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洞》
作者:林纾
创作年代:1922
规格:91.5×48cm
材质: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
作品简介: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侯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翻译家。“五四”时期,他激烈地反对新文学、新思想运动,被视为北大校园外唯一有影响的反对派人物。其实林纾在晚清时也曾倡导过社会、政治和文学改革,但最终反而成了一名保守主义者。 林纾工诗,兼善文辞,亦善画花鸟,风格清静,神韵生动。定居北京后,人们多请他画山水,就很少再作花鸟。他的山水画初学文徽明,继学戴熙,笔墨渐浓厚,强调“古意”和“书卷气”。林纾喜游历,每到一处必写生记游。此幅是画家晚年的记游之作。枯笔披麻,浅绛敷青,还用平涂法染天空,似吸收了西洋画法,颇富形式感的山石结体又似董其昌。读画复读其题记,仿佛体会到画家意欲追求一种不急不躁的秩序感。题识曰:“是洞旧名伏虎,今易其名曰北斗。道流居之洞顶,高三十余丈,中有楼阁五层。余以辛酉五月至,宿阁上,微雨蒙蒙,赁阁视洞外诸峰,杂立云中如樗蒲。入夜皆黑,始无所见,夜深静卧,百虫皆绝,余竟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文章标题:《北斗洞》林纾中国画作品欣赏
本文栏目:名画欣赏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