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的边界 ——“谢尔滕斯&阿贝内斯”的摄影艺术
主办单位:深圳美术馆
支持单位: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
展览总监:王新妮、王子蚺
策展人:刘钢、马赛尔·费尔
执行策展:罗惠菱、喻湘洁
时间:2025年1月21日至4月13日
地点:深圳美术馆(新馆)三楼8、9号展厅
前言
19世纪中叶,在西方摄影术发明之初,摄影便从中国的南方传入中国。20世纪末,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圳和香港密切的经济往来,摄影推动了中国的创意、设计和广告行业,完成了从技术到艺术的转变。摄影一直是城市历史和发展的见证者,纪录着深圳都市生活、城市变迁以及设计与时尚产业的发展,并以影像为媒介与世界对话。为促进深圳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为市民带来时尚摄影的新视角,深圳美术馆策划举办来自荷兰的摄影艺术组合“谢尔滕斯&阿贝内斯” (Scheltens&Abbenes)的展览。该展为这对艺术组合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尝试着将古典的审美当代化,并结合当下社会的视觉景观去探寻、构建⼀个虚拟镜像与真实生活的边界。
谢尔滕斯&阿贝内斯是荷兰当下最先锋的摄影组合之一,由摄影师莫里斯·谢尔滕斯(Maurice Scheltens)和视觉艺术家莉斯贝斯·阿贝内斯(Liesbeth Abbenes)组成。他们的创作通常从美术馆、杂志、设计和时尚品牌的委托作品开始,大多是以静物作为拍摄对象。他们用镜头来审视日常之物,将拍摄的静物当作“构建新视觉经验的自由模块”,用其锐利的观察视角,来突破人们对某件物品的固化印象,致力于让观众在观看中获得惊喜的陌生感。谢尔滕斯 & 阿贝内斯在观看方式上改变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视角和构成关系,镜头前的静物成为主角,它们被“装扮”、被“摆弄”、被“解构”,直到把“物”从熟悉的认知中解放出来,建立一种新的观察方法。他们所追寻的,并非仅仅客观展示物的外观,更是去追问人们看到了什么?揭示在表像之下隐藏的更深语意。
展览标题“PROPJECTS”并非拼写错误,而是由英文单词“道具”(Prop),“物”(Objects)和“项目”(Projects)组合而成,就像他们精心编排的作品一样,这个融合的新词介于假真之间,寓意着寻找实物与虚像之间模煳的边界,而正是这种探寻边界的过程让观看每件作品变得有趣。谢尔滕斯&阿贝内斯希望,“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穿透人们所谓的‘事物的本质’”。
这对艺术组合将本次展览视为一个大型的摄影装置。他们在工作室将展厅制作成模型,把来自不同时间线和不同创作背景的摄影作品排列和穿插。这些曾经用于不同场景的照片,在展厅中被重新缩放、编排、剪辑、异化,从而获得了新的呈现方式。日常的香水瓶被放大成巨幅图像;投影空间中,丝巾不再是人们理解的“配饰”而是影像中的“角色”;摄影杂志镶嵌融入桌面,而工作台变成了杂志的形状;时装被印在透明的织物上被悬挂,而真正的挂毯却变成了照片。谢尔滕斯&阿贝内斯在摄影的平面性与实物的形体空间之间游刃有余,透过这种反差,他们希望传递一种物体转变为道具的趣味和美感,期待让观众沉浸于展厅之中,成为这场“剧幕”的一部分。
谢尔滕斯&阿贝内斯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文化视角,这也是深圳美术馆作为国际文化传播者的功能所在。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一直以来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域,深圳美术馆以“立足深圳、面向世界,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为基本定位,以“聚焦深圳、专注城市”为导向,国际文化交流是其重要发力方向之一。此次展览囊括了谢尔滕斯&阿贝内斯迄今为止所有的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尔滕斯&阿贝内斯的摄影世界,一起探寻像的边界。
精选展出作品
蜂箱系列
2017年
摄影作品
多个荷兰蜜蜂农贸会上蜂主交换的蜂箱、二手木桌
为西班牙The Plant magazine杂志拍摄
堆叠系列
2018年
摄影海报
不同颜色的二手大衣和毛衣、绒面地毯
为荷兰Fantastic Man杂志拍摄
熨斗(热器系列)
2024年
摄影作品
熨斗和熨烫台
为英国The Gentlewomen杂志拍摄
瑞士最美书籍
2011年
摄影作品
不同的获奖书籍
为瑞士最美书籍奖拍摄
水槽系列
2016年
摄影作品
厨房水槽
为荷兰MacGuffin杂志拍摄
肥皂和地毯系列
2016年
摄影作品
不同的二手地毯、清洁剂泡沫
为荷兰MacGuffin杂志拍摄
文章标题:像的边界——“谢尔滕斯&阿贝内斯”的摄影艺术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