形式。只有把你要表现的物体恰到好处地和笔墨联系在一起,这样笔墨才能表现得很好。在这个过程中用好水也是很重要的,离开这个就不好说了。

《西部放歌》 68x68cm

《三友图》46x68cm

《八驴图》136x68cm

《信天游》68x68cm 2011年

李老师在画好毛驴上有大的体验,在解决造型上、在用水用墨上、在大场面的组合上,请问您有什么体会,如果想画好毛驴应该做些什么?

在绘画上我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写实也是相对的,它有一个客观的参照物。这样它可以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不断地在笔墨上锤炼打造。在笔下既要有节奏又要有笔墨,有形体,这个是追求不完的。倘若要追求更高水平,那么就要一点一滴地锤炼自己。要想感人必须感动自己。要想画好毛驴也非易事,我认为:画好毛驴乃须骨中有肉,肉中有骨,骨肉结合,方可具感染力。“画好毛驴还要多观察,多研究,方可笔到神来”,“还有艺术是综合修养之体现,各方面修养很重要”。

我觉得毛驴天生就具有一种美感,身上自然的黑白灰,再也无法从自然界找到一种动物可以有着这样的完美绘画构成因素,用笔墨来表现毛驴,可以说是中国画中笔墨和造型结合最完美的体现。像其他的动物牛、羊等,画家在绘画上的处理完全是有意设计黑白灰之间的关系,增加画面中的各种关系,而毛驴身上的构成因素是天生的。

是的,就是这样的。但是在生活当中毛驴也有咖啡色的,当时我也考虑用赭石和墨色结合起来画了一些,效果不好。通过时间证明还是用墨色表现比较好。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新疆风情图》68x68cm

《喀什巴扎》136x68cm

您的《丝路花雨》、《高原情》、《西北风》、《琵琶行》等一系列作品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在今后的创作上还有什么样的想法?可以简单地谈谈吗?

每一个画家的艺术才能各有不同,就好比是富矿和贫矿,当然没有矿我们就不说了,搞艺术需要天分。如果是富矿,经过提炼一生用不完。李可染曾说过,“我活一百年就好了,我会画得更好”,后来他又说,他活一百年可能也不行,“可能活到二三百年,我的理解就会深刻。”这说明艺术太难了,它需要不断的滋养。相反倘若是贫矿那就枯竭了。我能活一年我就有一年的追求,我的学习是很宽泛的,我向年青的画家学习,向西方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也不断地向传统学习,拿来为自己所用。无须多言,因为那是用心谱写的真情。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雪域风情》尺寸不祥

李老师出生在抚顺,当时家里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得您走上了绘画的道路?

我生长在抚顺,是一个贫民的家庭。我们家住在一个小街道里,我父亲是一个裁缝,旁边还有卖文具、搞工匠的铺子。在刚懂事的时候,我就喜欢画画。在那个时候就对绘画的好坏有点鉴别的能力。记得当时我父亲用蜡笔给我画了一匹马,是用红色画的。在我隔壁有个卖文具的,他长期有病在床,我经常去他那里玩,他用蜡笔给我画了两匹马,他不是用一种颜色画的,而是用红色、黄色等几种不同的颜色融合在一起的。要现在来说我父亲画的应该是比较火气的,人家画的是很温和的,我觉得人家画得好。在那时我自己也拿蜡笔画,那时我的印象是画什么都是用墨笔勾勒出一个形,然后再涂上颜色。可是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见到一位美术老师作画觉得特别好,每次那个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就趴在窗户上看,那时我还很小,这个老师没有用黑颜色勾出轮廓,那个老师就是用水彩画的。我想原来画画可以不用黑色勾,直接可以用颜色画呀。老师在画,我就趴在那里看,那时候觉得画得太好了,我的印象现在依然很清晰。在随后的阶段里,回到家里我就自己开始揣摩。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在当时为什么想考美院?

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阶段我不太喜欢画画,特别喜欢乡土文学,看了许多这样的文学专著。在我们学校里,还有个业余的美术小组,我也就参加了,我们学校经常要出黑板报,每期都是我画的。在这一时期我的绘画作品陆续被发表,在当时的学校小有名气。对于画画我当时并不知道还有专门的学校可以学习。初中毕业的时候,有个美术老师,是个老先生,他喜欢画国画,他告诉我沈阳有个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有个附中,你可以考到那里,那是专门学美术的。我当时念书在班里是前几名,家里人都反对我去学画画。那个时候人们觉得画画不是什么正当职业,他们希望我学工,可以当工程师或是学习医学,不能学画画。后来我睡觉的时候从梦中哭醒,我爸就问你怎么了,我说我想学美术,家人看我很执著,就很可怜我的,于是给了我几块钱我就去考附中,和我一起去的还有两个同学,他们都没有考上。人生有许多十字路口,你在十字路口的走向就会决定你一生的命运,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永远错过了。

《新疆风情图》136x68cm

《新疆风情图》尺寸不祥

您1964年毕业为何选择了西北兰州,选了甘肃人民出版社?

在当时甘肃向高教部要四个搞美术的,到甘肃美术出版社。当时有个规定,你若是要选择专业就不要选择地方,若你要选择地方就不要选择专业,我们同学都选择了大连,都搞雕塑、设计等。我愿意选择专业,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我在毕业的时候为同学说了几句好话。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我们一直相处了九年,他一直是学生会的干部为同学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他家里的“问题”一直没有给学校交代,最后被学校查出来了,说是隐瞒组织了,要批判和处分他的时候,我没有表示同意,和组织没有保持一致,说我政治不可靠。我当时学习很好的,就这样到甘肃来了。一开始很苦啊!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到甘肃太好了,我很热爱这里。我不是说空话,倘若我不是学美术的,我也不一定非常有感觉,因为搞美术就不一样了。这个地方太棒了,画画写生是个很不错的环境。

《喀什巴扎》尺寸不祥

《市场》尺寸不祥

《甘南的风》68x68cm

《奶茶》68x68cm

1990年您被调入画院,对您来说应该是在绘画上的一个大的转折吧?

我画画应该是三个阶段,一是出版社,二是调入画院,三是退休。学校毕业到了出版社工作,在出版社从事美术事务,并不是专业画画与创作的地方,每年还有经济指标。有一部分编辑长期被搁置,我就抓紧一切时间画画,但还是没有完整的时间搞创作,只能是练练笔而已。另外就是画了很多插图对我以后的创作确实有很大的帮助,锻炼了我的默写能力、构图能力,在这里我没有丢掉国画。1990年被调入画院,这个时候可以拼命画画了,把我过去的想法完整地搞了一下,自己还比较满意。到2000年退休以后,时间就更多了,在画院还有一些行政事务,现在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自己支配,对画画的认识理解就更多了。

《舞者》136x68cm

《南之喜悦》68x68cm

李老师性格开朗幽默,为人朴实谦和,也具慧眼,在画院担任领导工作期间,有很多人在您的关怀帮助下有了很好的成绩,像莫建成、莫晓松等人,是您发现并把他们调入画院的,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这些工作不仅仅是我还有别人,当时画院刚刚成立,我负责业务,对于画院长远发展来说应该吸收一些在省内崭露头角有潜力的画家加入这个群体。当然与他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名家点评

宝峰的画给人一种愉快感,无论写人物——现代的、古代的,还是写动物——羊羔、牛犊、毛驴,都惟妙惟肖,富于情趣。《高原情》《回廊下》《李时珍断诊图》,人物的身份、性格、神态表情,以及在特定故事中情节安排,无不相称得体,毫无故作姿态,轻松自然,在小情趣中有真性情。我很喜爱那幅《壕上观鱼图》,把一个置身事外悠然自适的老人纯真心态描绘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他为文学作品所作的诸多插图,无不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他画动物,把个闲散、自在、天真烂漫、活脱脱一派生灵天成的特性写得淋漓尽致。那些毛驴,笔笔不落空泛,体态既生动,结构亦严谨,称得起无懈可击,足见其把握形象之准确,捕捉性灵之入微。宝峰是一位善于刻画人的心灵的画家。

——王盛烈 (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

李宝峰的画是对西部的讴歌,是对西部的真情描述,是对西部大开发的赞颂。他是一位勤奋的画家,他的画人物刻画扑捉轻盈、厚重坚凝。

——刘文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李宝峰的草原风情画,我很喜欢。他在用眼睛,用心灵画画,他的勤奋写在画中,他在面对西部,面对中国画创作之传统得心源、面对生活得造化,他是西部乃至全国最优秀的画家。

——杨之光(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原广州美院副院长)

看了宝峰的画,如同走进了草原,走进了西部,画中有让人读不完的故事,画中有让人看不尽的遐想。他的笔墨功夫很扎实。

——程十发(艺术大师、原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李宝峰先生是当代中国画、中国人物画的一位重要代表,这么多年来我所了解的宝峰先生不愧是中国人物画家的优秀代表,他的作品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笔墨特征和充满西北风情的艺术特色,这些年来我一直很关注他的作品。他是一个坚持深入生活、研究生活、研究人物、研究艺术的勤勉的艺术家,他创作的艺术题材定位在西北普通老百姓身上,有矿工、有甘肃的土著民族,也有帕米尔高原的歌舞表演,有新疆少数民族风情,还有青藏以及甘南地区的西藏少数民族同胞。我们看到他的作品最鲜明的特点是在把握人物造型特征中紧紧抓住了西部人物的形象特征、但这些年来他通过笔墨表现人物造型方面,显得更加自如,笔墨技巧更加放松、更加自如,同时表现西北人物的精神状态显得更加自信,这一点对一位70多岁的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在他的作品中读到了热情、读到了感情。

——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参加李宝峰老师的展览我非常高兴,因为李宝峰老师是中国西部杰出的人物画家,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坛有很大的影响。我这个年龄的西部学画的学生,从小包括我自己在内,就不断地在临摹李老师的画,也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甚至可以说在西部有很多人物画家都是在临摹着他的作品成长、成熟起来的。所以李老师办画展我非常高兴,这个画展的题目叫“守望西部”,我想这个题目既是他画展的题目,也是他多半生的一种坚持。从他的作品中不但能够看到深入生活,创作出大量作品,有数量的成果、更有质量的成果。我认为这主要是他对西部有着浓烈的热爱之情,从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反映出的情绪来看,我感觉这些情绪都是李老师自己。从他作品来看,他热爱西部的人民,热爱自己的绘画,所以他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必然的。

——杨晓阳(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学习上不拘一格。干裂秋风与润含春雨意外并置,使人感到淳厚质朴之中流溢着一股灵动清新之气。

在西部土地开掘一口生活的深井,李宝峰已经孜孜不倦追求了四十余年。这一系列作品,凸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和朴厚。它们有浓郁的西部特征,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笔墨运用和视觉语言方面,也体现出许多可贵的个性特色。因为深刻,所以动人。这样的艺术创作,必将受到人们由衷的欢迎!

——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李宝峰属于解放后的第二代人物画家,他在鲁美附中和本科学习九年,包括静态人物与动态人物两种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许多画家所缺乏的。李宝峰做出版编辑工作多年,画了很多的插图和连环画,李宝峰长期坚持到生活中寻取画材,有丰富的形象积累。他笔下的藏族人物比大量同类题材的作品更生动、自然和赋予个性。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 博士后指导导师)

当代像李宝峰先生这样的画家,我认为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他坚守在西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一以贯之的反映西部的生活,坚守在自己所熟悉的土地上去表现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和生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李宝峰的内心,是潜心做学术的。从他的观点我们看一下真正沉下心来搞学术,李宝峰先生是一个典范,我们从他的展览里面看到大好的形势,真正做学问的人大有人在,李宝峰先生是一个典型,他潜心艺术的精神可佳,成果丰富。

李宝峰先生一直在琢磨造型和笔墨的结合,画人物画最难的就是即要造型,又要性格,还要把笔墨体现出来。所以李宝峰的画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李宝峰先生是一个综合能力极强的画家,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特点,所以我觉得李宝峰的人物画是当代人物画方面一枝鲜艳的花朵。

——杨力舟(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西部少数民族有一种欢乐、明快和丰富多彩的一面,我们很高兴从李宝峰的作品里面看到了多种侧面、多种视觉、多种情境下的西部形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规模和视野。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李老师的画取得今天成就的文化贡献或者是学术贡献,谈到李老师学术贡献应该历史地看。我想这是作为徐蒋体系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李老师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我看了李宝峰老师的作品以后,脑子里马上闪出九个字来,前三个字是“小人物”,第二个是“大生活”,最后是“真文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感到他所画的小人物是很真实、丰富、生动的,这里面我就谈真实。为什么说它真实呢?因为他所表现的小人物,不是被代表出来的,也不是被典型出来的,更不是被英雄出来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西北的人物。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我们是同行,走的基本是同一条路,都是从美术院校,经过所谓训练,后来又长期在生活里面泡出来的。

我非常敬仰和称赞我们的同行宝峰兄。他的成就了不起。

——谢志高(中国画研究院创作研究部主任)

我们都是画人物的,他把人物画的这么厚重,把我老家的人物画的这么深入我确实很佩服他。他超越了西部,他捕捉到了西北的真诚、真美和大美。

——王同仁(中央美院教授国画系教授)

我忧虑我们当前的教学体系,很难再培养出像李宝峰老师这样有坚实造型功底的艺术家。

——王铁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00年徐华秋天会馆个展上合影,中应中逸、右李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