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加是一个银行家的儿子,自幼受过良好教育,21岁进入美术学院之前就已具备很高的绘画水平,入学院后又受到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并有幸得到古典主义一代宗师安格尔的忠告:“年轻人,你要想出人头地就要画素描,要凭记忆和写生画画,要多画线条。”德加铭记在心,终生不喻,据说在他临终时请人在他的墓碑上题写“他终身热爱素描”所以德加一生坚持古典的造型与印象派的色彩结合,作品始终表现出严肃和一丝不苟的写实风格。
德加早期受古典主义影响,崇拜安格尔,但天才而敏锐的画家总是紧跟着时代前进,德加一生的作品有深厚的古典主义造型基础,但更多具有浪漫气质,而在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中又体现出自然主义倾向。在绘画本身的语言上--在色彩和线条的表现上,却是浪漫主义进而又是印象主义的。他是一个善于博采众长而又坚持自己见解和艺术方法的画家。
他在美术学院安格尔弟子拉莫特的班级里习画,并且,始终对安格尔极为敬仰。不管他的天才如何演变,他却从不背弃过去.毫无疑问,这种对于人类创造的崇敬,对于行善的明确意识是其性格的基础,也是人们指责他的根源。其画风的演变也比较清楚地表明德加对印象主义采取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立场。他的绘画作品都无可争辩地面对着素描严谨、古典之极的艺术.这种手法渐渐地让色彩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过,这种色彩始终为现实主义服务。天才的德加赋予它以扩大的视野和独特的画面布局,并永远地离开了学院主义,其作品意义远远超过人们在印象派中给予他的地位。
19世纪70年代是德加真正显示印象派风格的辉煌时期,是他在色彩、人物动态和构图方面走向更加成熟和富有特色的时期。这时他的兴趣主要转向舞台前后,描绘舞台灯光下的芭蕾舞演员的各种训练动态和生动形象,但他自己说:“人们称我为描绘舞女的画家,他们不知道,舞女之于我,只是描绘美丽的纺织品和表现动作的媒介物罢了。”这是典型的只重现象忽视本质,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印象派观念。
德加不仅是油画家,而且擅长色粉笔画,他尝试用色粉笔画出油画的效果,并充分发挥其轻柔明媚的特色,显示出与油画不相上下的艺术魅力。
德加一生勤奋作画,他在几乎失明而不能画画时,仍摸索着做雕塑,以印象派的方法塑造各种动态的人和马。
德加对艺术的态度严肃而忠诚。他高傲,既严于律己,也苛刻待人,所以不大合群,只有崇拜他的卡萨特与他交往密切。他终生未婚。他说过他只有一颗心,只能献给艺术。他自己说过:“当我死后,人们将会发现,我曾何等地勤奋工作过。”1917年9月27日病逝,终年83岁。
在舞台上﹝On the Stage﹞
1880 年 粉彩 画纸, 57 x 43 公分 芝加哥艺术学院,芝加哥,美国
德加的后期作品愈来愈粗犷,也经常使用一生非比寻常的手法,比如利用缩短线条的透视比例,来勾勒全画,让我们觉得位于前景的人物,像要舞出画外似的,通常狄嘉是以舞台或地板的线条来处理并控制画面。
从这一个範例,我们可以知道,粉彩画的技法,使狄嘉得以将芭蕾舞女郎舞裙的轻盈和优美的舞姿,表现得分外飘逸、柔和、且玲珑剔透,藉以传达出芭蕾舞的情 调与活力。这种高度的柔和与剔透感,是狄嘉的绘画特长,使他在技法上更接近印象派的主流。印象派的画家,还没有任何人像他如此醉心于舞蹈的。
对角线将此画平分为两半。右侧的画面上,可隐约看见前景中一位舞女的长髮与后腿,另外有二个人处于「对应位置」上﹝一位面向观众,另一位则背对着观众﹞。
左侧画面被一整片的舞台所占用,一片绿意盎然的地板,似乎正在等待从舞台右边迎面舞来的佳人,因而使整个舞台,暴露在夺目的光彩之中。
舞蹈课﹝The Dance Class ﹞
1873 ~ 1875 年 油彩 画布,85 x 75 公分 奥赛美术馆,巴黎,法国
芭蕾舞者短裙的「单位形」重複的被利用以使画面呈现它的统一性,再加上四根绿色的大理石柱子使画面中的空间呈现出容纳这些舞者所需要的足够空间,更加强了这幅画中的统一效果。正在舞者脚边的小狗,也为这幅画增添些许俏皮和新鲜的味道。
在露天咖啡座的女子﹝Women on a Cafe Terrace﹞
1876 年 油彩 画布 ,92 x 68 公分 奥塞美术馆,巴黎﹝Paris﹞,法国
这幅画描绘挤缩在咖啡屋角落的一对男女,女的为女演员亚兰.安德蕾,男的是名雕刻家马赛林.德布丹。德加在构图上大胆巧妙地融入日本式风格,有力地创造出当时都市中放蕩不羁生活者的「典型」。这幅双人肖像亦为一幅风俗画,前景大理石桌造成歪斜的几何空间,隐喻二名男女心灵的空虚,他俩迟钝、孤寂,酒精正一步步地侵蚀他们。苦艾酒布局在整幅画的正中央,意义非比寻常。为了凸显二个人物的愚蠢可笑,德加故意将两个微醺的人安置在一个混乱的空间中。根据德加自己的解释,他的画法可使现实更具鲜活效果。酗酒者漠然、无力感的神情,与左拉于 1876 年发表的连载小说《酒店》中描述的沈重景象不谋而合。
偏爱描绘现代生活的德加,为当代的巴黎留下不朽的影像。不论是题材、构图,或者由镜子折射出惨淡的灰色而营造出的气氛,皆充满自然主义色彩。在其他画家的一些作品中,我们也一样可发现自然主义的诗意。
这幅画曾出现在 1876 年第二届印象派联展的目录上,但次年才真正展出。1893 年,当这幅画在伦敦展出时,因其主题过于创新,曾饱受负面的批评。
马洛小姐﹝Mlle. Malo﹞
1877 年 油彩 画布,81 x 65 公分 国家艺廊,华盛顿,美国
德加曾画过好几件马洛小姐之画像,其中表明了他对于单纯之「美」所怀的轻蔑,并充份实现了窦加有志于「感受性的敏锐」之理想。窦加这件作品充份说明了他的革命艺术家之本质─亦即在他的亲密的印象主义者朋友的簇拥之中,他都保持完全的孤立,一味追求自已的诗意理想。
这幅画的近代性不只在于技术的革新,也在于其中铭刻的画家个性及独创强度。画面上的小型头部在刻划的同时又扣住了光线,在下一个瞬间,光线便从那裏跑开,飞到模特儿的指尖、椅背、乃至背景之华麓花朵等要素上去。因此画面便出现了互相对抗的空间,在暗示人物的侧影之外,又给构图带来完美平衡的律动。观众的视线随着明暗的波动而徘徊于画面之余,一边专注于某种看不见的东西,一边再度集中于表情稍显不安的马洛小姐之侧面上。
赛马会上
﹝At the Races, Gentlemen Jockeys﹞
1877 ~ 1880 年 油彩 画布, 66 x 82 公分 奥赛美术馆,巴黎,法国
德加喜欢画马,他所擅长描绘的动态手法,使他成为画家当中首先运用电影技巧的先驱。
他的构图手法尤其与众不同,往往是突如其来地剪裁画面,然后再一一安排画中各个人物、空间、景物之间的联繫,他总是先将取自各个角度的视点串联起来,呈现「之」字形,藉以灵活地运用空间,然后再将各种动态景物进行分解。这些都是日后电影在拍摄时,所具备的要素之一。而这些特殊技巧,在狄嘉的画马与赛马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见到。为了表现马匹腿部的动作各异、远近不一,他往往採用横幅式的结构,就像电影中的连续镜头一样,并且喜好引诱赏画人进入画境,因此,他会将线条缩短或经过剪裁,并且置于前景,从而製造一种假像,就像你也置身于赛马盛会中,也和画中的骑师有着相同的心情。
在这幅画中,德加将人物、马匹与车辆放在同一个对角线上,以便留下空间来展现一片绿野。后景中的群山之巅,露出了一片天空,而在中间左侧,他则另外安排了一匹因为一列火车经过,而焦躁不安的马。
德加画的赛马作品,多数来自于亲身的体会,他在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都会重温一下这个主题,而且笔法益见粗犷,也益重视非对称的美感,尤其是在增强画面的动态效果上,无论那一个时期,他的表现都令人激赏。
咖啡馆音乐会女歌手
﹝Cafe Concert Singer﹞
1878 年 粉彩 画布,52.8 x 41.1 公分 哈佛大学,麻省剑桥﹝Cambridge﹞,美国
德加在这幅画中抓住了模特儿一瞬间的姿势,他正张着口,带着手套的手迎面举起。这个极为自然的姿势,因色彩的运用而更显份量。橘红绿黄的落地彩饰,将手套与毛皮装饰的黑色,衬托得格外明显。
费尔南德马戏团的拉拉小姐﹝La La at the Cirque Fernando﹞
1879 年 油彩 画布 ,117 x 77.5 公分 国家画廊,伦敦,英国
这幅画的构图,即使按照窦加的标準来看,也创新,大胆得惊人。在画中,描绘了马戏团杂技演员用牙齿咬住绳索、被拉向剧场天顶的情景。从下往上仰视的视点,令人联想到观众屏息观赏惊人绝技的模样。对于一向喜欢现代社会活泼主题的窦加来说,多采多姿的表演世界也极具魅力。而且这种主题对德加来说,也绝对可以发挥他卓越的素描才能。从下方仰视人物这个与众不同的视角,作画时一定会带来某些不顺畅的感觉,但德加却毫无阻碍地把它完成了。
骑师们﹝The Jockeys﹞
1882 ~ 1883 年 油彩 画布,26.4 x 39.9 公分 耶鲁大学画廊,纽哈芬﹝New Haven﹞,美国
七零年代中,德加对赛马这个题材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在作品里渐退居于明亮色彩和纯粹视觉效果之后。德加在这幅画中显现出一种拥挤、不安和运动的感觉,使观者觉得有如置身于骑师之中。运动并没有出现在画面所呈现的空间里,而是透过构图上的特写,和紧身衣的明亮色彩对比表现出来。德加还以暗示手法塑造一种偶然的景象,使画面更加活泼。
德加运用明亮的黄、蓝两种原色来表现那名佔据画面中央部分的骑师,以吸引观赏者的视线到这个区域。在此同时观赏者也会注意到三个红色斑点,那名骑士旁的其他骑士所穿的衣服也全都是红色的。
这些红色让观赏者的眼睛不停的移动。举例来说,观赏者的目光会因为颜色相同的关係,迅速地从画中的三个红点,移动到画面右上方的骑师,所戴的红帽上面去。但是这部分就明亮与大小来说,几乎与画中央的黄色与蓝色部分相当。因此观赏者的目光,又会从骑士的红色帽子,朝着黄色与蓝色的区域移动。
德加希望观赏者能不经心的、经常将目光集中在这一群马和骑士上。虽然观赏者的视线从红帽回移到了黄色与蓝色的区域,但是因为那些红色的斑点再度诱使视线,向前移回到这一群人和马的中间。由于画中背景中没有明亮的色彩,所以这些视觉运动都被加强了,使得观赏者的目光被侷限在中央黄色与蓝色的区域。不过这种视觉运动因为被三个纯红色的斑点所控制,所以观赏者的眼睛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
德加所选择的色彩以及他处理它们的方式,使观赏者的视线不断的移动,使这一群竞赛的人和马有了特别的生气,一旦视线回到原点,它会又重新运动起来。
两个熨衣妇﹝Two Laundresses﹞
1884 年 油彩 画布,76 x 82 公分 奥塞美术馆,巴黎﹝Paris﹞,法国
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景象,是德加的最佳材料。图中出现的是两个熨衣妇的女人,本来不过是简单的速写,然一经过窦加之手,其对此的韵律及形态的趣味便具有完整的效果。常见而老套的动作亦完全变成了结构巧妙的题材,平坦的桌面在图下方构成斜面,并与两个站立的女人互相呼应。
浴盆﹝The Tub﹞
1886 年 粉彩 纸,60 x 83 公分 奥赛美术馆,巴黎,法国
在德加的作品《浴盆中的裸女》﹝The tub﹞当中,虽然看不到明显的几何图形,但是观赏者若从裸女右手抓着头髮的位置开始欣赏这幅画,将顺着头髮往下随着少女的眼神注意浴盆的边缘。然后再一路随着浴盆的弧线,经过少女的手指,与桌边的直线相交。但是,德加很技巧地运用桌上的梳子再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回到少女迷人的身躯以及她的右手。画中其他的物品或摆设,则是用来平衡整个画面,使观众的注意力随时停留在裸女身上。
调整舞鞋的舞者﹝Dancer Adjusting Her Slipper﹞
1890 年 粉彩 炭笔 画纸, 尺寸不详 私人收藏
素描是德加创作时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从伟大的素描画家安格尔的古典传统基础上进行锻鍊,初期作品就已显现出他铅笔素描自然、端庄的风格。但是,进入到 1870 年代以后,随者绘画风格更加大胆而流畅,他开始爱用炭笔和黑色粉彩笔作画,已不再使用铅笔了。德加的大部分素描都是以女芭蕾舞者为题材的人物习作,如《调整舞鞋的舞者》,他往往为了画好一幅画,即事先準备了无数的备用画稿,并不断地尝试各种姿势,有时候甚至根据同一张素描创作出多幅作品。
四位舞者﹝Four Dancers﹞
1899 年 油彩.画布,151.1 x 180.2 公分 国家艺廊,华盛顿﹝Washington DC﹞,美国
《四位舞者》这幅作品虽非粉彩画,但其油彩却使用得像粉彩一样自由。德加无意做明显的设计:舞者向后退出画框外,彷彿是退去的那一瞬间。这种学自摄影与日本版画的不平衡构图,显示德加深谙其效果。观赏者在此被挑起兴趣,被迫接受画家个人的绘画逻辑。这幅画的色彩同样生动鲜明、明亮耀眼,这也是窦加的主题之一,舞台上不论何时都打着灯光,而我们与舞台的距离让这些人工的舞台效果显得更加眩目与模糊,除了造成距离感之外,还创造出一种充满魅力的晕眩感。
其它作品:
文章标题: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 高清作品欣赏
本文栏目: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